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

—— 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 一、身体的划分.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头. 身体前端,有摄食和感觉器官,是觅食、感觉中心。. 形状差别大。发达或退化。通常位于身体腹面,为运动器官。. 足. 常位于足的背侧,含内脏器官。对称或不对称。. 内脏团. 外层上皮. 结构. 结缔组织层. 内层上皮. 二、外套膜. 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与内脏团之间的腔为外套腔。. 分泌形成贝壳. 具纤毛,摆动造成水流,完成呼吸、排泄、摄食.  片状:(双壳类)河蚌 文蛤. 圆筒状:(乌贼、鲍鱼). 形成贝壳(所有种类)

mak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 一、身体的划分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头 身体前端,有摄食和感觉器官,是觅食、感觉中心。 形状差别大。发达或退化。通常位于身体腹面,为运动器官。 足 常位于足的背侧,含内脏器官。对称或不对称。 内脏团

  3. 外层上皮 结构 结缔组织层 内层上皮 二、外套膜 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与内脏团之间的腔为外套腔。 分泌形成贝壳 具纤毛,摆动造成水流,完成呼吸、排泄、摄食

  4.  片状:(双壳类)河蚌 文蛤 圆筒状:(乌贼、鲍鱼) 形成贝壳(所有种类) 运动(头足纲) 保护(头足纲) 完成呼吸、排泄、取食等活动 因种而异 类型 功能

  5. 角质层 结构 壳层 珍珠层 三、贝壳 多数都有贝壳,数目及形态各不相同。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少量的壳基质。有保护作用。 薄,透明,有不同颜色,由壳质素构成。保护钙质不受酸碱腐蚀。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加大不可增厚。 由角柱状方解石构成,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加大,但厚度不变。 由叶状霰石构成。能折光反射。由外套膜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珍珠即由此层形成。

  6. 珍珠的形成

  7. 表面和内部的光反射和光干涉而产生 色泽 含有的色素和金属元素 育珠蚌 外物入侵——有核珍珠 外套膜表皮病变、受伤——无核珍珠 光谱分析法发现,金黄色、奶油色珍珠含较多的铜和银;白色、肉色和粉红色珍珠含钠、锌、锰较多 黑珍珠——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

  8.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发达,口腔内有齿舌,为软体动物所特有。 齿舌上小齿的形状和数目是种类鉴定的重要特征。

  9.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 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共存。次生体腔只限于围心腔、生殖腔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形成血窦,没有血管壁包围,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间。 循环系统为开管式,由心脏、血管、血窦组成,血管有动脉和静脉之分。快速游泳种类是闭管式。血液无色、红色或青色。

  10. 六、呼吸器官 水生种类:鳃,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形成,位于腔内。 楯鳃:鳃轴两侧均有鳃丝,羽状。多板纲 栉鳃:鳃轴一侧有鳃丝,梳状。腹足纲 瓣鳃:瓣状。瓣鳃纲 丝鳃:鳃延长成丝状。瓣鳃纲 陆生种类:肺,外套腔一定部位微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腹足纲

  11. 七、排泄器官 后肾管,少数种类幼体是原肾管。 腺质部:富含血管,肾口有纤毛,开口于围心腔。 管状部:薄壁管,内壁有纤毛,肾孔开口于外套腔。

  12. 八、神经系统 无神经节分化,具围咽神经环,一对足神经索,一对侧神经索。多板纲 原始种类 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和脏神经节。腹足纲 较高等种类 头足类 发达,形成脑。

  13. 九、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同体、雌雄异形等均存在。完全不均等卵裂、不完全卵裂。 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 担轮幼虫、面盘幼虫、钩介幼虫

  14.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依据贝壳、足、鳃、N和发生特点分7个纲,超过13万种。 一、单板纲 二、无板纲 三、多板纲 四、腹足纲 五、掘足纲 六、瓣鳃纲 七、头足纲

  15. 一、单板纲(Monoplacophora) 绝大多数为化石,已灭绝近4亿年。1952年,丹麦海洋研究船在太平洋沿岸哥斯达黎加3570米深海处第一次采得生活标本。1957年被定名为新蝶贝,被称为“活化石”。

