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怎么吃最接近博尔赫斯的描述?

造访阿根廷之前,我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知之甚少,即便读过几本旅游指南却仍无法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南美巴黎」的模样。唯有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仿佛标签一般给出一点粗略的线索,比如不久前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梅西,比如麦当娜出演的「贝隆夫人」(阿根廷总统胡安 · 贝隆的第一任妻子),再比如把灵魂遗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道中的博尔赫斯……

出乎意料的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从外观到内核都非常「欧洲」的城市,早期的原住民文化和殖民统治在这里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南美巴黎」的称号并非虚名,这座城市从建筑设计到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有着欧洲的影子。然而这一部分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仅仅是属于中产阶级和游客的都会区,高楼大厦的背后、城市的边缘地带还有一个属于贫民的世界。

从巴罗洛宫灯塔的窗口向外望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市一角。

博卡区典型的老式建筑被改建成酒吧和餐馆,通常在晚上 8 点后开始营业。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居民称呼自己为 Porteño(波特诺人),翻译过来是「港口人」的意思。早期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乘船抵达这里,他们带来故乡的习俗和传统,为这座港口城市的繁荣奠定了根基。波特诺人为自己欧洲后裔的身份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伟大感到自豪,然而这份骄傲背后还暗藏着许多纠结与不甘,毕竟阿根廷从 19 世纪末进入黄金时代以后未能更进一步便迅速衰落,我所遇到的每一个波特诺人谈起往事都带着一种既以之为傲又扼腕痛惜的情绪,这大概便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如此年轻,却有着没落贵族般悲情气质的原因。

虽然布宜诺斯艾利斯规模庞大,有着纵横交错仿佛永无尽头的街道和五十多个行政区,但绝大多数历史建筑以及游客感兴趣的景点几乎都分布在五月广场(Plaza de Mayo)周围的中心区域。可以这么说,关于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是从五月广场开始的:无论是 1580 年来自西班牙的征服者将这里划为定居点,1810 年「五月革命」开启了独立战争(五月广场的名字由此而来),还是其他发生于此的历史事件,建城几百年来这里始终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阿根廷的精神中心。

广场四周环绕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重要地标,最醒目的一座当属总统用于办公的玫瑰宫(Casa Rosada)。这座 19 世纪建筑有着新古典主义样式的圆柱、意大利风格的凉廊,以及法国复折式屋顶。粉色外墙据说是添加了牛血,以防止墙面受潮导致褪色。在这座大楼的第三层阳台上,贝隆夫人向群情激昂的支持者发表了著名的演讲,留下历史性的一刻。玫瑰宫前伫立着阿根廷「解放者」曼努埃尔 · 贝尔格拉诺(Manuel Belgrano)将军的青铜骑马雕像,阿根廷国旗正是由他设计完成。

关于玫瑰宫粉色外墙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缓解 19 世纪下半叶阿根廷紧张的政党关系。

广场西面是殖民地时代作为市议会和总督府的卡比尔多(Cabildo),如今改造成一座用于展出 18 世纪艺术品的博物馆。象征自由的五月金字塔(Pirámide de Mayo)屹立于广场中心位置,它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纪念碑。

19 世纪晚期,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大量移民涌入,阿根廷的经济起飞并很快跃升为全球第八大经济强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镀金时代」。突如其来的财富让商人们相互攀比,如竞赛般争相修建起金碧辉煌的豪宅府邸;而官员们的企图心更胜,他们决定重新规划布宜诺斯艾利斯,誓要建造出一座拉丁美洲最「欧洲」的城市。

从五月广场远眺夕阳下的方尖碑(Obelisco),这是庆祝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 400 周年的纪念性建筑。

扩建的第一步是打造一条巴黎式的东西向大道,东起五月广场,西至全新修建的国会大厦(Palacio del Congreso),这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五月大道(Avenida de Mayo)。仿佛一道天然的分界线,五月大道将布宜诺斯艾利斯最主要的区域一分为二:大道以南是 20 世纪以前的老城部分,拥有昔日荣光的圣特尔莫(San Telmo)和探戈起源地博卡区(La Boca),它们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过去;大道及其以北则是新兴的富人区,被称为「南美巴黎」的部分,它们代表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欲望和野心。

