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天儀

渾天儀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是中國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渾儀和渾象是反映渾天說的儀器,即是“物化”和“渾天說”。渾儀是一觀測儀器,內有窺管,亦稱望管,用以測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體的赤道坐標,也能測定天體的黃道經度和地平坐標。渾儀由早期四游儀和赤道環組成。從漢代到北宋渾儀增加了黃道環、地平環、子午環、六合儀、白道環、內赤道環、赤經環等。

基本信息

理論背景

張衡改進渾天儀張衡改進渾天儀

渾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天內充滿了水,天靠氣支撐著,地則浮在水面上。渾儀和渾象是反映渾天說的儀器,即是“物化”和“渾天說”。

組成構造

渾天儀詳細結構渾天儀詳細結構

渾天儀是渾象和渾儀的總稱。

渾象的構造是一個大圓球上刻畫或鑲嵌星宿、赤道、黃道、恆穩圈、恆顯圈等,類似天球儀。

渾儀是一觀測儀器,內有窺管,亦稱望管,用以測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體的赤道坐標,也能測定天體的黃道經度和地平坐標。渾儀由早期四游儀和赤道環組成。從漢代到北宋渾儀增加了黃道環、地平環、子午環、六合儀、白道環、內赤道環、赤經環等。北宋的沈括取消白道環、改變一些環的位置。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黃道環,並把原有的渾儀分為兩個獨立的儀器:簡儀和立運儀。

歷史發展

渾象

歷史上最早記載製造渾象的西漢宣帝時的大司農中丞耿壽昌。他把從渾天說認識到的天球形象化地表現出來,可見渾象的大體形狀應該是個大圓球,在球上布列了許多星辰,大圓球的鏇轉就表演出天象的變化。

有關渾象的最早記載為東漢張衡的《渾天儀圖注》。張衡在前人製造渾象的基礎上也製作了一架水運渾天儀(又叫“漏水轉渾天儀”,),實際上就是一個渾象。

三國時陸績、王蕃,南北朝時錢樂三,唐代一行、梁令瓚,元代郭守敬等都曾製造過渾象,而且都同水力和機械聯繫在一起,以取得與天球的周日轉動同步的效果。

渾儀

中國渾儀的發明大約是在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之間(即戰國中期至秦漢時期)。

約公元前3世紀,希臘人製造了西方最早的渾儀。

史籍記載渾儀的製造始於漢落下閎。他是蜀郡人,漢武帝時應召到京師長安參與制訂《太初曆》。落下閎以他製造的渾儀觀測天象,測定了二十八宿的距度、五大行星的運動情況等等,為制定《太初曆》取得了第一手資料。渾儀並不是落下閎最先發明的,他說:年輕的時候就能做這種儀器,那時只根據尺寸製作而已。用這架只有赤道坐標的儀器來度量太陽月亮的運動,發現兩者的運動都不均勻,這同西漢天文學家們的想法不同,於是大家都在找原因,後來發現,日月的運動都是沿黃道的(當時月亮依白道而行的認識還未達到),它們即使在黃道上均勻運動,以赤道來度量當然就是不均勻的了。

公元104年,東漢和帝下令賈逵另制一架儀器,用來測量日月的運動,他在渾儀上增設了黃道環,以黃道來測量日月運動,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架黃道銅儀。

賈逵用他的黃道銅儀來測量日月的運動,發現太陽的運動顯得均勻了(其實也應該是不均勻的,因他的儀器精度不夠,當時也沒有這樣的認識),而月亮的運動仍是不均勻的。賈逵根據自己的實際觀測,得出結論:月亮的運動是不均勻的。這一發現是改進儀器得到的第一個結果,它導致了曆法的進步,也豐富了人們對天體運動的知識,為以後太陽運動不均勻的發現打下了思想基礎。

唐代,由天文學家李淳風設計了一架比較精密完善的渾天黃道儀。

由於渾儀的圈環過於複雜、遮掩天區,影響觀測,沈括取消白道環並改變一些環的位置。

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黃道環,並把渾儀分為兩個獨立的儀器:簡儀和立運儀。

典籍記載

西漢末揚雄(公元前58-18年)《法言·重黎》篇里寫道:“或問渾天。曰落下閎營之,鮮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