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文化治愈
以时评和评论,专注文化现象、心灵和生命
张爱玲的《小团圆》为什么充满争议?

作者:袁跃兴

近日,阅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不由得想起这本小说出版时的一些争议……

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时,媒体上已经出现的不同的评论,有的说张爱玲《小团圆》是一部巅峰与麻烦之作,有的说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大谈性事,争议不输《色戒》,而抢先读到小说的那些“张迷”更是直呼《小团圆》“好看得惊人”、“坦率得吓人”,也有人用“天雷滚滚”来形容张爱玲“大谈性事”(台湾媒体语)……张爱玲的《小团圆》尚未面世,这种图书推介、这种商业娱乐的评论所造成的图书出版气氛,便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人们充满了期待。

众所周知,张爱玲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的人性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以及作者极为罕见独特的人生态度,在我们的文学史上被评论界认为是“异数”,因而对她的评论充满了争议。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是好友,她的作品即是通过宋淇介绍给夏志清先生,肯定了张爱玲不世出的才情,而享誉国际。尤其是这几年来,我们国内每出版一部张爱玲的作品,或根据张爱玲的小说拍成的影视剧推向市场,再加上张爱玲的前世今生、张爱玲的婚姻恋情,每一次都会在出版界、读书界,乃至娱乐圈中造成“张爱玲热”,成为争议的焦点现象,以至在一些人的眼里,张爱玲越来越具有了市场号召力,已然成了图书市场的宠儿,成了流行畅销书的符号,成了谋取最大化商业利益的工具……

有人评论《小团园》是一部神秘之作、隐秘之作、私情之作。那么,它的隐秘、私情在哪里?女主人公与身为汉奸的有妇之夫热恋,这与张爱玲的经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纠葛)有太多相似之处。书中“食色而不疲”的描写简直与电影《色,戒》如出一辙。远比张胡恋骇人听闻的家族秘闻:女主人公与母亲、姑姑的关系——放浪周旋于外国情人间、自私的母亲对女主人公造成的长期压力(以她为负担,因而有立誓还钱之举);与之监护人般相依为命的姑姑的秘密恋情……母亲、姑姑及家族堂表间奇怪的男女、女女关系,常态性乱伦。更有八卦的内容,《小团圆》证实了“张迷”久藏心底的三个谜:一、她曾经在美国堕胎;二、她与导演桑弧拍过拖(而且有性关系);三、胡兰成和她的好友苏青上过床(而且互相质问‘你有性病没有’)。这比KennethAnger(美国导演肯尼思·安格尔)那本以揭面纱为己任的《好莱坞巴比伦》要刺激十倍。张爱玲通过她的笔,把这些私情、欲望、乱伦和原罪的秘密一一泄露了出来……

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曾透露,张爱玲认为自己的这部作品不能公开,其中一点理由就是,“读者看了,不会注意其文学价值,只会认为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经历,并可能引起非议”。这说明,张爱玲还是希望读者更多地认同《小团圆》中的文学品质,勿拘囿于书中隐私的描写。但《小团圆》面世后,张爱玲这个愿望比起她在小说中的暴露和给人偷窥欲的满足并不能给人任何影响作用。一些读者激起了索隐、窥探隐私,乃至满足偷窥癖的欲望,认为这本书比娱乐新闻还要猛,好看得惊人,坦率得吓人,张爱玲“大谈性事”犹如 “天雷滚滚”。《小团圆》在港台出版市场效益一路高歌,以至出现脱销。于是,有人预测,《小团圆》大陆版本面世后,情形一定很热闹,对性描写的争议必大过《色,戒》。这再次给了一些媒体炒作隐私,书商暗中授意确立卖点,吸引眼球成图书市场焦点的机会……

记得前几年有的评论家对张爱玲的持续“高烧”就曾如此说过:“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于她又有什么损失?于今,人们再一次不亦乐乎地一窝蜂尽情来淘张爱玲这口“井”了,然而,这次人们看中的是其中的索隐、窥探隐私、偷窥和暴露,看中的是市场的机会,是怎样利用《小团圆》的世俗化、欲望化、商业化的一面,迎合世俗的某些消极、颓唐、偷窥的心理和欲望,张爱玲及其《小团圆》再一次被市场的商业利益所绑架……

作者  文化治愈|2019-07-18 12:51:08
阅读329 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文化治愈
以时评和评论,专注文化现象、心灵和生命
文化治愈
以时评和评论,专注文化现象、心灵和生命 百科特约作者
107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