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鳥-第六十二單元:鉛色水鶇

●鉛色水鶇。

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有評校長

 好友問我是用哪一款手機?要如何匿蹤來拍鳥?其實用手機要拍到清晰的野鳥照片是有難度的,一則大部分鳥類不會安靜不動讓我們拍,再則牠們仍保有野性,會跟人類保持安全距離。

 自己目前既無錢購買重裝備,也無閒去追求拍攝精彩的鳥照片,因此只靠1臺主機搭配1個長鏡頭,抱持隨緣的心態來攝影。但畢竟是電機系教授,和一般人士不同的是,除了照片,我還會順便錄影與錄鳥鳴聲,再結合無線射頻辨識 RFID)技術和QR Code設計,將影像與聲音整合至作品中,此外也使用語音辨識技術來「聽聲辨鳥」,未來希冀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來解析「鳥言鳥語」。

 本專欄第六十二單元將介紹約莫12年前與大姊家人在大年初二前往武陵農場旅遊時首度邂逅的鳥類:鉛色水鶇。

學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

英文名:Plumbeous Water Redstart

科別:鶲科

俗名:紅尾水鴝、川鶲、溪鴝燕、碃兒

成鳥體長約:1214公分

 

習性

 鉛色水鶇是臺灣特有亞種,雌雄鳥小巧玲瓏,體型大小相仿,主要是由尾羽顏色來區分,雄鳥全身大致以暗鉛灰色為主,嘴喙不長、虹膜黑且亮、眼先和雙頰略帶黑色、從頭頂到肩上是灰藍色、腹部羽色較淡、飛羽呈鉛灰色、尾羽和尾部上下腹羽均是栗紅色、尾羽末端呈暗褐色、雙腳是灰褐色、腳趾倒鉤有利於停駐岩石上或抓牢樹枝。

 雌鳥不若雄鳥之亮麗,全身主要是以暗灰褐色為主、從頭頂到肩上是較暗的灰藍色、眼珠周遭與雙頰至喉部是灰色、翅膀上有些許的白色斑點、腹部羽色呈暗灰色、尾羽是暗褐色、尾上及尾下覆羽接近白色、飛羽及尾羽是暗灰色。鉛色水鶇的幼鳥羽色大致上和雌鳥相仿,唯獨身上仍有一些白色的小斑點。

 在臺灣酷愛棲息在有潺潺流水溪流的鳥類不少,但鉛色水鶇總是吸睛的焦點之一。牠們喜歡將尾羽順勢張開成扇形,上下不時舞動,好像在迎賓一樣;1個小小的舉動,自然容易吸引賞鳥人士關愛的眼神,不吝為牠們拍下許多美姿分享親朋好友。

 雖是小型鳥類,個性害羞,有如小家碧玉,不易讓人類太靠近,然領域性很強,戰鬥力十足,每當在其自認的溪澗棲地活動時,若遇不速之客膽敢入侵其領域範圍時,牠們可是不會手下留情的,會像戰鬥機一樣立即起飛、追趕並驅逐。

 平時是以水生昆蟲和果實為主食,會佇立在溪流旁岩石或水中小石頭上等候最佳時機,以捕食水面上蜉蝣、石蛉或空中飛舞的小昆蟲,再迅速返回原地享受美食。雄鳥鳴聲高亢清脆,融合周遭水流聲,有如「吱-」的悅耳聲。

分布與環境

 鉛色水鶇是臺灣河川的守護神,廣泛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溪流岸邊山壁、溪中的岩石上、溪旁樹林冠木叢或草叢等地帶,從山腳到海拔2400公尺地區都可瞧見其蹤影。牠們是潔淨環境的重要指標,清澈無汙染的水域才能吸引其駐留,像是臺中武陵農場國民賓館旁的大甲溪、新北三峽的大漢溪,均屬常見。

 每年元宵節過後開始進入繁殖期,約至56月結束,雌鳥會獨自挑選苔蘚、蕨類、水草、落葉等築巢於溪旁山壁的岩石縫隙中,有時候也會選擇在橋墩底下築巢與孵卵,並且會在巢穴附近來回覓食。

 每年可產2窩,每窩有35枚卵,蛋殼是藍綠色,並有一些褐色斑點。育雛與護巢工作則由雌雄鳥共同來分攤,孵卵期約需2週,雛鳥在巢內待2周後便會離巢,繼續跟隨親鳥23週後才會展開獨立旅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