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煥彰的賞鳥紀實:冬日森林的暗夜訪客

年初支援同事的調查工作,在進行其中一條樣線的夜間鳥調前,同事特別在地圖上指出兩處點位,告知他已連續3、4次夜調時在這裡記錄到山鷸(Scolopax rusticola)。環顧樣區,四週盡是適合山鷸的棲地,心裡反倒沒有特別的期待;然而,我不但確實在那兩個定點觀察到山鷸個體,後續還遇到另一隻可近至2公尺觀察的乖寶寶。

山鷸
山鷸

我與山鷸的初見是2001年11月的野柳,而後在塔塔加、梅峰、蘭坎山、明池、田寮洋、金山、馬祖、彭佳嶼,從高山到海濱,有過多次的觀察,但大多是在沒有察覺到牠的情況下,聽著牠笨重的拍翅聲而目送牠飛離。這一晚,可以細細端詳這隻帶有喜感的”森林雞”(山鷸的英文俗名是woodcock),實在是工作附帶的賞賜。

不同於在濕地環境中跑來跑去的多數鷸科鳥類,山鷸更偏好林下或林緣較為潮濕的旱地環境,一般情況下,牠們多在夜間活動,日間則遁入林間躲藏,因此,要尋覓牠們的蹤影,可要找對環境並挑好時間。依據Clements(2019)的分類,山鷸這個屬共有8個物種,我們熟悉的山鷸,廣布於歐亞大陸,部分度冬族群可達北非;美洲山鷸(Scolopax minor)則廣布北美大陸的東半部,其餘物種均是島嶼性分布,例如台灣南北兩側的島鏈:琉球群島及菲律賓群島就分別有奄美山鷸(Scolopax mira)及菲律賓山鷸(Scolopax bukidnonensis)分布。有許多東亞島弧上的動物物種,分布都跳過台灣本島,即使是飛行能力相對較佳的鳥類也有諸多案例,生物地理學真是個有趣的領域啊。

我的兩次菲律賓賞鳥旅行都未踏足菲律賓山鷸的分布範圍,2013年夏天造訪琉球群島倒是有很好的自然觀察體驗。號稱森林覆蓋率達到95%的奄美大島確實是個綠意盎然的島嶼,白天將奄美地鶇(Zoothera major)及琉球松鴉(Garrulus lidthi)逮捕歸案後,入夜再進山區林道,沿路琉球角鴞(Otus elegans)嘟嘟霧個不停,感覺族群密度可比蘭嶼;隨著山勢升高,奄美山鷸也在漫起陣陣霧氣的林道邊緣悄然現身。左右端詳,兩種山鷸的羽色還真難以區分,但因造訪時間正值繁殖季,理當僅有奄美山鷸本尊,且這個時期奄美山鷸眼週的裸膚泛有類似鷺科婚姻色的粉紅色調,因此,物種判別上倒是相當明確。日本鳥類圖鑑還提及,奄美山鷸的暗色過眼線與臉頰的側線大致平行,頭型較圓,尾羽末端白色範圍較廣;測量形質上,奄美山鷸的腳脛較長且粗,所以站立姿勢較挺。

奄美山鷸
奄美山鷸
找尋奄美山鷸那晚的另一個收穫是奄美短耳兔(Pentalagus furnessi)。短耳、短腿,以及比例相對較短的頭吻部,第一眼所見的奄美短耳兔真的不太像印象中的野生兔子。

另外,也分享一些觀賞其他山鷸們的小故事。2011年自澳洲結束打工渡假返回台灣前,繞往西爪哇Mt.Gede Pangrango國家公園看鳥,行前讀了幾份birding report,提到在前往山頂(2958m)中途的溫泉沼澤區,有穩定的爪哇山鷸(Scolopax saturata)分布。在皎潔月色下,沐浴在水氣蒸騰的溫泉中,一邊看著可愛的山鷸戳戳戳,這是我行前的想像。而興致勃勃地抵達山腳村落後,才知道時值穆斯林齋戒期,前往山頂的步道整個月都封閉。最終,我只能在民宿洗冷水澡(如果我沒記錯,民宿在海拔1000公尺啊!!)望著圖鑑哭哭。

而2017年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Mount Hagen地區看鳥的時候,為了找尋該島特有的山鷸(Scolopax rosenbergii),鳥導特別帶我們鑽進林中,叮囑大家安靜地等待並望向孔隙上空,當暮色低沉,山鷸就會現身。大家半信半疑地凝神等待,到了彼此臉孔都無法看清之際,一隻山鷸身型的暗影果真掠過上空,伴隨著叫聲盤旋兩圈後不見蹤影,留下驚嘆且回味不已的我們。 由幾次的觀察經驗看來,山鷸的棲地忠實性似乎相當高,對於觀鳥行為的干擾耐受度也不低,在牠們度冬期間,祝福大家在野外有個與牠們相遇的美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