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多‧雷尼描绘的圣母:忠于西方艺术传统

文/Lorraine Ferrier 林溪 译
《圣母无染原罪》局部,圭多‧雷尼(Guido Reni)于1627年创作,油彩、画布。105.5 x 73英寸。维多‧玮柏纪念基金会,1959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71
【字号】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圣母无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称圣母无原罪始胎、圣母始胎无染原罪)散发着神圣美丽、纯洁和光芒,圣母的一颦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诚的心。她微微仰头,虔诚地凝视着上帝,双手轻轻合十,做出祈祷的姿态。看着画作,你仿佛可以听见天使吟唱的赞美乐音,飘扬于云层之间。

令人赞叹的金色圣光(象征阳光)笼罩整个画面,圣母站在一轮新月上,头上盘旋着12颗星星的光环(代表12门徒)。雷尼以太阳、月亮与光环作为标示,指引天主教徒联想到圣经《启示录》12:1。

《圣母无染原罪》,圭多‧雷尼(Guido Reni)于1627年创作,油彩、画布。105.5 x 73英寸。维多‧玮柏纪念基金会,1959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有领域)

雷尼的画作完美地展现他对传统艺术的坚持。举例而言,圣母的站姿采用“对立式平衡”(contrapposto,将重心集中在其中一只脚的姿态),这种站姿最早能追溯至古希腊。同时,整个场景中理想化的优美人物,看来和100年前出现在拉婓尔工作室的画作并无二致。

九岁时,雷尼在意大利波隆那(他的出生地)跟随弗兰明画家丹尼士‧卡维特(Denis Calvaert)展开他的第一份学徒生涯。20岁时,雷尼进入当时波隆那最好的画家卢多维科‧卡拉奇(Ludovico Carracci)领导的学院,在那里,他学习到精妙的绘画技巧。1601到1614年间,雷尼在罗马工作,并于这段时间完成了他最为人颂赞的天花板壁画《奥罗拉》(Aurora),生动地描绘了奥罗拉(古罗马的黎明女神)带领着阿波罗(太阳神),搭乘马匹拉着的战车横跨天际、越过太阳。

雷尼多数作品皆以风格甜美、理想化人物线条以及柔和色彩著称。在《圣母无染原罪》中,他在金色背景上使用了粉红和蓝色照亮圣母,使得圣母的蓝色(象征纯洁与童贞)长袍显得格外突出。这幅画与雷尼的其它作品有着鲜明对比,因为曾有一段时期,他像卡拉瓦乔那样作画,人物情绪丰富、光影极度强烈——此技巧称为“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然而雷尼很快地找回属于他的绘画方式,更加古典与优雅,这也成了他作品的特点。1619年,卡拉奇(Carracci)逝世,雷尼跃升为当时波隆那最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17世纪最有名的画家。在他的绘画生涯中,他训练了二百多位艺术家,并将他的工作室画作送往欧洲各地。

根据巴洛克画家、自传作家乔瓦尼巴蒂斯塔帕塞里(Giovanni Battista Passeri)的著作《1641至1673年间,在罗马工作的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的生平(Lives of the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Who Practiced in Rome, and Died Between 1641 and 1673.)》所称,雷尼是有史以来最高贵,也是最权威的画家,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见,更是获得普遍认同的想法。《牛津艺术辞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rt)》亦提到,雷尼的衣着总是很新潮、昂贵、且走在流行尖端;但他为人谦逊,不喜欢脏话与低下的流行用语。

雷尼的画作也影响了西班牙画家胡塞佩(Jusepe de Ribera)与巴托洛梅(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巴托洛梅的《埃斯科里亚尔的圣母》(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of El Escorial)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Prado Museum),这幅画与雷尼的圣母有着极大相似性。雷尼的画作同时启发了法国艺术家,像是创立法国绘画学院的厄斯塔什苏尔(Eustache Le Sueur),以及路易十四的宫廷画家夏尔布朗(Charles Le Brun)。

根据《牛津艺术辞典》记载,某些18世纪与19世纪早期的艺术评论家,称赞雷尼的成就仅次于拉婓尔;德国艺术史学者和考古学家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将雷尼与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并列。英国肖像画家和王室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院长约书亚雷诺兹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更认为雷尼对美的诠释“超越了任何画家”。

透过雷尼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追溯西方艺术的脉络,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再到19世纪,直至如今的具象艺术。

原文:Staying True to Western Art Traditions: Guido Reni’s ‘Immaculate Conceptio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洛琳‧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美术和手工艺相关文章。关注北美和欧洲的艺术家和工艺师,如何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出美和传统价值观。希望能为稀有而鲜为人知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发声,进而保存传统艺术遗产。现居英国伦敦郊区,从事写作。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与窗扉边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整个欧洲艺术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画领域里,它拥有好几个第一:第一幅意大利双人肖像画、第一幅描绘室内场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风景的绘画风格。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