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揭開日本攝影大師橫浪修鏡頭下的純真!捕捉蒼井優空氣感、《1000 Children》 純粹童顏

橫浪修鏡頭下的蒼井優

歪著頭、頂著濃眉毛的小女孩,肩膀不自然地夾著一顆紅蘋果,有點詭異卻又讓人不禁莞爾的攝影作品,是日本攝影大師橫浪修的代表作《1000 Children》 。純真、空氣感、詩意光線,是人們提及這位名家的關鍵字。剛結束記者會,直奔後台稍作休息的橫浪修,對他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是拿著珍珠奶茶大口啜飲,能夠近距離見到大師童心一面,似乎也了解他的作品為何總能予人「純粹」之感。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作為日本空氣感系指標攝影師,橫浪修的名號總和日本空氣感女孩蒼井優擺在一塊,甚至因此贏得「蒼井優御用攝影師」的稱號,不過行事低調的他,卻對封號有點招架不住,事實是他和蒼井優合作過幾次,但要擔起「御用」 之名,這承受的壓力自然有點大。熱愛捕捉自然光線、純粹心靈和大自然的橫浪修,世界任何事物在他鏡頭詮釋下,彷彿都添上了療癒氣息,也許人物和背景深具反差之感,卻不知不覺中讓人凝視著,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平和感受,而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侘寂(Wabi-sabi),曾經他以日本獨有傳承已久的美學觀來形容自己的作品風格,那種不對稱、不規則,簡單卻富含自然的完整性,帶來幽靜清爽的感知,讓人得以細細品味。「純粹感是拍攝時我最注重的,正因為我喜歡這樣的元素,因此當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交流就變得很重要,若當下沒有那份感動,不免顯得有些無味。」橫浪修說道,舉例來說,他鏡頭底下的蒼井優,帶著淡淡爽朗,沒有一絲華麗與繁瑣,呈現出最純淨、活力滿溢的姿態。而能夠在色調淡雅的作品中,創造出極具強烈情感觸動的作品,正是他那近30載淬鍊出來的爐火純青攝影功力。

 

14歲時因為看了西田敏行在《池中玄太80キロ》裡飾演的攝影記者一角,讓他決定踏入攝影領域,先從拍攝時尚雜誌與商業攝影開始,接觸許多廣告拍攝,之後才開始進行個人創作。 對他而言,平凡不過的日常,一點一滴藉由觀察與探索,慢慢累積創作能量。2009年,他開啟了名為《100 Children》的拍攝企劃,紀錄100位3歲半至5歲的幼稚園女童,小孩穿著白襯衫與藍色吊帶裙,肩上夾著一顆水果,微妙設定卻帶來異想天開的效果,談及當初攝影靈感,他表示是在泰國普吉島工作時獲得的啟發,「那時接下兒童雜誌的邀約,本來只是為了讓畫面更有異國氛圍,加入了當地水果,卻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儘管小女孩們穿著同款制服,看似單調卻讓人玩味,「相同的服裝、姿勢,但每個人的神情和性格都截然不同」。

 

「他們總是全神貫注地凝視著鏡頭,鏡頭另一端的我,心情也純粹了起來。」,原先100位的計畫,漸漸擴張至1000位,而同樣的肩膊夾水果姿勢,有些原本哭鬧的小孩變得認真,反而極度專注,展現「一生懸命」精神;有的則始終放不開,需要媽媽在鏡頭外牽著手,各式林林種種的情況也成了拍攝時難忘的回憶,「我心想應該要好好把握這些瞬間,紀錄他們最美好純真的一刻。」。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隨著《1000 Children》系列成名,橫浪修則把此概念延伸至《Assembly》與《After Children》。在《Assembly》中,他想放大強調「團體美感」,以大自然為背景,拍攝一群神秘女學生,沒有名字、看不到樣貌,但卻穿著同樣的服裝,做著同樣的動作,「如果走在日本街頭,一群穿著同樣制服的女學生是很常見到的景象」橫浪修說道,他刻意模糊個體,而是放大「團體」姿態,而鏡頭裡的少女列隊而行、相互擁抱,或在雪地狂奔、嬉戲,不同於《1000 Children》,我們見不著少女臉龐,完全隱藏個體性格,卻進一步凸顯出群體的力與美。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到了《After Children》,則是在《1000 Children》企劃的幾年後,橫浪修像當初參與過拍攝的孩童重新發出邀約,以相同姿勢、水果素材重現當時的計畫,然而經過幾年成長,當時懵懂的孩童如今已能快速正確接受指令,甚至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無意識的純粹感削減不少,甚至像是有意被隱藏起來般。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若說《After Children》是之後的延續,《PRIMAL》 則像是系列前傳,以0歲到3歲的嬰孩為主,看似微小的水果在他們眼中看來像是巨大玩具般,要用肩膀或是下顎夾著反而需要更多專注力,而專注的同時也產生不同情緒變化,反而有一種更接近野生、原始的動物本能一面。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與 LIBRARYMAN 季刊攝影集所合作計畫「Seasons Series」的《Mizugi》,如制服化般的灰色泳衣,能否談談當初在攝影上編排?