  16. 二、无板纲(Aplacophora) 原始种类,蠕虫状,细长或粗短,无贝壳。约有200种,肉食性,分布遍及全球。如毛皮贝、新月贝、龙女簪。

  17. 三、多板纲(Polyplacophora) 全部生活在沿海潮间带,以海滨礁石上的藻类或其他微小食物为食。身体椭圆形,背腹扁平。贝壳由八块,覆瓦状。头不明显,无眼及触角。足宽扁,神经系统梯形。间接发育。约有1000种。

  18. 虎斑宝贝(II级) 唐冠螺(II级) 琵琶螺 骨螺 蜗牛 蜘蛛螺 四、腹足纲(Gastropoda) 动物界第二大纲,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类,有10万多种。分布广,少数种类营寄生生活。

  19. (一)代表动物——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1. 外部形态 螺壳:较大,右旋。 壳顶 是最早形成的一层。 壳轴 壳中央的纵轴。 螺层 各层的界限称缝合线。 体螺层 最底层,容纳头和足。 脐 壳柱底部,螺层凹陷而成。

  20. 出水管,发达,位于头后方右侧。 水管 入水管,较小,位于左侧。 软体部分:头、足和内脏团 头:明显 吻、口 长圆锥形,雄性右触角比左触角粗短,有交接器的功能,顶端有生殖孔的开口。 触角 眼 触角基部外侧突起上。

  21. 位于身体腹面,宽阔肉质叶状足。背侧有一由足腺分泌而成的厣。位于身体腹面,宽阔肉质叶状足。背侧有一由足腺分泌而成的厣。 足 左右不对称,一般螺旋形。一侧器官退化,鳃、心耳和肾只有一个。 内脏团

  22.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有齿舌。(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有齿舌。 有唾液腺,但无消化作用。肝脏是主要的消化腺。 2. 内部构造 (2)呼吸系统:鳃,栉状,一个,位于外套腔左侧,入 水管内侧。 (3)循环系统:开管式,血液无色,含有变形虫状细胞。 位于胃和肾之间的围心腔内,一心室一心耳,二者之间有瓣膜。 心脏 血管 血窦

  23. (4)排泄系统 肾,一个,略呈三角形,浅褐黄色,位于围心腔之 前,直肠左侧。 输尿管,位于肾的右侧,有孔与肾相连,肾孔开口 于肛门左侧稍后处,出水管的内侧。

  24. (5)神经系统:由神经节和神经索构成。 脑神经节:一对,较大,位于咽背侧,分出10对神经到触角、 咽、口等体前部。 侧神经节:一对,脑神经节后,较小,左右不对称,由脑侧神经 索与足侧神经索分别与脑神经节和足神经节相连。 足神经节:一对,长带状,位于足跖面中央,分出足神经至足前 部和后部。 脏神经节:一对,较小,位食管末端。

  25. (6)感官:发达。 触角:顶端有感觉细胞和神经末梢分布。 平衡囊:足神经节内侧,是皮肤内陷的囊,有纤毛和 感觉细胞,囊内有耳石,维持身体平衡。 眼:视觉,由皮肤内陷形成。具由感觉细胞和色素细 胞构成的视网膜和晶体。 嗅检器:皮肤突起,化学感受器。位于鳃近端左侧,弯 曲线状,黄色。可鉴别水质。

  26. (7)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胎生。(7)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胎生。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 雄性生殖系统: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

  27. (二)主要特征 1. 贝壳螺旋形,1个或无; 2. 头部明显,感官发达,具有唇、眼、触角; 3. 头、足对称,内脏团不对称; 4. 足叶状、发达; 5. 有颚片和齿舌; 6. 水生用鳃,陆生用肺呼吸; 7. 心脏一心室,一或二心耳; 8. ♀♂同体或异体,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陆生种类直接发育;

  28. (三)左右不对称的起源 古生物学、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认为,腹足类的祖先是左右对称的体制。其不对称的体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扭转的结果。 祖先左右对称,有碗形贝壳,以腹足在水地爬行。 贝壳增高成锥状,但阻力大,难以维持身体平衡。 锥形贝壳后倒,解决阻力问题,但影响水循环,阻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导致扭转发生,形成不对称体制。

