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邑人电影院
编剧制片,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意大利裔在美国究竟是怎样的魔鬼?
在文艺领域里的突出表现,使得意大利裔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快速得到了扭转。而且,在二战时,有超过55万的意大利裔在美军中服役,并且对战争贡献极大。

在我们的“邑人电影院”线上分享会第8期,由Joker(西西弗斯)为大家讲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始末》,内容很专业,讲解很形象,深入浅出,让大家涨了很多姿势。大家一致认为他讲的非常好!

(显示器中低头演讲的就是Joker)

作为添头,我中场休息时简单补充了一点Joker没有讲的东西,即意大利裔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今天,干脆扩展成一篇文章,把这个话题说透一些。

意大利前情扫描

这就需要简单了解下意大利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但中世纪时期欧洲的重心却在意大利。罗马是教廷所在地,也是整个欧洲政治文化中心。罗马帝国,是欧洲大陆上曾经最伟大的帝国。文艺复兴也发生在意大利。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意大利很长时期内都处于欧洲的顶端。至于罗马帝国影响不到的北欧,就直接与野蛮划等号,都是蛮荒之地,居民都被蔑称为海盗。

但是,风水轮流转,自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西海岸通过对外掠夺迅速发展了起来,相对的,意大利则沉寂了下来。当欧洲中心从荷兰到西班牙再到英格兰来回转换,新贵们此起彼伏,意大利都只能做一个安静的背景帝。

尤其近代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战时的意大利更是变成了一个跳梁小丑一样的角色,投降梗甚至被玩坏。尽管目前的意大利依旧是G7成员,是欧盟的重要成员,但总体影响力其实已经退居次席,在欧洲的地位远逊于德、法。

就说现在的意大利,也是一个南北差异巨大的国家。尽管意大利的主体都在亚平宁半岛上,但意大利的经济繁华之地,却是北部大陆的部分,尤其是米兰、都灵、热那亚一代,其次是位于半岛中北部的罗马一代,而半岛的南部,尤其是西西里岛,则是偏远、落后地区。

就像中国的汉族也存在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的差别,意大利国家不大,差别却更大,北方人除了威尼斯人称得上是较为纯正的“罗马帝国后裔”外,其他城市多混入了伦巴第人、提洛尔人等日耳曼血统,而南方长期被东罗马帝国和教宗统治,即使经历了十一世纪的诺曼征服,也保持了作为拉丁民族的独立性,故有讹言称“罗马帝国的后代大多数都是黑手党(黑手党多来自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

人文地理上,继续拿中国做对比,罗马类似于北京,是首都兼政治文化中心。而米兰则是上海,加上都灵与热那亚,就像是杭州、宁波,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经济实力超强的三角洲地区。而意大利南部则类似于中国的西部,贫穷、不发达。

所以,导演托纳多雷的“时光三部曲”以西西里岛为核心展开,格外有意义。《天堂电影院》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直接讲述导演记忆中的西西里岛,《1900》讲的则是导演远离故乡后无根感,内心深处依旧是对西西里的怀念。这个三部曲以落后地区为核心展开,类似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以中西部的山西为原点展开,在影史上都有特别的意义。

意大利人的“闯关东”

至于意大利后裔在美国的地位,也可以拿中国的例子来说下。山东人闯关东,是大家都熟知的大事件。相对来说,在中国地图上,山东的胶东半岛与东北的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从烟台到大连,海路并不远。山东人闯关东,最初就是从海上开始的,从烟台下的蓬莱乘船至大连旅顺一带登陆,然后下船往北一路漫延。

所谓“闯关东”,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后世的说法,毕竟,走海路的话,从烟台到大连,是不需要绕道山海关的,所谓的“闯关东”最初的说法是“去东北”。由烟台一带的登州、莱州人首先发起,抵达辽东半岛,并定居下来。这就造成了,大连与烟台一带的口音与生活习性非常接近。以至于,现在很多大连人都不太承认自己是“东北人”,就是“大连人”,将大连与整个东北割裂开来。事实也如此,大连人里胶东裔比较多,他们又不好说自己是山东人,就只说自己就是大连人。

