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璧塑白雲飛瀑奇觀


  圖:《雷鳴》 一九六九年

  台灣家喻戶曉的國畫大師黃君璧的八十幅作品日前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展示他四個創作階段的代表作。

  「白雲懷古國──黃君璧畫展」由中國美術館主辦,北京美術家協會、台灣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麗寶島》雜誌社協辦。

  一九九一年,在台北以九十五高齡去世的黃君璧(一八九八至一九九一),是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上一位重要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青年時遊遍名山大川,壯年後環遊世界。他經歷了民族的變動與再生,經歷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新舊交替的變格與融通,成就了獨特的大師風格。

  黃君璧與徐悲鴻、張大千同輩齊名,三位大師也是至交好友。黃君璧所號「君翁」,即為張大千所命名。中國美術館此次重要展覽,不僅讓北京的公眾認識和欣賞黃君璧的作品,也為學界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畫發展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這次大部分展品由「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負責人、黃君璧的女兒黃湘詅提供。從一九三六年開始,黃君璧以行萬里路來消化臨仿古人作品的感受。在融會自然的過程中,他將「不着跡象」作為他吸收古法的最高境界,他把臨仿古人畫法所積累的內心經驗,運用於現實景象的時候,能夠「超於物象之外而成」。

  寓居台灣之後,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名勝開始進入他的畫面之中,黃君璧努力將傳統的筆墨與台灣的山水結合起來,也一改往日台灣水墨畫界嶺南畫法的舊觀。黃君璧發現了海洋性氣候的自然景觀中,山川瀰漫在變化無窮的雲霧裡,因此,他在古人表現雲的不同方式中,結合現實的景象,使「白雲」成為他畫面中流動血脈。

  一九六九年,是黃君璧藝術豐收之年,儘管他已是七十二歲高齡,自從遊歷過世界三大瀑布奇觀之後,白雲飛瀑成為他筆下的一道奇觀。

  除了展覽之外,還舉辦了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座,探討黃君璧的藝術成就,研究中國畫在兩岸的發展歷程,共商傳承門派及未來的創新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