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助兄長蘇軾 蘇轍仕途奮鬥升至宰相 為何最終遺憾收場?

歷史長河

為助兄長蘇軾 蘇轍仕途奮鬥升至宰相 為何最終遺憾收場?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助兄長蘇軾 蘇轍仕途奮鬥升至宰相 為何最終遺憾收場?

2023年07月06日 10:00 最後更新:07月07日 19:56

中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句俗語:「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句話在蘇家兄弟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因為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血脈相連的親情比任何其他關系更加可信賴。

蘇家兄弟是建安時期的文學代表,十分有才華。蘇軾是遠近聞名的詩人,但他的一生中也經歷了許多波折,幾次差點丟了性命。他的弟弟蘇轍為了挽救蘇軾的生命,奮發圖強,一路攀升到了宰相的位置。那蘇軾的人生經歷了什麼波折呢?兩兄弟之間的感情為何如此深厚?

蘇洵。網上圖片

蘇洵。網上圖片

蘇軾出生於公元1037年,比他弟弟蘇轍大兩歲,兩兄弟的出生給北宋時期的文壇和政壇增添了光彩,深受世人矚目。雖然他們同屬蘇家,但兩兄弟的人生軌跡卻截然不同。

很小的時候就看出兩人的性格相差懸殊。蘇軾開朗外向,而蘇轍則內斂穩重,這讓他們的父親蘇洵十分擔憂兄弟們的前途。

據史書記載,父親蘇洵在兩兄弟很小的時候就教育他們,無論將來身處何時何地,一定要彼此互相照顧和幫助。關於父親的教導,弟弟蘇轍表示會銘記在心,而蘇軾則表現得好像並不太在意。

父親的教育為兩兄弟的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兩人的命運不同,但在互相幫助方面,他們確實做到了。只不過,需要幫助的一方是蘇軾這位哥哥。蘇轍為了幫助哥哥,不惜竭盡全力,被後人稱為「寵哥狂魔」。

蘇軾和蘇轍從小都是由父親親自教育指導,他們的父親蘇洵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創作散文和政論,文筆雄渾有力。兄弟兩人在文學和政治觀念方面都有著相同的見解。

在父親的教導下,蘇軾和蘇轍兩人從小感情就很好,這一點可以從蘇軾的首詩集中看出。據後人統計,首詩集中有一百多首詩中都帶有弟弟的字眼。

例如,《水調歌頭》的開篇就寫到:「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中間的子由說的就是他的弟弟蘇轍,由此可見兩人雖然天各一方但每逢過節的時候會不禁想念起對方。

蘇家三人都十分有才華,其中蘇軾的詩歌最具代表性,以至於後人忽略了那個才華不次於哥哥的蘇轍。雖然蘇轍比蘇軾小兩歲,但兩人在同一年考中進士,之後也都進入官場。然而,他們的表現卻大不相同。

蘇軾屢次觸犯錯誤被貶到各地,而蘇轍則為了幫助哥哥,奮發圖強,一路攀升到了宰相的位置。那麼,蘇軾到底犯了什麼錯誤,為何屢次被貶呢?

蘇軾。網上圖片

蘇軾。網上圖片

蘇軾三次被貶之路

蘇軾一生中有三次被貶的經歷。第一次是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這個案子使蘇軾差點丟了性命。

當時蘇軾剛從徐州調到湖州他對這個地方的風景十分滿意,每天借景作詩自得其樂。那時候剛進入朝堂的蘇軾已經小有名氣,他在當時的文壇上地位很高,作的詩十分有影響力,但他由於性格比較直率,一直反對王安石領導的新法派。因此他的對手們將他的所有詩集收集起來,當成攻擊他的理由。他們借用「烏台」一詞將蘇軾告上朝廷。根據《漢書·朱博傳》中記載,御史台有柏樹,指的是柏台,但他們一致認為蘇軾故意把柏台稱為烏台。於是王安石黨派等人以誹謗朝廷反對新法,斥責皇帝等罪名,要求從嚴處置蘇軾,皇上聽信了他們的指控以後大發雷霆,一氣之下把蘇軾貶到了黃州。

盡管在黃州遭遇了許多困難,蘇軾還是過上了隨遇而安的生活。但好景不長,他被召回朝廷後,再一次成為了新黨派人士的眼中釘。當時,朝廷已經由新黨人士執政,他們不會放過蘇軾。果然,他們再一次打壓蘇軾,理由是因為蘇軾之前站在太皇皇後高氏領導的守舊派的隊伍中,當高太後病逝後,他們打壓了守舊派,蘇軾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或許他們是故意針對蘇軾的,找盡了理由來嚴懲他。這一次,蘇軾作為守舊派的一員,又一次被貶到了惠州。雖然被貶到惠州,但蘇軾心裡反而悠然自得,因為惠州氣候溫暖,生產許多水果,比如荔枝、龍眼、柑橘、楊梅等等。從蘇軾的詩篇中不難發現,他比較愛吃甜食,因此他對這個地方十分喜愛。在那裡,蘇軾創作了很多美好的詩篇,比如「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在惠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蘇軾被舊黨派的執政人員召回了京師。回到京師後,蘇軾仍然不改直率的性格,屢屢與新黨派人士作對。結果,新黨派人士最終決定將他貶到海南儋州。