当辽东半岛被胶东半岛闯东北的山东人占据之后,第二批抵达东北的山东人,就成了淄博、泰安、济南一代的山东中部地区的山东人,因为辽东半岛已经被先来者占据,只能继续往北,于是就占据了现在的吉林一代。再往后,第三代山东人闯关东,就成了山东西部济宁、聊城、菏泽地区的人,他们到达东北后只能进一步往北,于是成了黑龙江一带的山东后裔。有些深入更远的,甚至到了海参崴,以及伯力(又名哈巴罗夫斯克)、庙街(又名尼古拉耶夫斯克)一带,成为“跑崴子”的主力,不过这些人后来又被俄罗斯给清除了,驱赶或者杀害,不提。

山东的东中西,大致对应了东北的南中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相对来说,意大利人移民北美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欧洲人首先抵达北美的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们,乘着“五月花号”抵达了美国东部的马萨诸塞州,就此开始了源源不断的移民潮。这些欧裔白人来自欧洲各国,起初以英格兰人最多,但德意志人和爱尔兰人后来居上,数量超越了英国人。

意大利人移民北美是很晚的事。比较有意思的是,意大利北部地区相对富裕的人移民美洲时,往往选择南美。因为北美的好地盘已经被先来者占据了,他们只能去更广阔的南美去寻找机会,那里更适合去拓荒。而意大利南部地区的穷人们移民,则首选北美。因为他们穷,去南美也没有机会,而到北美,先来的欧洲白人们已经打下了基业,正需要产业工人。也就是说,意大利北部富人不想打工,于是选择南美,南部穷人只能打工,于是就多去北美。

目前,在美国有1800万意大利裔(占美国总人口6%),在南美的巴西有2500万意大利裔(占巴西总人口15%),在阿根廷有2500万意大利裔(占阿根廷总人口62.5%)。这三个国家的意大利裔的人口加起来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本土。更有趣的是,来到美国的北部意大利人本来就少,来到的又都选择去中西部开疆拓土发展农业,种植橄榄和葡萄,成为了富裕的农场主。而南部意大利人则聚集在东部沿海城市,当产业工人,建立起了意大利社区,依旧处于社会的底层。

美国的意大利裔主要还是南部的那不勒斯、巴里、卡拉布里亚的农民和西西里岛的穷人为主。这些人基本没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除了从事农业和体力工作外别无所长。好的一面是,他们的生活传统中,家庭观念强,男主外女主内,大都更老实本分,不喜欢打架,力求安稳。在本国已经被战乱弄怕,当然不愿意再一次过同样的日子,要不然还移民干啥?因为穷,来自底层,这些意大利移民也就不太重视文化教育,文盲率高,就学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属于垫底的群体。

而且,作为南欧人,意大利人的血统也偏向于拉丁谱系,身材矮小,与来自北欧的日耳曼人,体态与相貌上存在一些天然的差异,肤色稍深,黑眼睛,头发偏黑,而早期抵达的欧洲人多属于盎格鲁萨克森血统,身材更高大,皮肤白皙,眼睛偏蓝,头发颜色也较浅。这种明显的种族差异,也为意大利裔带来了额外的歧视。

(作为正宗意大利裔,阿尔帕西诺与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都不算高)

还有,意大利移民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群居。在美国,不仅华人喜欢群居,有很多“唐人街”,意大利后裔也有很多的“小意大利城”。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产业工人、喜欢群居、底层属性、受教育程度低,这就难免让人产生很不好的印象,无论如何跟高大上扯不上关系。

更何况,西西里岛原本就是意大利“黑手党”的大本营,在众多意大利移民中,也夹杂了部分黑手党人。这就更加加深了其他美国人对意大利裔的印象。就像河南人总是被歧视一样,其实也是河南人口众多,进城务工又多集中于废品回收、餐饮等领域,加上少部分河南人因贫作恶,很容易以此带坏整体河南人的印象。

地域黑,是一种严重的偏见,老实可靠的意大利裔,在美国经济起飞阶段,作为产业工人,付出了很多,结果却被污名化为了粗鲁暴力的黑手党徒。

意大利裔在美国受到的歧视

美国的歧视,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那么简单,而是会付出实际行动。先期抵达美国的欧洲白人多信奉新教,而意大利移民则主要信奉天主教,宗教冲突随之而来,这也加深了早期白人对意大利裔的歧视与不信任。他们采取了多种手段排挤甚至攻击意大利移民,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意大利移民考取公职、抢劫意大利移民的店铺、对意大利移民动用私刑等。对这些暴行,那些盎格鲁萨克森血统的官员往往无动于衷,甚至公开声称:“意大利佬比黑鬼还垃圾,他们更加肮脏、奸诈、无法无天。”