以往的幾個系列,多是用長鏡頭、遠距離角度來拍,但《Mizugi》則有許多近距離角度拍攝的鏡頭,身體上的水珠、泛紅肌膚與紋理等,同樣有著規律般的姿態,卻因更互相貼近,而讓人有溫度與親密性的感受。

 

關於通過鏡頭捕捉不同性別,兩者間相似與最有趣的差別為何?

常常被問說為什麼,尤其是常被說個人作品常是拍女生,而不是男生,可能是生理上無法接受(笑)。其實我在工作上,商業攝影還是會拍男性,但男生比較達不到我心中,那種放空純粹的感覺。

 

 
 
 
 
 
 
 
 
 
 
 
 
 
 
 

Osamu Yokonami(@osamuyokonami)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眾多作品中,有否感到棘手的難題?

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拍攝作品,所以要維持熱情的動力,這件事就是最大挑戰。像是我會計算一天拍9次,一次拍30個人,一個月拍270個人,有明確的目標才能維持拍下去的動力。像是當初在拍攝《100 Children》時,我也會想說如果有人想學我的話,100個人感覺蠻容易挑戰的,那我就設定1萬個,造出一個別人比較難到達的門檻。

 

為了別人沒辦法學的一個目標,所以必須開發拓印、自己不一樣的東西,要將自己的風格推敲到極致,例如《1000 Children》系列繼續發展,強度也會越來越緊密,至於最難的話,可能還是連絡吧(笑)。因為一旦停止這系列就會結束,對我來說系列最大的成就,就是讓它延續,感受成長的魅力。

 

會排斥數位攝影?

並不會刻意排斥,但現在作品仍舊多是使用膠卷拍攝,我想無論是傳統還是現有的數位相機,只要有興趣,就應該有一份無畏的堅持,而隨著時間更迭,也要照著自己喜歡的風格堅持下去。

 

橫浪修Osamu Yokonami 

1967年出生於日本京都,1987年進入大阪視覺藝術學院就讀,1989年進入日本文化出版局寫真部,擅長捕捉純真、空氣感,曾拍攝蒼井優、新垣結衣、小松菜奈等日本女星,是少數商業與藝術兼具的攝影師;作品常見於日本各大時尚雜誌如《裝苑》、《Figaro》。

 

文字:Ian Liu
 照片提供:©SNAPPP ©OSAMU YOKONAM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寶礦力水得廣告到掌鏡《海街日記》是枝裕和三部電影!專訪日本攝影師瀧本幹也,跨平面到動態捕捉空氣感

寶礦力水得廣告到掌鏡《海街日記》是枝裕和三部電影!專訪日本攝影師瀧本幹也,跨平面到動態捕捉空氣感

翻開瀧本幹也的生涯,是少見的橫跨平面與動態攝影,可以註記上寶礦力水得、SAPPORO黑標生啤酒、Mr.Children等關鍵字,也曾為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建築師隈研吾拍攝。他更和導演是枝裕和搭擋,擔任電影攝影師的處女作《我的意外爸爸》一舉奪下2013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他的每一個快門、運鏡的背後,藏匿什麼細節與布局?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攝影?