海南儋州在當時還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一般來說,只有朝廷犯下重錯的人或死不悔改的罪臣才會被貶到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相距京師甚遠,發點牢騷,或者任意造反,也威脅不到至高無上的皇帝。

當時,蘇軾已經是62歲高齡,被迫與家人離別,帶著自己的幼子坐船飄洋過海來到了儋州。在船上,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不禁寫下了「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這句詩。

來到儋州之後,新一派黨派並沒有停止對蘇軾的壓制。剛到儋州的蘇軾在官府租了一間房子,打算和幼子暫時躲避風雨。可是,沒過幾天,政敵得知後將蘇軾從官府的房間裡趕了出去。面對當時的困境,蘇軾留下了一段詩:「此間居無室,食無肉、病無藥」,表達了他對當時處境的絕望之情。

蘇軾一生的坎坷經歷大多與他直率的個性和不隨波逐流的政治態度有關。他身處在新舊黨派的復雜背景下,注定成為了新舊黨交替階段的犧牲品。然而,他屢次陷入新舊黨派的戰爭之中,卻能保住性命,這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弟弟蘇轍。

蘇轍。網上圖片

蘇轍。網上圖片

兄弟情深似海

作為蘇軾的弟弟,蘇轍的文采一點也不比哥哥差,但為什麼大家只熟悉蘇軾而不是蘇轍呢?因為蘇轍實在太忙了。後人總結蘇轍的一生忙於三件事情:忙於升官、忙於散財、忙於救哥哥。讓人不禁為蘇轍感嘆:作為蘇東坡的弟弟實在太不容易了!

蘇轍對蘇軾的幫助得從烏台詩案開始說起。烏台詩案爆發後,蘇軾起初被皇帝打進了大牢。蘇轍眼看著哥哥有被殺頭的危險,於是他憑著自己的文學功底含淚寫了一份《為兄軾下獄上書》,其中表達了他願意罷免自己的官職來換取哥哥的性命。

或許是皇帝被他們之間的感情打動了,結果是蘇轍被撤了官職,使蘇軾免除了罪行。蘇軾被放出來那天,蘇轍早早就去牢獄的門前等候蘇軾。兩人見面後,含淚相望。蘇軾被弟弟的做法深深感動,於是做了一首詩:「與君今世為兄弟,跟結來生未了因」,以表達對弟弟蘇轍的情感。

被撤了官職的蘇轍就立刻樹立起了新目標,就是升官發財。因為他和父親一樣了解哥哥的性格,這次自己用官職替蘇軾解決了禍端,萬一下次蘇軾再犯錯誤,用什麼來挽救呢?

於是,他一心搞政績,想做一位好官。隨著新皇帝的上位,蘇轍又重回朝廷上任。不過,這次的官職和上次相差甚遠。蘇轍被任命為右諫。雖然官職不高,但可以和皇帝直接接觸。不出所料,經過蘇轍的努力,在短短一年內就獲得了皇帝的青睞,被任命為戶部侍郎。

蘇轍成為戶部侍郎後更加勤奮上進,屢次獲得皇帝的好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蘇轍再次升官為翰林學士。此時,蘇轍已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

但對於不斷努力的蘇轍來說,這些還不夠。通過皇帝的信任,蘇轍於元祐六年間再次升職為宰相。此時,整個宋朝的權利中心都在蘇轍身上。走到這一步的蘇轍終於可以無條件地保護自己的哥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從此,蘇轍成為蘇軾後半生的「保護傘和提款機」。在宋朝時期,官員的俸祿特別高。蘇家從來不用為金錢發愁。包括蘇軾的家人和蘇軾四處游玩的生活費用都由蘇轍一人承擔。

然而,蘇軾仍然保持著灑脫的個性,慘遭多次外放。蘇轍則依舊替哥哥奏折祈求降級。最終,在1097年,兄弟兩人一個被貶到儋州,一個被貶到雷州。從此,他們天各一方,互相思念。直到蘇軾晚年在儋州病逝,也沒有見到弟弟,成為他生命中最大的遺憾。而蘇轍則一生感到遺恨,因為沒能守候哥哥生命的最後時刻。