在库布里克经典反战电影《全金属外壳》中,军营里的那句“我这里没有种族歧视,我不鄙视黑鬼、犹太、意大利和墨西哥人”,的的确确道出来意大利裔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人无比自豪和骄傲,但是另一方面,作为被时代所渐渐“抛弃”的去中心化国家,意大利往日的荣光在今日再难寻觅。

历史上,基于诸多针对意大利裔的歧视,美国第30任美国总统柯立芝,甚至针对意大利裔,还主导了美国历史上又一臭名昭著的反移民法案,即“1924法案”的制定。

相较于在中国人心中“赫赫有名”的“排华法案”(“1882年移民法案”),“1924年移民法案”的“威名”没有那么“显赫”,但这项法案造成的结果却一点也不比排华法案低——通过对来自南欧、东欧的移民施加极其苛刻的移民条件(但相同的条件并不针对西欧、北欧国家),1924年后,“来自意大利的移民减少了90%。”

是以,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里,就有一个经典的设置,就是片中的黑人音乐家唐·雪利博士希望为他开车的意大利裔司机托尼能够改下他的姓氏“维利朗加”(“Vallelonga”)。这一要求,被托尼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结果,后面就有了一个场景,当男主意大利裔白人司机托尼在南方州被种族歧视的白人警察拦下时,白人警察戏谑:“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会给他开车了,你特么自己就是半个黑人。”

是的,“半个黑人”是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盎格鲁萨克森血统的白人对意大利裔的蔑称,也是美国“反意大利主义”(Anti-Italianism或Italophobia)的一个缩影。

《教父》作为神级的作品,其实也折射出意大利裔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我们都把这部片当家族电影来看,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一个“黑手党”家族。而黑手党向来臭名昭著,并不是一部电影就能洗白的。在诸多好莱坞影片中,都有黑手党的身影,像《好家伙》《美国往事》《纽约黑帮》《忠奸人》《疤面煞星》《赌城风云》《爱尔兰人》等等。

包括上面提到的《绿皮书》,更是难得地将普通意大利裔被警方当成“半个黑人”,赤裸裸地将群族歧视展现了出来,而不限于黑手党这样的黑帮组织。大家看这部片,更多地注意黑人受歧视的情况,还有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忽略了意大利裔本身也是备受歧视的群体。

不过,好在意大利裔最终还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的美国,意大利裔受歧视的状况已经很少了。改变这一状况的,居然是电影艺术!

意大利裔是如何扭转自身形象的

正如《绿皮书》中黑人博士所言,“拳头不能为你带来未来,尊严可以。”意大利裔美国人最终“翻身”赢取尊严,并彻底融入美国社会,靠的当然不是黑手党们的拳头和冲锋枪,而是意大利人自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再到近现代从未衰退过的传统技能——文艺。

第一位为意大利人敲开了奥斯卡的大门的,是老牌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他凭借《一夜风流》(1935年第7届)、《迪兹先生进城》(1937年第9届)、《浮生若梦》(1939年第11届)三部传奇佳片,获得了三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仅次于获得四次的约翰·福特。

(大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当然,仅靠卡普拉一人,并不足以改变意大利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卡普拉在自己的影片中,也从来不使用意大利裔做主要演员。

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心目中,金发碧眼白肤才是标准的美人,男性则要高大威猛,这些以身材矮小的意大利裔都没有关系。因此,意大利裔在当时的好莱坞电影中几乎只能扮演滑稽的丑角,早期好莱坞知名的意大利裔影星,包括卢·科斯特罗(“两傻”系列主演“卢”)、艾尔·米纳洛、杰里·科罗纳、塞萨尔·罗梅罗(剧版《蝙蝠侠》“小丑”)等,几乎全部以出演喜剧而闻名(正如鲍里斯·卡尔洛夫、贝拉·卢戈西等东欧移民只能“扮鬼”一样)。

(塞萨尔·罗梅罗版小丑)