  29. (四)腹足纲分类 根据内脏团扭转的情况和呼吸器官的位置可分为3个亚纲:前鳃亚纲、后鳃亚纲和肺螺亚纲。

  30. 前鳃亚纲的代表种类 鲍、笠贝、马蹄螺、钉螺、宝贝、唐冠螺、红螺、骨螺、水字螺等。

  31. 史氏背尖贝

  32. 马蹄螺——制纽扣的优质原料

  33. 虎斑宝贝(II级)

  34. 宝贝在古代 还没有货币的时候,人们就把它当作货币使用。因此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称为宝贝。是只有 一个贝壳的单壳贝类。宝贝爬行时外套膜把整个贝壳包围起来,外套膜 可分泌珐琅质,将贝壳着上光泽。货贝是宝贝中的小型种类,在古代,在很多地区将此贝作为货币使用。贝字就是按此贝的形状创造出来的。虎斑宝贝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5. 唐冠螺(II级)

  36. 骨螺 水字螺

  37. 蜗牛 蛞蝓 后鳃亚纲的代表种类有壳蛞蝓、拟海牛等。 肺螺亚纲的代表种类 菊花螺、椎实螺、蜗牛、蛞蝓等。

  38. 五、掘足纲(Scaphopoda) 吻基部有头丝,可伸缩,有触觉和摄食功能。口内有颚片和齿舌。足柱状,末端三叶状或盘状,可伸得很长,挖掘泥沙。无鳃,以外套膜进行气体交换。心脏一心室,无心耳,无血管只有血窦。肾一对。雌雄异体,生殖腺一个,发育过程中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本纲现存种类不多,2科300种,全部海产。具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贝壳,象牙状,两端有开口。粗短为前端,开口为头足孔;细端为后端,开口小,称肛门孔。凹为背侧,凸为腹侧。

  39. 六、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双壳类、无头类、斧足类、瓣鳃类 图片

  40. (一)代表动物—无齿蚌 (Anodonta) 1. 形态结构 贝壳两片,左右同形。前端较圆,后端较尖。绞合部无齿,外侧有韧带。壳面生长线明显。外套膜后缘形成进水管和出水管。足斧状,肌肉丰富,运动器官。

  41. 壳前上方有3束肌肉痕 前闭壳肌,最大,椭圆形 前缩足肌,略小,三角形 伸足肌,后下方 壳后端近背缘有2束肌肉痕 后闭壳肌 后缩足肌

  42. 消化系统 口 食道 胃 肠 肝脏

  43. 呼吸器官:瓣状鳃,共4片。 鳃瓣 鳃小瓣 鳃腔 鳃上腔 鳃丝 鳃孔 瓣间隔 鳃水管

  44. 循环系统 心脏(一心室二心耳)、血管和血窦构成。血液中含有血清蛋白,氧化时蓝色,还原时无色。

  45. 排泄系统 肾:鲍雅诺氏器。1对,围心腔腹面两侧,是特化的后肾管。分为腺体部和管状部。 围心腔腺:凯伯尔氏器。围心腔前端两侧,赤褐色分枝腺体,由围心腔壁的表皮分化形成。

  46. 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足背侧肠的周围。 雌:鳃瓣肥大,鳃丝细密;生殖淡黄色。 雄:鳃瓣小;鳃丝粗疏;生殖腺白色。 体外受精:在外瓣鳃的鳃腔内(育儿囊)受精。 经完全不均等卵裂,发育成囊胚,以外包和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幼体在鰓腔中过冬。

  47. 间接发育:钩介幼虫。 壳2块,壳内有倒钩;有外套膜 :膜上有感觉刚毛 ;有鞭状足丝;闭壳肌发达;有口无肛门;借双壳的开闭游泳。

  48. 神经系统 神经节3对 脑神经节 脏神经节 足神经节

  49. (二)主要特征 • 贝壳1对,对称或不对称; • 足:斧状;块状;柱状; • 鳃楯状、丝状、瓣状; • 心脏一心室二心耳,开管式循环,直肠穿过心室; • 神经节3对,感官不发达; • 海产间接发育、河蚌发育经钩介幼虫

  50. (三)瓣鳃纲分类 贝壳铰合齿的形态、闭壳肌的发育程度、鳃的构造分三个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