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door

是「蚌殼鬼娃」還是小精靈?吉貝嶼新意象你覺得可愛嗎?

是「蚌殼鬼娃」還是小精靈?吉貝嶼新意象你覺得可愛嗎?旅行GQ瀟灑男人網

今日某報社地方版記者報導了澎湖吉貝嶼海岸上新的公共藝術裝置,標題還下了「吉貝島新意象」,可見是相當正面的,但是怎料網民不賞光,將當中一個貝殼中小童的作品形容為鬼娃,衍生成認為是台灣美術教育的失敗,接著很多網路媒體都跟著這樣批評,然後那個首先報導的媒體網站接著起鬨。GQ總編輯第一眼讀到這個新聞,就在自己的臉書上有了下面的評論:

「許多人光看這張照片就要膝蓋反射式地靠北台灣人美學水準無下限,各種揶揄、嘲諷的形容詞滿溢而出。以台北菁英角度和高度來看離島政府與地方藝術家之作,就像曼哈頓市民在看田納西州motel房間設計一樣。

台灣美學教育本來就滿失敗,到了資源欠缺的偏鄉更為嚴重,日本一些地方再造成功的例子都是城市回流人士與在地有心人一起合作的結果,我們看到瀨戶內海很有藝術感的裝置,也都出自世界各地一流藝術家之手,當地人能做出的水準有其限制。我認為這些地方吉祥物反應的就是當地目前的美學水準,他們也許可以接受更好的作品,但要有機緣,否則這就是他們可以做出來的樣子,責罵、嘲笑他們除了讓菁英們自我感覺高人一等之外,看不出對台灣美學環境有任何正面幫助,何況在不公平的立足點去否定對方,只會更增城與鄉之間的認知裂痕。」

小編我們視野沒那麼高,只能回頭看一下創作者原來是澎湖當地的創作者吳飛達,他也因應網路上的評論在自己的臉書上回了:「珍珠貝非人,是成精化人,故眼神故作詭異來表現精靈的感覺…整體還是以可愛為主。」

吳飛達是澎湖在地離島的囡仔湳國立藝專畢業後就跟老婆一起回澎湖家鄉開雕刻工作室。澎湖各離島上有非常多他的大型裝置藝術,吉貝嶼的展示是一個大的背殼,還有兩個公仔雕塑,基本上都承襲他先前的作品,取材於大自然動物,很多還挺可愛的,姑且不論其藝術性有多高,但都看得初創作者的誠意,原創性夠又接地氣。

看了吳飛達的作品,我們覺得相較台灣很多偏遠鄉鎮,澎湖人是幸福的。前幾年很多鄉鎮就只是在牆上抄襲迪士尼或日本的卡通人物,完全不在乎有沒有智慧財產權問題,然後吸引遊覽車才裝得下的觀光客,還有眾多媒體的報導。澎湖不是有錢的離島,但是至少有受過藝術薰陶的創作者回鄉貢獻,澎湖各鄉鎮與私人機構也願意雇用他創作。而吉貝嶼,只有大約一千五百個居民。

所以,請再看看吳飛達的作品,或許你可能會覺得,吉貝島新意象其實還挺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