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庄子 (约前 369 — 前 286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 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 道学之祖 。

庄子 (约前 369 — 前 286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 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 道学之祖 。. 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 汪洋恣肆,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其经典著作 《 庄子 》 (亦称 《 南华经 》 )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 后世颇有影响。. 惠子相梁. 去. 有人. 惠子相梁,庄子 往 见之。 或 谓惠子 曰:“庄子来,欲 代 子 相 。”于是惠 子恐,搜于 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dei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庄子 (约前 369 — 前 286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 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 道学之祖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庄子 • (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2. 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经》)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 后世颇有影响。

  3. 惠子相梁

  4. 有人 •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取代 动词,做宰相 国都、京城 yuān chú • 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5. 出发,起飞 •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 • 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栖息 竹实,竹子所结的子。 lĭ chī 甘泉,甜美的泉水。 在这时 猫头鹰 hè 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hè作动词

  6. 尖锐深刻 巧妙贴切 余味不尽 自已 • 比喻: • 鹓鶵---- • 鸱---- • 腐鼠---- •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惠子 功名利禄

  7. 惠子: • 醉心于功名富贵 • 对朋友薄情寡义 • 庄子: • 清高自守 • 机智幽默 鲜明对比

  8. 文章的美点(第一则) •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 2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 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9.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提示: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1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于:在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是:这 安:怎么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12.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庄子曰:“请循其本, •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固:本来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循:从…说起 本:最初的话题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云者:如此如此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之:它,指代鱼之乐

  13.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14.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15.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16. 文章的美点 (第二则) 轻松闲适,趣意盎然: • 一力辩,一巧辩; • 一求真,一尚美; • 一拘泥,一超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