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蘿格營地
《像素大战》里的“Q伯特”到底是个什么鬼?

《像素大战》里的“Q伯特”到底是个什么鬼?

文 / 猫与番茄酱



电影《像素大战》正在国内火热上映中,除了精(che)彩(dan)的剧情外,很多观众都会对一个橙色的小怪物“Q伯特”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其貌不扬,甚至长相略显猥琐,但凭借其着常年无辜的小眼神以及各种卖萌犯蠢的表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不少人也记得,Q伯特同学早在2012年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无敌破坏王》中就有出镜。那么这位新晋的“萌神”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就来为各位说道说道。



电影里你被它萌到了没?



游戏形象“Q伯特”来源于一款叫做《Q*bert》的作品,是Gottlieb公司在1982年发布的街机游戏,国内多翻译为《Q伯特》或《波特Q精灵》,主要开发者为Warren Davis 和Jeff Lee 。游戏的最初概念来源于Jeff Lee 画出的一个以方块构成的金字塔,他觉得可以根据这幅图画创造出一个游戏作品,于是又画了一个桔子——最后成为了我们的主角Q伯特。在人们尚不知3D技术为何物的年代,设计师们通过色彩阴影和角色动作,创造出一个立体感十足的游戏舞台。玩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控制Q伯特在一个由正方体构成的三角立面上来回跳跃,每一次地面接触都会改变方块表层的颜色,只要将所有色块踩成规定的颜色即告胜利。这个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前来搅局的各路怪物,如何敏捷地避开它们就是此游戏的核心课题。



关于游戏的早期设计案



《Q*bert》的街机框体,用一个斜45度的方向杆就能操作了



一张图就能了解这个游戏的全部内容了



游戏里出现的敌人有如下几种:

Coily:从紫色蛋里孵化出的紫色小蛇,会追随着Q伯特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称得上本作知名度最高也最难缠的敌人。

Ugg 和 Wrongway:两种紫色的不明生物,疑似猴子和猪,会从场景左右两侧底端出现,沿着方块边缘慢慢上行。

Slick 和 Sam:两种绿色的真·不明生物,会把已经变色的地面重新踩回原样,非常惹人厌,但被Q伯特接触后就会消失。



背后的几位就是上面提到的敌人了,请自行对号入座



此外,还有红色球和绿色球两种随重力轨迹下落的球体。接触红色球体会导致死亡,但接触绿色球体能够将场景内的敌人固定一段时间。



随着突破关卡数量的增加,游戏的难度会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敌人数量的增加及色块的踩踏需求次数变多等方面。整个关卡场景并不是封闭的,如果Q伯特不慎多跳一步踩出界外,就会掉入深渊损失生命。版面边缘的彩色圆盘是最安全的地方,跳上去后会缓缓将Q伯特送达屏幕顶部,并清除除了Coily以外的全部敌人,相当于“放保险”性质。虽然Coily不会被彩盘消灭,但它在Q伯特上升过程中会继续追踪,所以有可能会掉落出平台之外。



看到那两个彩色圆盘了吗?这可是救命的家伙



分数设定方面,Q伯特每让一个方块变色可以得到25分;接触一个绿色球体得100分;消灭一个Slick(Sam)得300分;过关时每保留一个彩盘得50或100分;靠彩盘诱使Coily跌落场外能得到500分。在1983年11月28日,玩家Rob Gerhardt 创造了《Q*bert》街机版的世界分数纪录33273520分,该成绩保持了整整30载。直到2013年,George Leutz刷新了这个数字,经历了2月14日至18日连续84小时48分钟的操作,他获得了37163080分。顺便,笔者的最高纪录为22700分,现实真是残酷。