一切得回溯至童年時期,如同其他男孩們熱愛棒球、汽車模型一般,年幼的瀧本幹也每晚守候在望遠鏡前,深深著迷於天文觀測。在比起「熱愛拍照」,更像是為了「留下觀察紀錄」的過程中,他漸漸對透過鏡頭窺看世界產生興趣,甚至在小學的畢業紀念冊寫下「未來想成為一個有名的攝影師。」他抱著一顆反骨的心,質疑當時泡沫經濟下人們一味競逐高學歷、高收入的價值觀,在高二時毅然遞出退學申請,隻身前往東京。輾轉待過數個攝影工作室,直到某天看見一張廣告海報——攝影師藤井保的JR東日本廣告「邁向日本的下一步。」(その先の日本へ。)。

1990年代日本廣告業界追求氣派與華麗,不惜砸重金搭景、強調聲光效果,藤井保的海報中既沒有家喻戶曉的明星,背景也只見樸素自然景緻,傳遞出的溫情與感性卻打動人心。瀧本幹也決心師事藤井保,形容擔任助手的4年是「非常珍貴的時光」,學到的不只有技巧,更多是作為一名攝影師的態度。「攝影師肩負企業的形象,必須抱著良知進行攝影,更得誠懇待人,不可在創作中造假,這些價值觀直到現在仍深深地影響著我。」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瀧本幹也在是枝裕和最新電影《怪物》擔綱劇照師,苦思至拍攝前一天,想到以旋轉相機拍攝模糊效果的手法,最終將兩名少年圍繞其中,成功營造不安定的神祕感。(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不斷追求突破的商業攝影歷程

藤井保的照片帶有獨特的「濕度」,乍看簡約的構圖卻蘊藏強而有力的訊息。瀧本幹也坦承在23歲獨立創設個人事務所之後,曾長時間苦惱於發展自我風格。「我曾有一段時間刻意不去思考藤井老師的拍攝手法,從自己喜愛的攝影風格別開目光,很是痛苦。」他漸漸地找回童年觀察世界的方式,從自身五感中摸索、不再外求他人,繼承了藤井保影像的「空氣感」,同時有了自己冷冽捕捉瞬間的眼光。他開始活躍於平面和動態領域,SUNTORY天然水、運動飲料寶礦力水得、營養口糧Calorie Mate等等著名廣告皆出自他手。

瀧本幹也提到拍攝廣告時總會碰到難題,首先是如何在同樣的品牌形象之下,做出不落窠臼的視覺效果;其次是突破商品的刻板印象,拿出不同的創意傳達廣告訊息。以飲料廣告為例,「手拿飲品」或「喝下飲料後發出讚嘆」的畫面固然是安全牌,但他總會進一步思考該如何跳脫安逸的呈現方式。如同在2022年寶礦力水得平面廣告中,瀧本幹也和團隊經反覆測試,以棉花、乾冰和噴霧器打造出以假亂真的巨大雲朵,呈現出揮汗奔馳後漫步雲端的躍動感。而在2023年他則掌鏡動態廣告,分別在澳洲與日本兩地完成攝影,描繪高中生閃耀動人的青春模樣。其中在涉谷十字路口上替兩位主角打上聚光燈的場景,特別出動戲劇搭景用的大型照明,以營造出動畫一般的繽紛世界觀。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2023年為寶礦力水得動態廣告拍攝時正值COVID-19期間,學生生活受到限制,因此透過廣告傳達明亮、充滿生命力的感覺。(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和無聲等待完美光線、構圖的平面攝影截然不同,充滿動態能量的廣告拍攝現場,讓他體會到和團隊共同「料理」一幀幀畫面的成就感。與平面設計師服部一成、森本千繪及藝術總監佐野研二郎等人合作廣告的經驗,培養起他對畫面的想像力與追求完美一瞬的堅持。對於當今廣告業界平面、動態專業的分化現象,他認為是為效率完成拍攝的必然結果,分工讓人能依循過往經驗。但當不同專業的人齊聚一堂時:

「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判斷,背後或許都隱藏能讓作品更臻完美的祕密。各自業界裡的常識,有時在第三者的眼中其實很不合理,所以也有必要適時地拋出質疑。」