蘇家兩兄弟的才華和勤奮受到了父親的深刻影響。蘇軾真的很幸運,擁有一位暖男弟弟。世人只知道蘇軾的才華和灑脫,很少有人知道蘇轍默默守護著自己的哥哥。他隱藏在蘇軾的光芒下,成為蘇軾的精神支柱和經濟支柱。

蘇軾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後人以為表達戀人之間的情感,其實是表達了他和弟弟之間的情感。從古至今,有很多同胞兄弟反目成仇。在極少數和睦兄弟中,蘇軾和蘇轍二人堪稱傳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楊沛「竭盡全力」治理鄴城 王公貴族不敢造次

2024年05月17日 20:00

「竭盡全力」這個成語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當中有言:「太祖見之,問曰:『以何治鄴?』沛曰:『竭盡心力,奉宣科法。』太祖曰:『善。』」

新鄭縣長楊沛為人正直、有遠見。東漢末年,天災頻發,新鄭也免不了受饑荒所困。百姓食不果腹,臉黃肌瘦。有見及此,楊沛責無旁貸地號召民眾大量收集乾椹、野豆等食物,以應對荒年。

椹,同「葚」,即桑樹的果實。古人因糧食不足,故把桑椹曬成「乾兒」,充當糧食。因此,「乾椹」就是曬乾了桑椹。(網上圖片)

椹,同「葚」,即桑樹的果實。古人因糧食不足,故把桑椹曬成「乾兒」,充當糧食。因此,「乾椹」就是曬乾了桑椹。(網上圖片)

當時正逢李傕郭汜之亂,曹操為了奉迎漢獻帝,必先要途經楊沛所處的新鄭。恰巧,曹操部隊糧餉不足,多虧楊沛進獻乾椹,犒勞軍士,才讓行軍進程免受影響。曹操非常感激楊沛出手相助,在他輔政以後,便把楊沛擢升為長社縣令。楊沛也不負所望,把長社治理得井井有條。

李傕郭汜之亂,是指漢獻帝初平三年,軍閥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部將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長安殺王允及朝官多人。隨後,李傕劫持了漢獻帝,郭汜則扣留了公卿大臣。後來,郭、李兩人相互攻伐,燒殺搶掠。李傕最後為曹操所殺,面郭汜則死於部下手中。(網上圖片)

李傕郭汜之亂,是指漢獻帝初平三年,軍閥董卓為王允、呂布所殺,部將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長安殺王允及朝官多人。隨後,李傕劫持了漢獻帝,郭汜則扣留了公卿大臣。後來,郭、李兩人相互攻伐,燒殺搶掠。李傕最後為曹操所殺,面郭汜則死於部下手中。(網上圖片)

建安九年,曹操為了發展經濟,正式頒布了租調制。按規定,田租按畝收稅,而每畝土地年繳租谷四升;戶調則按戶征收,每戶需繳納絹二匹、綿二斤。為了防止地方豪強地主漏交租調,曹操更是規定各地嚴加檢查。

可是世界上總有人知法犯法,豪強曹洪恃著自己是曹操堂弟,又有從龍之功,竟公然支持他的賓客拒交租調。楊沛可不怕曹洪,見曹洪的行為有礙租調制的執行,馬上就把曹洪的賓客抓了起來,更是依法打斷了他們的腿,再把他們擇日處死。

曹洪聞訊後,自然心中不忿,急忙地就去找曹操告狀。楊沛見況,亳不畏懼,甚至搶先一步把抗稅的賓客處死。曹洪氣得兩眼發黑,想著有了堂哥撐腰,一定要把這個楊沛千刀萬剮。可是,曹操不僅沒有處置楊沛,反而十分欽佩楊沛的膽識。在曹操的命令下,楊沛先後出任九江、東平、樂安等郡的太守。

雖然楊沛後來因與督軍爭鬥,被判刑五年,但曹操對他的賞識卻沒有減少。曹操多年出征在外,對京都鄴城及周邊縣城的治安管理難免有疏忽,導致他極需要一個敢於碰硬、擅於管理的人來協助他管理秩序。思來想去,曹操還是決定把獄中的楊沛提拔為鄴都令。

楊沛上任前,曹操召見了他,並問他打算如何治理鄴城。面對曹操的提問,楊沛鎮定自如地回答說:「我定竭盡心力宣傳法紀,秉公執法,使人人遵紀守法。」曹操聽了連連稱讚,並對左右說道:「你們聽見了嗎?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啊!」為了答謝當年西迎天子楊沛的接濟,曹操還特意賜賞楊沛奴僕十人、絹百匹。

楊沛還沒正式上任,一些豪門大族道已經露出了害怕的神色,更連夜告誡自己的族人莫要觸犯法紀,切記出門在外謹言慎行。因此,楊沛任職多年,社會極為安定。

後人據此提煉出「竭盡全力」這個成語,意指用盡全部的力量,即做出最大努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