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吃普及(八) - 面线

台湾小吃普及(八) - 面线

蚵仔面线在台湾小吃里非常知名,虽然蚵仔面线足以代表整个台湾的面线界,但我想告诉大家,不單只有蚵仔面线,而且一个小吃能銷售数十年不敗,肯定有其独特的秘方滋味,让几代人品尝都不失原味。

面线入台最早可追溯至清潮,由福建福州传入,所以也有人叫"福州面线"。当时福州师傅选擇台北木柵附近的山谷地形,适合"晒面线"。

制作面线整个流程下來差不多要六小时,期间还要不断的和面和扯面,可以说是体力和时间的產物,才能完成切割、搓面、捆面、拉面、风干、甩面等六个步聚。尤其是那一大把的面串,只有老师傅才掌握的好,把十公分的面最終拉成不到0,1公分的细面线。


在过去,手工制作面线是看天吃飯的行业,為了那碗便宜的细面线,师傅在背后的功夫和汗水可一点也沒少流。


听说在当时可以常見师傅一字排开,像扯铃般在制作手工面线和晒面线...

但現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己經少之又少,就像先前文章里提到的"米粉"一样,许多工厂都己改成室內烘干的方式。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為什么这些面线都是白的? 蚵仔面线的看著怎么是暗红或棕色?
台湾面线从面本身分二类,白面线及红面线。白面线就是大家比較常見的細面,在台湾吃白面线还有一种"去霉气晦气"的说法,其中以豬脚面线為代表。


而红面线則是以知名小吃"蚵仔面线"為代表,另外还有大腸面线和面线糊二种,其實我更难忘儿时在新竹吃到的面线糊口味,可惜原店己找不著了,至今我还能记得那家店的裝修和佈局,当时我應該是小學三年级。

面线糊的內容除了红面线煮至熟烂,使面里的澱粉自然进入到湯里,所以有粘稠感,湯頭則是以鸡骨、海米和柴魚熬煮,面线里我喜欢吃到的就是里面的肉条,这肉条是碎肉调好味再用干澱粉抓上后炸制的肉条,放到面线里一起熬,会有种炸过的香味进入到面里。
在吃面线时(尤其是红面线),店家都不会給你筷子,因為看的到面卻烂的不容易夾起,就著碗用喝的其實更是痛快。

红面线几乎就是"煮到烂的不行再烂"的标志,面线糊、蚵仔面线、大腸面线都是如此。而愛吃鸭肉的台南人,則把鸭肉和滋补的中药融入到了白面线里,成面线行列里的一个名菜"当归鸭面线"

而靠海的城市,更是会把蚵仔和鱼肉加入面线中,以食材新鲜鲜美為主,是非靠海城市所不能相比的。但像彰化和云林也有老店是把白面线都煮到像红面线那样软烂,直接用喝的差不多就能喝掉的地步。

而金门面线則是因為日晒和风力都夠,其強靭性更高,所以一般金门面线都不煮烂,以表現面线本身的优質。

我个人比较喜欢吃红面线,煮到烂到用喝的就能喝完一碗面线,这种面线在湯頭都因為有著很多的澱粉,所以一般也会选用嫩滑口感的食材搭配,像是猪大腸和蚵仔 都是这个意思。而台湾店家喜欢在盛好面线后,再往里加上一勺蒜泥、香菜和黑醋,醋是在溫熱里还能一直保持香气,和蒜泥一搭配,除了香更有解腻和增加食慾的 效果,而我通常会要多加点醋和再加上一勺辣椒才夠味。

「细细面粉纖纖情,樸實师傅寸寸心」。台湾小吃都不貴,一碗这般費时制作的面线也就8元RMB以內,但希望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在品尝时,能体会到背后的辛勤和付出。

*******************************************************

wd.koudai.com/s/1130963 (二维码自动识别)

版权声明:

以上全文为蛋蛋in北京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与分享。期待您加入我们的公众平台,与您分享生活的点滴美好!

蛋蛋in北京简介:

来自台湾的文艺青年,美食达人
后海沙发咖啡(CafeDeSOFA)创始人
“沙发挂耳咖啡”研发团队领导人

获国家高级咖啡师认证
CQI Q-grader咖啡生豆品質鑒定师
SCAA咖啡教育推广成員
SCAE中级咖啡师及咖啡烘焙认证

品鉴一千多家美食餐厅与粉丝分享
多次录制国内外美食节目
担任国际美食比赛评审

网路平台累积了海量粉丝
2014年出版了《拾味台北-真滋味》、《拾味台北-真旅行》
两本台湾自由行旅游专书,用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细细品味台湾

喜欢蛋蛋的朋友,记住在新浪微博里發私信DY,就可以订阅我寫給粉絲的文章哟!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發!

打算去台湾旅游的朋友,可以至网上書店去購買我寫的〈拾味台北_真滋味〉和〈拾味台北_心旅行〉二本介紹台北美食和美景的書喲!

我的微博: 蛋蛋IN北京的微博

我的博客: 蛋蛋IN北京_新浪博客

编辑于 2019-02-20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