「沒想到執鏡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是枝裕和的作品」

瀧本幹也亦跨足影視製作領域,不僅執鏡《篤姬》、《龍馬傳》、《真田丸》及《直衝青天》等NHK大河劇主視覺,最為人所知是他擔任導演是枝裕和電影攝影師的3部電影作品——《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和《第三次殺人》。兩人緣分始於他作為藤井保第二助理時的電影《幻之光》,其後在《空氣人形》迎來首次的合作,那時他擔綱劇照師,但只要有空檔就特地前往現場見學。「那時我毫無顧忌在電影攝影師李屏賓身邊觀察他的掌鏡,據說這讓導演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後,是枝裕和真邀請他擔任《我的意外爸爸》攝影指導,他雖有預感總有一天會參與電影拍攝,但沒想到處女作就是是枝裕和的作品。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我的意外爸爸》海報視覺。(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因為我喜歡挑戰未知領域,所以馬上答應了。」

這成為影響瀧本幹也最深刻的創作經驗。他透露過程中,一直苦思要如何捕捉演員們細膩的演技。直到坎城影展首映,途中不時聽到觀眾的笑聲和啜泣聲,甚至播畢後人們起身鼓掌超過10分鐘,他終於鬆了口氣,淚水奪眶而出。他開始相信影像有跨越語言的能量,「從事平面、電視廣告工作時,很難直接收到觀眾的回饋,但透過這次經驗,讓我更確信自己有說故事的能力。」長年來的廣告拍攝經驗對構思電影畫面有很大幫助,「每一部電影的世界觀都有所不同,包含畫面的色調、取景的方式,必須透過鏡頭營造出強弱變化。在實際開拍前,得事先整理好布局,畢竟畫面會直接影響電影呈現的印象,必須非常謹慎地規劃。」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瀧本幹也拍攝電影時的側拍。(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瀧本幹也分享,在拍攝《我的意外爸爸》時,他試圖以光影對比強調兩個家庭的社會地位差異。整部作品盡可能採用自然光,維持在勉強能看清楚演員表情的亮度。其中雙方孩子接受基因檢查那幕,長廊甚至幾乎只以黑影呈現。掌鏡《海街日記》的過程中,先以電影負片拍攝後再轉錄拷貝在柔性色調的投影正片上,帶出電影溫暖卻又清新的氛圍,「我想像在和煦穿落樹木縫隙的陽光(木漏れ日)中,柔和包圍4個姐妹的世界。」而《第三次殺人》貫穿全篇、共出現7次的同一個看守所會客室布景,在密閉、單調的空間中他切換取景角度和照明,賦予各畫面不同印象。演員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兩人隔著壓克力板對峙時,他巧妙運用透射鏡面重疊兩人身影,完成象徵性的一幕。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海街日記》是瀧本幹也二度擔綱電影攝影師的作品,掌握節奏之餘還進一步同時拍攝寫真集,其中一幕在鎌倉傳統木造建築緣側前安排煙花場景,彷彿透過取景器窺探夢幻世界。(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第三次殺人》劇照。(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從宏觀宇宙看向微觀的寺院與花

