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傑:張大千《西夏水月觀音》畫作色彩密碼

人氣 12143

【大紀元2021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中醫師于士傑日前首次公開亮相其珍藏的《西夏水月觀音》,此畫作蘊含在黑暗中採用紫外線照射的色彩密碼。

于士傑首次共開亮相其珍藏的張大千《西夏水月觀音》,此畫作在黑暗中用紫外線照射的色彩密碼。(于士傑提供)
于士傑珍藏的張大千《西夏水月觀音》。(于士傑提供)

于仁平、于士傑父子是中和漢醫院創始人,濟世救人。行醫之外,在藝術收藏上也不遺餘力。他們因緣際會收集了許多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溥心畬等名家精品真跡,特別是藏有張大千敦煌傳世傑作。于士傑說:「張大千一生60多年的藝術生涯裡,創作了近四萬張書畫作品,流傳至今不過萬幀,其中敦煌畫作只有三百多幀而己。真正張大千高層次的真跡精品是無法完全模仿的,真偽在書法題識落款、重金屬顏料組成 、線條、勾勒、人物手勢眼神等處可以分辨。」

于士傑以圖片說明,《西夏水月觀音》二組區別為,在正常燈光與紫外線照攝後,所顯示出不同的視覺效應。此畫作於1946年距今已有75載,自50年代起此畫己消失於世上,直到家父有緣收藏。他們曾在2013年及2015年的月曆裡出版過,並相繼在幾年間同時展出並發布新聞會,但從來沒有展示過在黑暗中用紫外線照射於畫面上的重金屬其底層所顯示出之色彩變化,比如朱砂底層是褐色,巨大的圓光、頭飾珠翠、瓔珞、衣帶、衣裙、翠竹,以及山石的金色線經描紫外線照射後的反應等等。這是首次公開亮相此畫作的色彩密碼。在瘟疫之黑暗裡,是令人欣慰之事。

他說,張大千40年代敦煌禮佛歸蜀川後,盛年期人物佛像色彩鮮豔奪目,因皆使用重金屬,即藏青、綠及硃砂等礦物顏料,而不用植物性的顏料。張大千曾說:「吾於用色一道,凡染重色,均以紅色作底。」當時的戰亂中,重金屬稀少珍貴,比黃金都要貴許多。張大千對設色絕不草率,而且上色不止一次,必定在二、三次以上;並用不同色作底,色之有底,顯得凝重,且有舊氣,這才使得畫的顏色厚上加厚,美上加美。

再摹《西夏水月觀音》兩版本

于士傑說明,原畫《西夏水月觀音》稿源出於榆林窟西夏第二窟西壁北側壁畫上之一部分,再加色彩線描布局變化之創新作品,而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臨摩「水月觀音」作品版本。

于士傑提供的藏於寶光寺的張大千《寶光寺水月觀音》。(于士傑提供)

第一版本展現在1945年10月成都張大千的畫展中,由於此畫法相當莊嚴,設色古豔,筆墨精妙,空靈優雅,無以倫比,當時引起各方搶購。相持不下,最後由時任四川省教育廳長的郭有守請示省主席張群,而決定將《西夏水月觀音》由四川新都縣縣長出面,由該縣「鄉人仕女」集一百石米買下,供奉在四川五大名剎之一的寶光寺中,至今仍為該寺的鎮山之寶。

另一版本作於1946年7月,贈送給他離國(1949年)前最為得力的書畫經紀人楊孝慈先生。兩幅作品相比,各有千秋。可惜供養在寶光寺的「水月觀音圖像」文革期間裹雨衣掩遭遇破損,畫面色彩已失去當年的華麗風貌,反之楊版本《西夏水月觀音》,雖歷經75年,仍鮮豔耀目,色彩如新。

而《西夏水月觀音》再摹敦煌壁畫創新版本,被公認為是張大千費盡心血所創作出的一幅觀音菩薩畫,也是畫家心目中最鐘愛的一幅敦煌禮佛畫作,人見人愛,世人紛紛為之傾倒、陶醉。

張大千敦煌禮佛近三載臨摹壁畫,基本上採用不擅自更改,按照原來圖型線描色彩繪出。反而再摹敦煌壁畫則是根據他自己所臨的敦煌壁畫摹品、 粉本及手稿綜合一起, 加入自己的創意,再行創新的作品。

于士傑多年前到張大千居家時拍攝的一張猿照。(于士傑)
于士傑珍藏張大千的《槲樹雙猿圖》。(于士傑提供)
于士傑珍藏張大千的紫外線照射後的《槲樹雙猿圖》。(于士傑提供)

目前,大眾完全不理解臨摩與再摹的差別,而混淆在一起了。所以世人稱頌張大千臨摹的敦煌壁畫「不是原作,勝似原作」,而他的「再摹畫作又勝似臨摹」。于士傑表示,今年剛巧是張大千敦煌禮佛80周年,又遇上世界最危害的瘟疫情狀,希望能藉此「觀音圖像」一軀所願,與大家分享。

于士傑表示,張大千多次來到他夢中,這種種緣份及責任感,促使他投入鉅資和時間進行保藏、搜集和鑽研,儘量保存張大千畫作的精華。為保留中華藝術做出了貢獻,流傳後人。雖因長期居於桌前,身體受損,雖受到許多阻擾,但「千萬人,吾往矣」。◇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中和堂印行張大千月曆 十二珍藏美人畫
組圖:張大千120歲紀念畫展
陳文石:畫作反應人生哲學及社會動脈
書畫融入詩詞 余政明書畫創作靈感源源不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