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 - 蒼崖積翠·楷書七言聯生平簡介
黃君璧(1898-1991),原名韞之,號君璧,幼時因家中古玩字畫啟蒙,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17歲時便拜李瑤屏為師習畫。1921年,他由李瑤屏推薦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1927年,再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37年,進入徐悲鴻主持的中央大學美術系執教十一年;1949年來台後,更擔任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主任長達二十二年。他一生作育英才無數,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曾榮獲教育部第一屆中華文藝獎,藝術界亦致贈「畫壇宗師」的匾額。

為期超過一甲子的創作生涯中,黃君璧的畫風歷經幾次轉折,早期所繪瀑布以線條為主,作畫不特意打稿,但線條流暢,一氣呵成;中期的瀑布則多呈湧動狀,聽似有聲;畫雲則雲隨風動。有識者認為其作品早期逸秀、中期蒼健、晚期雄壯,確為的論。作品亦曾多次集結出版,有《黃君璧畫集》、《黃君璧書畫集》、《黃君璧作品選集》、《白雲堂藏畫》等等。

作品特色
黃君璧的作品以山水最為出色,「白雲」和「飛瀑」是運用最多的題材,曾為此走訪世界三大瀑布,獨創「倒人字形」、「抖動搖擺形」等新技法,逼真地傳達了瀑布飛動的視覺效果,賦予傳統山水畫嶄新的風貌,有「一代宗師」之美譽。1942年,他將新啟用的居所兼畫室命名為「白雲堂」,有紀念慈母,「白雲思親」之意,故其門下某些生徒亦自稱為「白雲堂門人」。

藝術評價
黃君璧由傳統國畫起家,一方面經歷現代中國繪畫演變與革新的過程,另一方面則兼學西畫,引立體透視、光影、比例的概念入畫,被西方藝壇稱為「中國新古典派」。他多次在臺北、加拿大、美國、新加坡、南韓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68年獲紐約聖若望大學學質獎章,以斐然可觀的藝術成就,與張大千、溥心畬並稱為「渡海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