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所有白领人士困惑的一本书

首先,这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作者C·莱特·米尔斯是一名社会学家,通过观察与研究系统完善的阐述了美国白领阶级的由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阅读《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有着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因为曾经发生在美国白领身上的事如今也悉数发生在了中国白领身上。

尤其是其中对于一些白领困惑的描写更是深切着白,比如面对顾客不得不强颜欢笑;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想要立足职场的女性不得不将爱情暂时搁置;工作即便对自己毫无意义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因为这是挣钱的手段。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米尔斯将这些现象总结成了三个点,分别是:人格市场、白领姑娘、工作的意义。

人格市场——一场人格的交易

售楼小姐A姑娘正在满脸堆笑的和一对年轻夫妻介绍他们的楼盘,年轻夫妻看完沙盘,要求看样板间,看完样板间拿了房型图又询问了许多问题,最后还是决定不买继而离开了售楼处。A姑娘满脸的堆笑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疲惫。A姑娘的经历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A姑娘或面对着A姑娘。

以一套商业化、职业化的面孔面对顾客,处理工作是现代社会的工作特点。雇主出钱购买了你的时间和自由,你就必须暂时放弃生活中的自己,将自己的仪表和人格作为一种工作的工具来使用。将人格作为工具来买卖便形成了人格市场。

人格市场的重要性可以从招聘机构的招聘要求上看到。打开招聘网站,随意一个招聘基本上都会包含这样一条要求:“要求应聘者具有与人相处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轻松地与人相识和交谈会会让你更能胜任这份工作。”

招聘机构的要求使得培训良好的人格拥有了巨大的市场。大学中设立专门的课程试图满足企业对于“温文尔雅的员工”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培训沟通技巧的学校,还有通过畅销读物和APP来传播这些培训良好人格的课程。

人格被用来当做工具来交易,构成了非常普遍的不信任和自我异化这种大都市人独有的个性。人们的疏远无法避免,甚至长时间抛弃自我的工作,也会让自己与自己日渐疏远。

职场取代爱情的白领姑娘

大批生活在大都市的白领单身姑娘,她们工作能干,学历不低,生活有品位,唯独没有爱情。她们大多来自小城市,从小成绩优异,考取大学满心报复的来到了大城市,开始可能也拥有一段不错的爱情或一份对爱情美好的期许,只是高强度的工作结构和没有性别差异的工作环境,让她们不得不学着向男性一样理性思考,并放弃自己的业余时间。最后只能从职业上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工作没有意义——我的理想是挣钱

曾经我的理想是诗和远方,如今我只想挣钱。工作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无趣。卖掉一栋房子,策划一场活动,反复的修改广告海报,科层制式下的工作环境和枯燥无趣的工作内容不能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努力却又造成了人格在生产性层面上的挫折。企业对员工来说是一个“偶像”,我们不能在工作场合随意的谈论他,也不能自由的唱歌或欢笑,我们必须始终如一的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的偶像,并且还要在这里浪费掉人生中最美好的时间。所以,逃避工作成了白领们共同的心声。让白领们心烦的是何时工作和在哪工作,而最让他们兴奋的则是在哪消费和何时消费。

工作是一种生计的来源,但我们迫切的希望它能成为我们内心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俗的说我们希望理想与工作合二为一,但多数人和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实现,所以痛苦随之而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