直至今日,瀧本幹也多數時候仍以底片拍攝。他提到,底片與數位乍看差異不大,但底片成像仍較為自然,「就算一直盯著看也不會累,很順地就進入了腦海中,也更容易打動人心。而數位相機雖然方便,但拍出來就是有種說不上的單薄感。」他解釋,像是使用操作繁複緩慢的大畫幅底片相機拍照時,是以肉眼觀看拍攝對象邊按下快門。這既有一種直接與被攝體對峙的緊張感,想到光線正在穿越身旁的鏡頭,總會升起敬畏之心。「這些情緒都會一一投射在照片之上。」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瀧本幹也樂於詮釋建築作品,其2005年的早期作品《BAUHAUS DESSAU》將德國德紹包浩斯校舍以獨特視角進行剪裁和再現。(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SIGHTSEEING》計畫始於2000年,隨後2003年日本六本木之丘開業引起「Hills族」熱潮,這類社會縮影也存在於旅遊勝地,於是他以帶有諷刺的視角拍攝。(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我的攝影主題總是與社會密切相關,並以適當的距離觀察著我們所關心的時代。」他帶著大畫幅相機旅行, 2007年《SIGHTSEEING》在16國定點捕捉下群聚觀光名勝前的遊客,些許嘲諷地記錄下這消費社會。他的 鏡頭也更多面向摯愛的自然地景,畫面往往屏除主觀情緒,帶給觀眾一種靜止、非現實的觀感。像是2009年 《GRAIN OF LIGHT》拍攝海浪波光翻騰的韻律,2013年《LAND SPACE》則聚焦於航太工業與純粹地景,以宏觀角度記錄下土地與太空的原始模樣。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LAND SPACE》。(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LAND SPACE》將佛羅里達東海岸甘迺迪太空中心拍攝的影像,與冰島、土耳其大地和夏威夷火山等世界各地自然地景交織。(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我多半是以天空的視角,而不是人的視角拍攝,將地球視為一顆行星。例如,想像從宇宙俯瞰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的景象,或是在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8分20秒長的時間,將快門打開,捕捉海洋的動態,讓宇宙的時間流曝光在底片上。」

繼2018年《CROSSOVER》一書精選生涯作品,至今瀧本幹也邁入職業25年,在今年2月又一次編輯厚達600多頁的《Mikiya Takimoto Works 1998-2023》。問及近年創作上是否有心態上的變化?「疫情期間我好幾次逃離密閉的房間,走到無人的河邊專注地拍油菜花田。只是這次不是由空中往下俯瞰,而是躺在地面上仰望天空,近距離地感受地球的脈動。」2020年在京都妙滿寺的展覽成為契機,寧靜的寺院中,他領悟到一花一世 界、萬物背後皆有各自存在卻也彼此相繫的宇宙。一直以來宏觀記錄大地的他,開始以寺院與花的微觀主題進 行創作,系列預計於今夏集結出版。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寺院與花」系列緣起於在COVID-19疫情下的寧靜寺院中,瀧本幹也意識到在枯山水的小小世界也能聯繫到宇宙中各處。(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對瀧本幹也來說「常態」是不存在的。而不變的是,他對待攝影如一的真誠態度。商業廣告與個人創作對他並無二異,兩者最終都歸結到「如何全力地享受拍照」。客戶需要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是攝影師才發想得出的提案?該如何事先準備?拍攝現場的流程又是如何?他觀察到過去5年廣告日趨數位、網路化,短影音、更具淺顯說明性的影像需求高漲,可這也會是攝影純粹表現力道更加突出的時代。「在這個AI逐漸取代人類的年代,重要的是該如何創作出只屬於自己的作品、表現方式。我相信唯有那些絞盡腦汁摸索出最佳解答的拍攝現場,才能誕生出撼動人心的作品。」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瀧本幹也

平面、影像攝影師。1974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以平面廣告為首,活躍於商業攝影、作品集製作、電視廣告和電影拍攝等各式影像領域。今年預計發表新作品於聯展《丹下健三和隈研吾》(巴黎日本文化會 館)、《WONDER - Mt. Fuji》(東京都寫真美術館)。IGmikiya_takimoto

企劃|吳哲夫 文|廖怡鈞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攝影事務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5月號《泰國設計特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IKEA「Life at Home」計畫前進25個素人之家!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捕捉世界各地「家」的樣貌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沒有佈景設計師監督場景、沒有梳化精心訂製妝造、沒有大陣仗的燈光團隊創造光影,IKEA推出的「Life at Home」攝影計畫,邀請國際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掌鏡,走訪散落於7個國家的25個「家」,以寫實畫風拍下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企圖呈現「家」最真實的樣貌。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afdar Rahman之家,印度。(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Giovanni Laguzzi之家,義大利。(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社群媒體是否反映真實生活?