关卡越往后,色块的颜色种类就会越多



在游戏里,除了在GAME OVER时能依稀辨认出的一句“拜拜”外,Q伯特只能发出一些意义不明的电子合成音。若操作不当,被敌人一头撞上,这小家伙就会冒出个充满字符的对话气泡,然后挂掉。作为角色的最大特征之一,《无敌破坏王》和《像素大战》毫不意外地用了这个梗。不过电影剧情中,快手阿修居然可以听懂Q伯特奇异的合成音并与之正常沟通,也许这些杂音是某种游戏世界里的小语种吧……值得一提的是,对话气泡里最常出现的符号组“@!#?@!”,一开始是Jeff Lee当做玩笑放进去的,后来游戏的开发阶段曾经当过一段时间项目代号。还有一个用过的代号是“Snots And Boogers”,直译为“鼻涕与鼻屎”,无力吐槽。



Q伯特的对话气泡是其形象标识之一



你也是个神人



说来有趣,关于《Q*bert》的命名问题当年着实让开发团队头疼了一番。最早项目被称为“Cubes”,之后大家对于游戏的正式名称进行了大量讨论。在上文提到的“Snots And Boogers”和“@!#?@!”被否决后,有人提出了“Hubert”这个建议,某位员工将“Cubes”和“Hubert”结合了一下,形成了一个自造词“Cubert”。最后,游戏的艺术总监Richar Tracy把这个词变为了“Q-bert”,随后又用星号取代了横杠,“Q*bert”才正式诞生。



在投放市场后,《Q*bert》收获了用户和评论界的双重赞誉。它成为了Gottlieb公司最成功的电子游戏产品,卖出了大约25000台框体。大家认为这款游戏“不走寻常路且令人兴奋”,“玩法创新,图像效果优秀,色彩充满活力”。Electronic Games授予它“年度最具创新性的投币式游戏”称号,Video Game Player则将之当做“年度最有趣的街机游戏作品”。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北美电子游戏市场大衰败的到来,Q伯特的受欢迎程度在1984年大幅下降。随后的几年中,很多从概念上类似《Q*bert》的作品纷纷出现,例如雪乐山的《Mr.Cool》,动视的《Frostbite》,还有Accelerated公司的《Q-Bopper》(这个名字有点过啊)等等。



移植版游戏的相关海报



除了街机版,《Q*bert》也有不少家用机移植版本。在80年代,包括Atari 2600、Atari 5200、ColecoVision、Commodore 64、NES上都有此游戏的身影,素质却是参差不齐。最早的Atari移植版本推出后受到了大量批评,理由包括缩水的游戏内容和糟糕的操作,更是被媒体杂志称为“1983年最糟糕的五大Atari游戏之一”。但Commodore 64版本就被认为是“完美的移植”,因为它近乎完整重现了街机版的所有内容。80年代以后,《Q*bert》陆续推出了掌机版、Java手机版和Flash网页版。索尼的PSN商店在2007年发布了对应六轴感应操作和网络在线排行榜的PS3版《Q*bert》。距离我们最近的是2014年Gonzo Games带来的《Q*bert Rebooted》,该游戏几乎对应目前所有主流平台,除了提供完全重现街机原版的“怀旧模式”外,还有一个完全重制,融合了大量现代新要素的“重启模式”,有兴趣可以找来体验一番。



Atari 2600版游戏——我只想写一个“惨”字



《Q*bert Rebooted》提供两种模式,想怀旧或者想尝新都可以



虽然对于大部分国内玩家而言,《Q*bert》的知名度并不算很高,但这款游戏的的确确在电子游戏历史上书写了重要一笔,甚至成为了街机黄金年代的一个标志,Q伯特的形象在当时的知名度并不逊于吃豆人和大金刚。作为促销手段,这个形象曾经频繁地出现在餐盒、图画书、桌面游戏和玩具上,授权周边产品多达125种。更惊人的是,居然还有过一部以其为主角的动画剧集。



《像素大战》里的Q伯特动态捕捉原型,可以脑补一下它的毛绒玩具是啥样的



《Q*bert》的动画剧集截图(画质勿吐槽),不说别的,内容还原度其实挺高的……



现在,“电子游戏”已经从边缘娱乐变成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产品。借助《无敌破坏王》《像素大战》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电子游戏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像Q伯特这种被时间尘埃所覆的经典游戏文化也有机会再度焕发生机,实在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没错!

编辑于 2016-09-05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