close

談到翡翠,或說到巧雕,你能想到什麼知名物件嗎?

在中國幾千年的玉文化裡盛行的一直是軟玉,而硬玉翡翠這個緬甸的出產物,在受到清乾隆皇帝的青睞後,就開始影響清朝帝王及后妃的偏愛,而台北故宮知名的「故宮三寶」之一的翠玉白菜,她就是使用上好的翡翠,巧雕而成的典範。


一般人對故宮「翠玉白菜」的印象感覺她就是國寶,但在2005年開始,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古物類文化資產,依其珍貴稀有程度,及所具有之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三個等級。

而翠玉白菜雖然位列的是「重要古物」 ,但從人氣來說,目前「翠玉白菜」 除了是重要古物,還是創投甚高的「人氣國寶」。

因為根據調查發現,歷年陸客鍾愛度最高的故宮國寶就是「翠玉白菜」,她不僅帶來高額參訪率,還創下各式相關文創產品的銷售紀錄。許多民眾喜愛她的美好造型與吉祥寓意,在無法將真品帶回去時,花點錢擁有她的分身也是覺得不錯的。而在熱銷帶來高經濟價值的同時,翠玉白菜的身世,也開始陸續在兩岸起底熱議了。


使用翡翠雕琢而成的「翠玉白菜」,以天然的顏色分佈,設計巧雕成狀似白菜的玉器,白菜水嫩青翠的鮮意,給人充滿生機盎然的活力。而白菜亦有著「百財」的諧音,所以此雕刻形狀在中國深深的受到歡迎。

其設計風行於清朝的中、晚期,吉祥的寓意使其可廣泛的作用於擺件、風雅賞玩及實用物品上。而能讓上層權貴甚為喜愛的白菜,想當然也會讓底下的富商跟風擁有,所以會出現幾顆白菜也就不奇怪了。不過玉石雕刻的白菜雖然有很多,但以雕刻工藝等方面來比較,較為出名的也不過那幾顆而已。


目前清朝的「翠玉白菜」有傳世下來較知名的,台灣有三顆,而大陸有兩顆。但根據慈禧太后寵愛的大太監李蓮英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的陪葬品中有一棵大型的翡翠白菜,綠葉白心,菜梗上還刻著一隻振翅的蟈蟈,其上還有兩隻紅白相間的馬蜂。依此描述可以想像她的絕麗,且造型不同於現今所知曉的五顆白菜。

但這個白菜至今成謎,她跟隨著珍貴的陪葬品在1928年7月4日,歷經了七天七夜,被孫殿英率領的盜墓部隊給盜走了,而這事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東陵盜寶案」。(詳情可參見《慈禧太后遺體的傳說》一文。)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翠玉白菜」,雖然都是白菜,但還是有著不同的命名:「翠玉白菜」、「翠玉小白菜」、「翠玉白菜花插」。


較為熟知的「翠玉白菜」(Jadeite cabbage),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 

  

 照片上的「翠玉白菜」不只菜本身有「百財」的吉祥寓意,棲於菜葉上的蟲子也有著多子多孫的吉祥象徵。

這蟲子有兩隻,小的是「蝗蟲」,大的是「螽斯」「蝗蟲」就是蚱蜢,樣子長得跟「螽斯」很像。「螽」音同「中」,「螽斯」俗稱「紡織娘」及「蟈蟈」。

《詩經.周南.螽斯》詩序言:「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因為「紡織娘」有很強的繁殖力,在古代被當成多子多孫的吉祥象徵。所以也有一說,她曾是瑾妃的嫁妝。但目前「翠玉白菜」上的螽斯左鬚已折斷了約1公分,如此是否有損子孫的傳續呢?已列為重要古物收藏的她,大概折損完整美比較遺憾吧。


而此遠近馳名的「翠玉白菜」究竟來於何處呢?

關於此「翠玉白菜」身世之說,則是根據大陸《國家寶藏全檔案》記載,在北京故宮工作過的那志良(滿族正黃旗‧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在《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一書中記載:清帝離宮後,接收人員在宮內清點整理文物,翠玉白菜是與一棵小靈芝一同種在琺瑯花盆裡,後來故宮博物院成立玉器陳列室,才單獨將翠玉白菜展出。

由於192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時,發現翠玉白菜的地方在永和宮,即是瑾妃的住處,因此有專家推測,象徵「集納百財」、「家世清白」、「多子多孫」的「翠玉白菜」,應是瑾、珍二妃的母親,清朝禮部侍郎長敘的夫人,留給女兒的陪嫁之物。在1890年,姊妹倆同時被選入後宮封為嬪,「翠玉白菜」也作為陪嫁進了宮。所以古文物鑑賞家以此推測這件具有玻璃光澤的翠玉是瑾妃的嫁妝。


但還有一個說法:

慈禧陪葬品的翠玉白菜實際上有二顆,一個是至今下落成謎的,一個就是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有人說當年任國民黨軍長的孫殿英,將這件國寶從清東陵慈禧棺槨中盜出,因其在河北以軍事演習為名封山,但實際是盜掘清東陵,這事件引起滿人譁然與極大不滿,所以事後孫殿英只好四處打點,並可能在那時將「翠玉白菜」送給了蔣介石,才會跟隨撤退定居於台北故宮。

於此姑且不論她的來處,此時她在台北故宮能開放讓人欣賞她的美,而非成為某人的私藏,此一結果讓人喜悅,這也是重要古物與民眾之間的福分。

 

 

 「翠玉小白菜」約13公分高,原收藏於「永壽宮」-- 光緒年間,此宮前後殿均為收貯御用物件的大庫。


 

 「翠玉白菜花插」約9.9公分高,原收藏於紫禁城南庫,因中心有一孔洞,被認為做花瓶之用。


除了上述三件藏於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另有二件在大陸。

其中一件是1950年在天津市財政局的一個庫房裡被人發現的,高19.4公分,寬14公分,以其雕刻形狀命名「翡翠蟈蟈白菜」,也叫「翠玉白菜」,還有個「凍白菜」的別名,目前收藏於「天津博物館」。


 

 同樣都是利用天然石材的顏色巧雕而成,菜心上明顯有兩隻蟈蟈和一隻螳螂。


 

 「翠玉白菜式花插」,也是清朝的古物,高24.3公分,寬12.8公分。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太監李蓮英的侄子李成武所寫《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死後,身邊就放有這件收藏在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作為陪葬,因此有人說這件國寶是從清東陵慈禧棺槨中盜出。當年任國民黨軍長的孫殿英,因在河北以軍事演習為名封山並盜掘清東陵,引起滿人譁然,事後只好四處打點,並可能在那時將翠玉白菜送給了蔣介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萬物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