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神殿

景點類別: 歷史古蹟 人氣指數:6890
殿內的宗教景觀 攝影:施先生

殿內的宗教景觀
攝影:施先生

萬神廟最大的特色在由16根花崗岩柱子構成的柱廊 攝影:施先生

萬神廟最大的特色在由16根花崗岩柱子構成的柱廊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穹頂用於採光的圓洞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穹頂用於採光的圓洞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外觀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外觀
攝影:施先生

穹頂採光直洩殿內 攝影:施先生

穹頂採光直洩殿內
攝影:施先生

至1436年前是最大的穹頂 攝影:施先生

至1436年前是最大的穹頂
攝影:施先生

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 攝影:施先生

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
攝影:施先生

殿內的宗教景觀<br/> 攝影:施先生
萬神廟最大的特色在由16根花崗岩柱子構成的柱廊<br/>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穹頂用於採光的圓洞<br/>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外觀<br/> 攝影:施先生
穹頂採光直洩殿內<br/> 攝影:施先生
至1436年前是最大的穹頂<br/> 攝影:施先生
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br/> 攝影:施先生

萬神殿簡介

萬神殿位於義大利拉齊奧大區羅馬省,又稱萬神廟和潘提翁神殿,是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更是戰場地區重要的建築成就,於西元前27年由羅馬帝國阿格裡巴興建,後在西元120年至125年由阿德裡亞諾皇帝重建,雖然歷史悠久但在銅門和拱門屋頂仍保留原貌;西元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殿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將萬神殿改建成為一座教堂,並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供奉殉難聖母像,沿襲至今日成為萬神殿的正式名稱。

萬神殿-建築風格

萬神殿在希臘文中Pantheon意為『所有的神』,供奉宇宙主要神祗的神殿,整體建築以混凝土構成,以那波利附近的火山灰加上凝灰岩所組成,在當時可說是相當大的建築工程。萬神殿建築外觀呈現圓形、頂部擁有一個穹頂直徑和最高點約為43.3公尺是至1436年前最大的穹頂,頂部更有一個直徑長約8.9公尺用於採光的圓洞,是萬神殿內為一個採光處,殿內的光線會隨著太陽移動而改變角度,內部有5層面積逐漸縮小的凹格,可襯托穹頂的巨大,搭配大理石地面的格子圖案,構成萬神殿大空間的視覺感受;此外,萬神廟最大的特色在前方有一個深15.5公尺、寬34公尺,由16根花崗岩柱子構成的柱廊,柱子的底部基座直徑達1.43公尺、高達12.5公尺,這種圓形廳加上柱廊的設計更被許多歐洲設計師仿效,可見萬神殿在建築界上所代表的精神意義。

萬神殿-歷史發展

萬神廟約由西元前27世紀由阿格裡巴為了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所建,西元80年受到祝融肆虐至125年由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公元609年改建為教堂,雖然萬神殿內的大理石和穹頂的鍍金青銅板曾被盜走數次,但幸運的是都有尋獲,後來在文藝復興時期成為義大利建築界的模範;16世紀時教廷準備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時,將萬神殿門廊天花板的鍍金青銅板拆解下來並熔化,以建造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天蓋和聖安琪兒堡壘的80座大炮,更在萬神廟門廊兩側建兩座鐘塔,但這兩座鐘塔已於1883年被拆除。
萬神殿從文藝復型時代開始便陸續埋葬許多藝術家和偉人,包含維克多•埃馬努埃萊二世、拉斐爾和阿尼巴爾•卡拉齊、翁貝爾託一世和妻子瑪爾蓋麗妲,至今萬神殿仍然是義大利重要的教堂,不僅是定期舉行彌撒和婚禮的地方,更成為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必訪的行程之一。
林夢真 撰文
TravelKing旅遊王盡力維持景點資料之正確性,若仍有疏漏歡迎 連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