沿着五月大道向国会广场漫步,两旁造型各异的大楼鳞次栉比,这片街区仿佛一个疯狂收集欧洲建筑风格的「收藏癖」,从装饰艺术到新艺术,从新古典主义到布杂艺术(Style Beaux - Arts),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座折衷主义(Eclecticism)风格建筑 —— 巴罗洛宫(Palacio Barolo)。这座意大利式办公楼以但丁的《神曲》为灵感,将 22 层楼划分为三段,分别对应地狱、炼狱和天堂。楼高 100 米,正好与《神曲》的 100 篇章相呼应。最特别的是楼顶处有一座灯塔,从窗口望出去,城区内的建筑层层叠叠,颇为壮观。

1858 年由一位法国移民创立,同名巴黎咖啡馆命名为 Tortoni,一直是文化精英探讨文学、艺术和政治的场所。

热巧克力或者咖啡搭配吉拿棒是阿根廷最常见的下午茶点,Café Tortoni 的吉拿棒尤其美味。

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法式咖啡馆 Café Tortoni 也坐落在五月大道上,这里曾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艺术家等精英阶层的聚会场所。室内摆放着古典家俱,墙上挂满名家画作,彩绘的玻璃天花板精致而浪漫,令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黄金年代。慕名而来的人们如当年的文人墨客那样点一杯咖啡、一份甜品吉拿棒(Churros),度过一段悠闲的午后时光。

五月广场以南的圣特尔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街区,很多 19 世纪遗留下来的建筑仍然保存完好。有着悠久历史的多雷戈广场(Plaza Dorrego)每逢周日集市(Feria de San Telmo)举行之时便会吸引众多摊贩和游客,把周遭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随着人群慢慢闲逛,狭长的鹅卵石路两旁摆放着不知真假的古董物件、令人眼花缭乱的玻璃器皿和做工精美的手工艺品,转角处还有街头艺人以及探戈舞者的表演,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

周日集市一路往北延伸,沿途有许多寻觅美食的好去处。路边摊最常见的小吃非阿根廷馅饼(Empanadas)莫属,添加了黄油的面皮包裹住不同口味的馅料,再用烘烤或油炸的方式制成。馅饼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牛肉、鸡肉、甜玉米和熏肉馅等。我最喜欢的是新鲜出炉的芝士洋葱口味,切开酥脆的外皮,浓郁的芝士奶香以及清甜的洋葱味令人倍感满足。

芝士洋葱和牛肉馅的阿根廷馅饼分量十足,传统甜品米布丁由米、糖、牛奶和肉桂制成,也格外饱腹。

烤肠三明治(Choripán)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街头美食,更是阿根廷球迷们观看足球比赛时不可或缺的传统小吃。两片面包夹着由猪肉切碎后腌制的乔利佐(Chorizo)香肠,配以青酱(Chimichurri)或者克里奥尔酱(Salsa Criolla),看似简单但口感丰富。

街边商店摆放着游客喜爱的伴手礼 —— 夹心饼(Alfajores),这道阿根廷国民甜品由两片饼干和一层厚厚的甜酱组成。牛奶焦糖酱(Dulce de leche)是夹心饼最常用的酱料,也是阿根廷甜品的灵魂,它由牛奶和蔗糖缓慢熬制而成,口感香甜浓稠,可以涂抹在糕点,甚至冰激凌上。夹心饼种类丰富,饼干的质地也各有不同,巧克力和牛奶焦糖是其中百吃不厌的经典口味。

从球赛到节庆,阿根廷任何集会活动都少不了烤肠三明治。

牛奶焦糖馅的夹心饼是阿根廷的国民甜品,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伴手礼。

另一个美食汇集处则是从 1897 年开始营业的圣特尔莫市场(Mercado de San Telmo)。这座意式风格建筑采用了锻铁来搭建,整个空间显得严整华丽,里面既有蔬果摊、肉铺也有皮制品和古董店,从传统烤肉、披萨、馅饼到烘焙糕点应有尽有。Merci 是市场内的一家网红法式面包店,每日新鲜出炉的面包,三明治以及法式咸派(Quiches)都很受欢迎。另一家小店 Chantal 的阿根廷传统糕点也很美味,外形与可颂相似的半月面包(Medialunas)是阿根廷家庭最常见的早餐,以牛奶、黄油和鸡蛋为主要材料,口感更接近布里欧修面包的绵软细密。

经典的阿根廷巧克力蛋糕是各种庆祝活动以及生日派对的必备甜品。

最令我感到惊艳的是巧克力蛋糕(Chocotorta),制作方法与提拉米苏类似,被咖啡浸润过的黑巧克力饼干与混合了奶油芝士的牛奶焦糖酱交错着层层叠加,冷藏后既有芝士蛋糕的丝滑口感又不会觉得过于甜腻,这是阿根廷最受欢迎的生日蛋糕,若将咖啡替换成甜酒或者牛奶又有不同的滋味。

