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韓熙載夜宴圖》局部,行筆秀潤縝密,又現韻度。

存世的《韓熙載夜宴圖》,有故宮博物院的顧閎中版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甲本殘卷、仇英款、廣東省博物館藏清人蔣蓮摹等總計十個版本。這些不同圖本的版本跨度幾百年,技法有差異,服飾用具有變化,時代背景也各不相同。三峽博物館此次展出了唐伯虎所臨摹的《明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用色明麗濃艷,富麗堂皇,曾被啟功、劉九庵、謝稚柳等大師譽為「僅次於故宮卷」的「頭等特級品」。

據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明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是該館的鎮館之寶,距上次展出已經三年時間。這是唐伯虎臨摹的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畫作,韓熙載是五代南唐重臣,為避免南唐國主李煜猜忌,他終日縱情聲色,夜夜笙歌。李煜聽聞後,派遣畫院畫工顧閎中前往探視,顧閎中歸來以後繪製成《韓熙載夜宴圖》。

唐伯虎天資聰穎,16歲蘇州府試第一,28歲南直隸鄉試中解元。滿懷信心又有着一腔熱血的唐伯虎,29歲參加會試時,受到科場舞弊案的牽連,被罷黜,以此為恥,四處遊蕩,縱情酒色。唐寅臨摹此圖,在背景中作了改動,使人物形象更顯濃艷華麗,觀者能通過韓熙載的眼神窺視到唐伯虎本人痛苦、矛盾的內心世界。

此外,唐伯虎在臨摹《韓熙載夜宴圖》時,大量運用了「三白法」的技法,在仕女的臉上鋪上了厚厚的白粉,將額頭、鼻子、下巴都畫成白色。此外,唐伯虎還對畫中的傢具結構做了很大的改動,比如,北京故宮版本落地屏風為4件,而唐寅臨摹版本卻多達14件。除了屏風變多外,案桌、花壇、盆景等也出現在畫面中,營造出文人的生活環境,非常雅緻,充分體現了明代元素。

當這幅548厘米長的卷軸全部展開時,觀眾發出連聲驚歎,歷經500餘年的絹本保存完好,工筆設色華麗,無論遠觀還是近距離欣賞都非常震撼。全畫描繪了「聽樂」「觀舞」「小憩」「清吹」「送別」5個場景,在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中,「聽樂」場景,5位侍女手持樂器,坐在海水紋屏風前演奏。她們服飾華麗,流暢自如的線條表現出布料輕柔的質感和輕鬆的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