而少有的坚持出演正剧的唐·阿米契虽然出演了包括《天堂可以等待》、《芝加哥大火记》、《午夜》等一系列佳片,却始终与奥斯卡无缘——直到他77岁才获得第一次奥斯卡提名(1986年凭《茧》获奥斯卡最佳男配)。

(唐·阿米契获奖照)

不少意大利人甚至不得不为了获得演艺机会而改名(如四十年代著名影星、“酷王”迪恩·马丁,其真名实际上是“迪诺·保罗·克罗塞蒂”)。

一直到五六十年代,意大利裔才逐渐在好莱坞得到认可,在1956年第28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意大利裔欧内斯特·伯格宁凭借《君子好逑》加冕为影帝,这是史上第一位意大利裔奥斯卡影帝。不久后的1963年,安妮·班克罗夫特(本名安娜·玛丽亚·路易斯·伊塔里亚诺)凭借《海伦·凯勒》加冕为第一位意大利裔奥斯卡影后。

(欧内斯特·伯格宁与安妮·班克罗夫特)

意大利裔完全的得到认可,则是下一个20年,直到七八十年代,才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期,被鄙视的状态才算彻底洗掉。而数据统计也显示,意大利电影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历史的最大赢家。

细数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电影,几乎没有一部能离开意大利人,从彪炳史册的《教父》系列、《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猎鹿人》,再到对电影史影响深远的《油脂》,亦或是成为了时代流行符号的《洛奇》、《第一滴血》……无不如此。这种“意大利潮”甚至绵延至今,仍然强势不已。

人才方面,导演界出现了“意大利三杰”,即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及迈克尔·西米诺。弗朗西斯·科波拉凭借《教父》系列和《巴顿将军》五获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马丁·斯科塞斯则凭借《出租车司机》、《下班后》、《无间道风云》等相继斩获奥斯卡、金棕榈、威尼斯银狮,迈克尔·西米诺则凭借《猎鹿人》收获两个奥斯卡小金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本片还收获了最佳男配、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三项大奖)。还有,怪才导演昆汀·塔伦迪诺也是不折不扣的意大利裔,看他的姓就知道了。

演员方面,意大利裔演员最知名的莫过于两位堪称“史上最伟大演员”的“老教父”,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紧随其后的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好莱坞一哥“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此外,动作巨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约翰·特拉沃尔塔,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凯奇实际上是科波拉家族的一员),知名笑星史蒂夫·卡莱尔,以及“绿巨人”马克·鲁法洛、鲁妮·玛拉/凯特·玛拉姐妹、“梅婶”梅丽莎·托梅、斯坦利·图奇、伊莎贝拉·罗塞里尼、克里斯蒂娜·里奇等知名演员,都是意大利裔。

乐坛上,知名的意大利裔歌手的数量虽不如演员那么多,但无论是“40后”的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史蒂芬·泰勒(本名史蒂芬·塔拉里科),“50后”的麦当娜(本名麦当娜·西科妮),“60后”的邦·乔维,“80后”的LADY GAGA(本名史蒂芬妮·杰尔马诺塔),“90”后的爱莉安娜·格兰德,在艺术成就和人气上比之演员们,都不遑多让。

还有一些美国艺人虽然没有意大利姓氏,但其从母亲、祖母那里继承了部分意大利血统,例如《钢铁侠》导演乔恩·费儒,“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火箭浣熊”布拉德利·库珀,“美国甜心”詹妮弗·安妮斯顿,奥斯卡影帝穆雷·亚伯拉罕,奥斯卡影后苏珊·萨兰登,歌手乔纳斯兄弟、赛琳娜·戈麦斯、艾丽西亚·凯斯等,都有八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的意大利血统。

在文艺领域里的突出表现,使得意大利裔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快速得到了扭转。而且,在二战时,有超过55万的意大利裔在美军中服役,并且对战争贡献极大。尽管意大利裔只占美国总人口的4%,但在战时的伤亡人数却占到美军伤亡人数的10%。这也为战后意大利移民融入美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加上六十年代美国平权运动的高涨,都使得意大利裔的第三代逐渐摆脱了“底层人”的身份,获得了较为公平的社会地位。

好了,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供大家参考,了解一下意大利裔在美国的遭遇,以及他们是如何融入美国的。

作者  李啸天|2020-12-13 19:05:12
阅读6038 1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邑人电影院
编剧制片,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邑人电影院
编剧制片,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百科特约作者
508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