圣特尔莫南面的博卡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早的码头和港口区。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时,大量海外移民尤其是来自意大利热那亚的贫民聚居于卡米尼托(Caminito)街,一些面向底层劳工和水手的酒吧以及声色场所逐渐兴起。移民们带来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和舞蹈,在博卡区这个「熔炉」里碰撞并融合出新的艺术形式,带着波特诺下层社会苦闷与放纵情绪的「阿根廷探戈」应运而生。

在探戈起源地卡米尼托街头表演的职业舞者。

艺术家在 Cantando 的乐谱上作画,这首歌出自阿根廷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探戈》。

如今的卡米尼托既是一条热闹的餐饮街,也是一个露天博物馆:破旧的移民公寓被刷上艳丽的色彩,装点街道的雕塑和绘画见证着过往的历史,探戈舞者在班多钮琴(bandoneon)优美的旋律里迈出舞步……探戈发展至今有了更多的形式,游客既可以在酒吧和街头感受这个舞种最本质的情绪,也可以到剧院观赏故事性更强、更优雅的舞剧,更可以大胆加入当地人的深夜舞会(milongas)亲身体验探戈的魅力。

纪念阿根廷第一个志愿消防单位的雕塑,如今,阿根廷 80%的消防员仍然是志愿者。

艺术家创作的以 19 世纪欧洲移民为主题的墙壁雕塑。

由木头和金属薄板修建而成的移民廉租屋(Conventillos)如今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

离开卡米尼托,几步之外的街道又是另一幅景象,衰败的古老建筑随处可见。百年过去,博卡区仍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较为贫困的区域,然而也是在这里诞生了阿根廷著名的足球俱乐部 —— 博卡青年队。

19 世纪末,致命的黄热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并蔓延开来,精英阶层的富裕家庭纷纷逃离圣特尔莫,往北迁移至雷科莱塔(Recoleta)。之后的几十年里,一座座设计精美的公馆府邸拔地而起,外国使馆和奢华酒店也纷纷选址于此,原本贫瘠的雷科莱塔从此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最优雅、也最昂贵的居民区。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寸土寸金之地,繁忙的购物广场、酒吧和咖啡馆环绕着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公墓 —— 世界著名十大墓地之一的雷克莱塔公墓(Cementerio de la Recoleta)。阿根廷历史上的名人和豪门望族大多长眠于此,包括备受尊敬的贝隆夫人。权贵们用打造「南美巴黎」的野心和标准来严格规划逝者的安息之地,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从生前延续到了身后:一排排大理石墓室仿佛错落有致的小型宫殿,风格各异的精美雕塑皆出自名家之手,各种建筑流派争奇斗艳,俨然一座小型的古典王国。虽然薄薄的一墙之外便是热闹的富人区商圈,却并不令人感到突兀,公墓与城市完美融合,逝者与生者和谐共存,这大概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奇特之处。

雷克莱塔公墓的墓室都修建在地面上,精美的大理石建筑排列有序,俨然一座亡者的城市。

公墓内造型各异的雕塑出自各个流派的名家之手,甚至连材料都来自米兰和巴黎。

沿着繁华的圣菲大道向西漫步,雷科莱塔最吸引我的一处「景点」是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书店的「雅典人书店(El Ateneo Grand Splendid)」。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热衷阅读的城市,街头随处可见手捧纸质书籍的男女老少,因此将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百年剧院改建成书店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剧院内部的细节被最大程度地保留,包括壮观的穹顶壁画和精美的大理石柱,曾经的观众席座椅被一排排书架代替,华丽的包厢被改造成私密性更高的阅读室,而红丝绒幕布后面的表演舞台则变作咖啡厅。7 层楼的空间分布着各个领域的书籍和期刊,连经典的唱片、CD 都能找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拉丁美洲文学之都的魅力,以及波特诺人对文化生活的重视,都在这里展露无遗。

在博尔赫斯的记叙中,旧时的巴勒莫(Palermo)是工人和中产阶级的居住地,更是一片鱼龙混杂之地,这里曾聚集着持刀械斗的牛仔狂徒、惹是生非的流氓地痞、在后门揽客的探戈舞女。然而正是在这片野蛮又生机勃勃的街区,博尔赫斯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这段岁月对他影响至深,许多记忆里的场景,比如街边的花园、装着铁栅的庭院、街角处粉红色门面的杂货店都曾反复出现在他的诗歌里,充满了怀念的意味。

