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书法集
书法家,艺术领域创作者
「观点」当代艺术的意义

本文是孙周兴老师讲座“当代艺术的意义”笔记。

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研究。著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38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未来哲学丛书》等;编译有《海德格尔选集》《尼采四书》《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内容提要:什么是当代艺术?备受误解和指控的当代艺术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代艺术是胡闹、搞笑、不正经吗?当代艺术只是美国式的波普杂要或庸俗文化,或者甚至是一个政治阴谋吗?演讲者认为,当代艺术是现代世界文明和人类文化大变局地一个显赫标志。当代艺术的三大转向:在博伊斯开创的当代艺术中业已隐含三大转向:1.从主题主义艺术转向总体艺术创作。2.视觉研宄转向物质/物的研究;3、从手艺技巧转向 总体艺术创作。艺术探究重心的切换以及艺术样式综合化取向。正是这些”转向“体现了当代艺术的严肃性,正当性和未来性。当代艺术的三个标准:当代艺术不可定义但有标准。符合标准:奇异性+介入性+接受性

什么是当代艺术?

艺术无法界定,一旦界定,就不是艺术了。当代艺术永远在路上,永远是它尚未是,正在生成的东西。因此当代艺术是未来艺术。

1917年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以极端方式质疑传统艺术风格。

1963年Joseph Beuys 提出了”扩展的艺术概念“,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的真正开创者。

问题:当代艺术不可定义,但有标准吗?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时,他心里好像是没有比素描更基础性的了”。关于这个论断,博伊斯的论证十分有意思:人人都会素描,只要有手,人就会素描,哪怕没手,用脚也行啊;不光画家画的是素描,而且我们其他人的行动也可以是素描,人的所有动作都可能是素描,我们一挥手就是、描,就是在画画,所以每个人都是画家,人人都是艺术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意识生命中,绘画也许是无处不在了。博伊斯的两面: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定和标准,但也由此论证了素描/绘画的基础性。

当代艺术的三个转向

当代艺术的哲学性: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两者在西方一直处于等级对抗中,但又有同调性,古典“模仿性”-近代“主体性/对象性-现当代“关联性””尼采之后的哲学方向:特别是现象学和实存哲学等为当代艺术作了观念上的准备。观念感性化与个体自由。当代艺术的观念性:艺术哲学化(观念化)观念的造型表达,抵抗一差异一个体,艺术神秘主义。共同目标:新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

解释:现象学口号:面向事物本身,现象学把事物感性化,便于艺术表达。

第一个转向——从主体主义转向后主体主义

从古典模仿艺术到近代客观主义艺术:主体性增强。近代的客观主义艺术(写实艺术)虽然还有古典“模仿艺术"的痕迹,但姿态和品质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客观主义艺术其实就是主观主义/主观主义艺术。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打碎了欧洲人的启蒙理性精神和主体性梦想。技术工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时代的大机器工业己经转换成了电子工业和原子武器。最后由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技术统治压倒政治统治的时代到了。启蒙理性反思和主体主义批判成了哲思主题。20世纪两位大哲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都在1930年前后完成思想转向,即从极端主体主义哲学向后主体主义或非主体主义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同样也影响和反映在艺术中,特别是在战后的当代艺术中。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开展存在之思意义上的讨论。一种非美学的艺术现象学,被称为“真理美学”,影响了当代艺术的第一大转变。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视域论中看到了克服主体主义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关于“世界-境域”的关键创见在于发现了世界的关联性和指引性。物观念三阶段:古典的自在之物一一近代的为我之物一一现当代的关联之物。当代艺术失去了现代主义那种乖张的主体性(比如diao在毕加索绘画中),一方面赋予艺术以更强烈的社会一政治色彩,即所谓“介入”和“抵抗”的性质(博伊斯的“社会雕塑”),使得艺术变得更具创造和改造语境的力量.另一方面试图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在形象与观念之间、在客观与主观之间走出一条新路,一条中间道路,在风格上更具“之间性”和“过渡性”。贾科梅蒂对视觉真实性的探索,法国具象表现艺术的新进展,德国新表现主义向架上绘画的回归,等等,都是这方面努力的表现。

从世界探究走向物质/物的研究

博伊斯:“我要去研宄物质,目的就是对物质进行基础性的阐述,显然单单这个物质就构成了一个灵魂的过程。艺术的转向:视觉问题不应成为唯一的和中心的,更重要的是物质研宄。以鲁道夫,施泰纳(RudolfSteiner,1861一1925)的人智学方式研宄物质,关键是对在物质中展开的力之关系的理解。博伊斯认为,物质是远离逻辑的,我们对于物质中力之关系的理解不可能是理性分析的,而只能通过艺术的直觉、灵感和想象。

安瑟姆.基弗(AnselmKiefer)的五大元素:

基弗艺术:对五大“基本元素”即“火、水、气、土、空”的探讨。

对火的研宄。有了火才有文明的稳固,楔形文字、花瓶、砖块、瓦片、水泥等,都是通过火制成的。火与书:文明史也是焚书史。

火的二重性:火既是人类文明的创建者,也是一种摧毁和越界的力量,这是建构与解构的二重性(而不是二元性)。开与闭、显与隐、立与破、设界与破界、禁止与诱惑。

水的研究:水之为本源:水意味着生命本质和生命之源(Arche),也意味着限制和边界,以及对限制和边界的冲破。水之二重性:水有建构也有解构作用。在许多时候,水的流动性和消解作用更为引人注目。

从手工技巧转向总体艺术转向

1963年,博伊斯提出“扩展的艺术概念”,奠定了当代艺术的观念基础。可以表述为艺术的脱弃手工,或者从手艺技巧向总体艺术创作的转变。博伊斯所谓“扩展的艺术概念”着眼于感觉的恢复,强调艺术活动的综合性,试图打通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意识,此即他讲的“通感艺术”。施泰纳“弱感觉的世界”,12种感觉一一>5种感觉一一>视觉中心。

这个概念也是一个综合材料的扩大概念,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特定材料和媒介,己经突破了材料方面的限制。改变与物质的交流方式。这个概念也是一个社会介入概念,艺术扩展到全部社会政治问题,这就是博伊斯所谓“社会雕塑”思想。艺术的介入性,干预性与事件性。艺术=生活、战斗、解放。这个概念还涉及到博伊斯关于人的创造性本质的理解,即他的影响巨大的口号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本质。

艺术的社会雕塑使命

1.社会雕塑:艺术不只是抵抗,而是重塑和改造社会的力量。

2.汉堡G20峰会上的行为艺术《千人形:僵死行为艺术》(2017年7月5日)。1000名全身包裹泥浆的“行尸走肉”(WalkingDead)犹如从灰烬中,在地铁通道口出现,梦魇般走上德国汉堡街头。一时间全球媒体疯狂报道,认为这是一起跟随众多其他抗议团体同时出现的另一项抗议行为。而事实上这场耗时两个小时的行为艺术组织策划方“千人行”却并不如此简单看待。组织者声称“”我们抗议活动传达的信息是:变革是从你我开始,而非一些政治精英。“

当代艺术的三个标准

不可定义的当代艺术有标准吗?有,当代艺术不可定义但可以有标准。然而,难道标准不是取决于定义吗?不可定义者如何可能有标准?“不可定义"与“有标准”不是相互矛盾的。我们需要一个宽松的定义概念:定义可以有形式科学的定义,也可以有非逻辑的、也即不严格的定义。普遍化程度越高,则越容易形成严格的形式逻辑的定义;反之,普遍化程度越低,个体化程度越高,就越难形成严格科学的定义。

第一个定义——奇异性

通常我们说艺术在于创新或者创造,这当然没错。但如何来理解艺术的创造?就当代艺术而言,我们主要得强调人类的奇思妙想。这种奇思妙想是人类最独特和最本质的精神能力,好比说我此刻跟大家讲话,但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人和事,想着过去的或者远方的人和事。这种奇思妙想的创造性是人类所特有的,即将到来的智能机器人所不能取代的。

第二个定义——介入性/事件性。

当代艺术大师博伊斯己经揭示了艺术的“社会雕塑”作用,意思也是简单:艺术如果没有社会改造之力,那有何用,我们为何需要它?不过,强调艺术的社会功用,这不是要回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艺术哲学得到的主义旧路上去,或者说艺术政治己经越超了艺术道德主义原则。对于艺术的道德性要求当然有其合法性,但却是不够的。当代艺术政治揭示的是个体社会介入和社会形塑的可能性。艺术创作和鉴赏都是个体参与和介入的事件。

第三个定义——接受性。

当代艺术作品的接受也有其特殊性,一是因为机构的发育,二是因为资本的介入,两者又联合在一起,使得当代艺术作品的接受变得比以往更复杂了,作品的机构接受程度显得更为重要,而有没有资本介入也成了作品成功的条件。随着商业资本的不断发达,艺术机构(策展、评论、收藏、交易等要素)变成了当代艺术的一个制度体系,不仅决定着作品的接受艺术家的成功,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规定者艺术创作的过程。

当代艺术的复合标准:

奇异性、介入性和接受性(接受度),这三点不可孤立,不可或缺,我们得把三者组合起来看。或者说,这三者相互支持的组合才构成当代艺术的可能标准,所以要说当代艺术的标准,它一定是一个复合的标准。欢迎关注山东省教育书协发布!

作者  书法集|2020-07-18 13:40:05
阅读355 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书法集
书法家,艺术领域创作者
书法集
书法家,艺术领域创作者 百科特约作者
54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