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酥皮濃湯慣用「雙獅頭碗」3大原因公開 發明者竟是這位名人

▲酥皮濃湯為何總是用「雙獅頭碗」來盛裝,除了美觀還有其他原因,而發明者是名廚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圖/記者葉盛耀攝)
▲酥皮濃湯為何總是用「雙獅頭碗」來盛裝,除了美觀還有其他原因,而發明者是名廚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圖/記者葉盛耀攝)

記者葉盛耀/綜合報導

日前有網友好奇發問:「為什麼酥皮濃湯一定都要用雙獅頭碗裝?」引起眾人熱烈討論,有人回應「不用獅頭碗能叫酥皮濃湯嗎」、「讓你有尊榮的感覺」,也有人覺得「真正問題是這個碗能裝的湯很少,變成都在吃酥皮而已」。其實雙獅頭碗並不是坊間牛排店會見到而已,它最早可是出現於高檔法式餐廳,而其發明者,更是有「法國現代主義烹飪之父」之稱的國際名廚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講到雙獅頭碗,就必須先提到酥皮湯的發明者,是有「法國現代主義烹飪之父」美稱的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1975年他接受法國總統Valéry Giscard d'Estaing頒授國家榮譽軍團騎士的榮耀,當時他就炮製松露酥皮湯,並命名為「季斯卡總統酥皮湯(truffle soup V.G.E.)」。

這道湯可謂是他的「成名作」,而當時就是以特製的雙獅頭杯碗來裝盛,上頭的酥皮強調要酥鬆脆口不塌陷,湯品則馥郁芬芳。值得一提的是,保羅博在里昂的餐廳 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從1965年來一直有米其林三星殊榮,至今為三星最長紀錄保持者,黑松露酥皮湯便是他為餐廳所做出的代表作之一。

▲酥皮湯的發明者,是已故的國際名廚,有「法國現代主義烹飪之父」美稱的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當時盛裝的杯碗就已有雙獅頭設計。(圖/取自Paul Bocus臉書)
▲酥皮湯的發明者,是已故的國際名廚,有「法國現代主義烹飪之父」美稱的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當時盛裝的杯碗就已有雙獅頭設計。(圖/取自Paul Bocus臉書)
亞都麗緻酒店的西餐行政主廚廖偉立解釋碗有獅頭的用意,第一,是兩邊突起的獅頭可以固定酥皮的位置,「因為酥皮會受熱膨脹,原則上碗的邊緣都需要抹上蛋液讓它有點附著力,而主要的施力點會在兩處的獅頭,如果沒有固定好,烤過後的酥皮會往上衝,就會與碗脫離。」

第二,兩處獅頭的碗內側會有凹陷,可拿來作為倒湯時高度的基準,太少了,會影響價值;太多了, 酥皮就會太濕,而影響膨起的程度。第三則是為了美觀,它不只有可以拿來做酥皮湯,有些餐廳也會拿來裝盛洋蔥湯、濃湯等。

高雄餐旅大學餐飲廚藝科的屠國城副教授補充提到,雙獅頭碗的高度夠,能幫助保溫,而且獅頭也代表王者的氣勢。他還提到,吃西餐時湯品通常接在清爽的沙拉之後,往往酥皮湯當酥皮一挖開後,加上碗的高度夠、離鼻子更近,所以香氣立刻撲鼻,會引人食慾。

屠國城還提及中西餐湯品有趣的一個點,中式湯品喜歡菜名取得很雅很內蘊,好比「佛跳牆」,但是上桌時卻可以稍稍一舀就清楚看到很多料;而西式湯品菜名很長,讓人輕易了解使用什麼食材,但是當你看到實品時卻覺得深厚,因為不一定會肉眼立刻看到用了甚麼食材,所以經常有驚喜,像酥皮湯就是如此。

▲相較西式湯,中式湯品往往菜名內蘊,但一上桌就會讓人看到湯裡有許多好料。(圖/記者葉盛耀攝)
▲相較西式湯,中式湯品往往菜名內蘊,但一上桌就會讓人看到湯裡有多種好料。(圖/記者葉盛耀攝)
另外,亞都麗緻酒店的巴賽麗廳一直存有個相當有紀念性的雙獅頭碗,原來是1998年時,亞都麗緻酒店曾邀請保羅博的大弟子來台灣客座,當時為了重現師父的酥皮湯,還特別訂做一批雙獅頭碗,湯碗不但寫上巴黎廳,也印上Paul Bocuse的名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