如今的巴勒莫早已焕然一新,摇身变作布宜诺斯艾利斯最鲜活、最有艺术气息的街区。点缀着花草树木的 19 世纪低矮建筑被改建为精品店、画廊和酒吧;绿意盎然的公园环绕着各种博物馆和美术馆;铺满鹅卵石的古老小巷里藏着艺术家的涂鸦作品……区别于雷科莱塔的精致奢靡,巴勒莫充满了浪漫不羁的波西米亚文化气息,颇受中产阶级年轻人青睐,许多来自异国的外乡人也选择居住于此。

博尔赫斯笔下声名狼藉的牛仔 Juan Muraña 确有其人,他在巴勒莫的居所被改建成一座青年旅馆。

博尔赫斯曾居住过的街道如今被重新赋予了他的名字作为纪念,街角餐馆的外墙上也是以他形象为题创作的壁画。

尽管博尔赫斯的童年故居和粉色杂货店都已不复存在,然而街角墙上的铜铸铭牌却镌刻着这位伟大作家描写此间街景的诗句,整条街道也被重新赋予了他的名字作为纪念,博尔赫斯以此种方式与他眷恋的巴勒莫同在。

沿着博尔赫斯街向东,跨过圣菲大道,纪念贝隆夫人的艾薇塔博物馆(Museo Evita)便在不远处。不熟悉阿根廷历史的人大多是通过麦当娜主演的电影《贝隆夫人》了解到艾薇塔传奇却短暂的一生 —— 从凭借美貌谋生的私生女到救助穷人和妇女的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深受民众爱戴,其声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总统丈夫。博物馆里收藏并展出了许多艾薇塔的私人物品,影音资料侧重于介绍她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经历,包括早年的演艺生涯、支持丈夫竞选的历程,以及举国哀悼的葬礼等。

充满生活气息的巴勒莫拥有布宜诺斯艾利斯最负盛名的餐厅和酒吧。在这座属于夜猫子的城市,各大餐馆晚上 8 点才陆续开门,当地人的晚餐时间通常是 10 点以后,很多酒吧更是凌晨 1 点才营业。这里的饮食习惯深受移民文化影响,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地中海烹饪传统与当地食材相结合,再融入一点安第斯山脉的特色,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味道。

这种将大块安格斯牛肉平摊在网格架上横烤的传统烤肉方式颇为豪迈。

烤肉是一门关于火候的艺术,用木炭火慢烤牛肉锁住内部水分,烤好的牛肉油脂香气十足且鲜嫩多汁。

切分好的烤肉将端上餐桌。

烤肉(Asado)是阿根廷人最引以为傲的美食。潘帕斯草原出产的牛肉闻名世界,鲜嫩多汁的口感、独特的切法,以及对火候的精准掌控是阿根廷烤肉的关键所在。虽然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高档烤肉餐厅大多聚集在巴勒莫,比如 Don Julio 和 Fogón Asado,食客也以外来游客为主,然而最地道的烤肉却是在每一个阿根廷人的家中。当地人通常会在周末聚会时与亲朋好友一起烧烤,将新鲜牛肉最经典的部位,如肋骨、牛腩和里脊整块放在烤架(Parrilla)上,用炭火慢烤至几近全熟,只需要一点盐调味,上桌时配以酸爽辛辣的青酱即可。阿根廷烤肉讲究的是牛肉的「原汁原味」,通常也会烤一些香肠、血肠、内脏和蔬菜,看似粗犷,却别有一番风味。

阿根廷的马尔贝克葡萄酒以馥郁的果香著称,可以与任何烧烤完美搭配。

丰盛的烤肉派对自然少不了美酒相伴。作为全球第四大葡萄酒产区,阿根廷拥有不少优质的酿酒葡萄品种。最著名的马尔贝克(Melbec)葡萄酒,有着深红的酒体、浓郁的果香,以及饱满绵长的口感,非常适合用来搭配各种烤肉。除此之外,用于阿根廷波尔多混酿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白葡萄酒特浓情(Torrontés)也备受欢迎。葡萄酒爱好者若是无法亲身前往北部的产酒区,不妨造访几家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品酒吧,在专业侍酒师的帮助下品味阿根廷葡萄酒浓郁的芳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