社群上的美好影像,給了人們對家的想像、過生活的靈感,更讓不少人追求家的每個角落都要「鏡頭友善」,進而塑成主流的居家美感,比如現正當道、所謂的「北歐風」——簡約線條、木頭質地、毛料地毯、細節處來點跳色,幾乎成為「質感」的代名詞。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Manami Miyamoto之家,日本。(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不過,看著螢幕上標著「#homegoals」的美圖,你是否曾懷疑——人們在網路上的生活樣貌,或媒體所勾勒的理想家居,真能反映現實生活?對此IKEA曾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48%的受訪者說「不」。那到底人們的真實生活、對家的想像是如何?以這道提問為出發點,IKEA展開這次的「Life at Home」家訪攝影計畫,不一昧開箱名人氣派豪華的家,而是走進25組素人的家,捕捉其生活光景。

「一個『家』傳遞的訊息超乎想​​像,它揭開了一個人生活的帷幕,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故事。一走進門,就能感受到主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是誰。」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haron Sala之家,義大利。(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Francois Beyers之家,英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7個國家、25個家,多元而真實的生活肖像

這次與Annie Leibovitz合作,IKEA的足跡遍布瑞典、美國、英國、印度、日本、義大利、德國,刻畫了25種不同型態的「家事」——築夢在大都市的Z世代、離不開海洋的自由人、3位家長共同撫養1個孩子的LGBT+家庭、固守家族根源的工藝職人、居於輪上的遊牧者⋯⋯都被Annie Leibovitz的鏡頭記下。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Arslan Zhunus之家,英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ota Yamashita之家,日本。(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Yusuke Onimaru之家,日本。(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Cal Orre之家,瑞典。(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大師到你家!為什麼請Annie Leibovitz掌鏡?

「Life at Home」拍的是受訪者的個人或集體肖像,以他們的家為背景。而說到人像攝影的專家,Annie Leibovitz絕對榜上有名。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美國攝影家Annie Leibovitz。(圖片來源:IKEA)

這邊細數幾件出自她手的名作:1974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因水門案辭職,搭乘專機離開白宮,那幅警衛們捲起紅毯暗示「落幕」的畫面;1975年搖滾傳奇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展開美加巡演,那一系列華麗、混亂、熱血的現場紀錄;1981年約翰・藍儂(John Lennon)遭槍殺一個多月後,《滾石》雜誌所發佈他與愛人小野洋子(Yoko Ono)互擁的最後身影。這些照片從問世至今已50年,仍然雋永,已成傳奇。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Richard Nixon Leaving 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1974.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From ‘Annie Leibovitz At Work’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The Rolling Stones, Philadelphia, 1975.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From ‘Annie Leibovitz At Work’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The Dakota, New York, 1980.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從《滾石》擔任攝影記者出道,到跨足時尚多次為《Vanity Fair》、《VOGUE》等指標刊物掌鏡,Annie Leibovitz從音樂、政治、影視拍到藝文領域,用有趣的敘事讓肖像、紀實攝影更加立體,不只留下各方職人(甚至是未來的偉人)正值生涯巔峰的身影,也為時代留下了永恆的印記。長年「拍人」,更讓她對現代人甚至是當代生活的群像具備敏銳觀察、獨特見解,這正是IKEA邀請她作為「Life at Home」首位合作藝術家的原因。

孵化十年,關於「家」的深度研究

「Life at Home」不只是個攝影計畫,更是IKEA孵化超過十年、關於「家」的全方面研究,擴散區域與參與人數從2014年的8座城市、8000多人,一路推進到2023年的38個國家、37,000多人;十年加總,共有超過20萬人的生活被收錄其中。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Raul Elias之家,美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Silvia Ragusa之家,義大利。(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Gangadharan Menon之家,印度。(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十年期間,世界各地的人們對「家」的需求與想像,因為哪些因素而變動?氣候變遷、疫情、科技、經濟景氣⋯⋯如何影響他們對家的定義,並隨社會變動重塑其樣貌?若對此有興趣,可以點這看IKEA「Life at Home」研究報告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Revathi Thangavelu之家,印度。(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Daphne Frias之家,美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Nina Tame之家,英國。(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Life at Home」計畫攜手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
Ludvig Haav之家,瑞典。(圖片來源:IKEA/攝影:Annie Leibovitz)

IKEA X Annie Leibovitz “Life at Home”

全25個家的樣貌與故事請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