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它是闽商精神发源地,处处充满厚重历史感

图片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对于一些地理不好的孩子,他们甚至只知厦门而不知福州,更会认为这座城市是一座文化沙漠。然而当我慢慢了解福州的时候,也是一改对福州的刻板印象,其实这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城市。
图片
在之前的日子里,虽然我也来过很多次福州,但去的最多的仅仅是三坊七巷等这些传统景点,然而当我来到上下杭的时候,倒真的让我眼前一亮。
图片
说起上下杭的历史,它最早出现在汉代史籍里。据说越王勾践的后代驺无诸,在上下杭地区筑台,接受汉朝遣使册封,成为汉朝立国之初第一位百越族的异姓诸侯王。他让一度亡国的闽越再度兴旺,带领闽越族登上历史舞台,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开闽始祖。他在上下杭建的这个台被叫做越王台,后人在山上建闽越王庙,叫做无诸庙或大庙。
图片
到了明清时期,“江广三里,扬澜浩渺”的闽江由于长期泥沙积淀,渐渐形成了两道“沙痕”,成为浩瀚闽江停泊船只和起卸货物的水运埠岸,称“上航”和“下航”。
图片
后来又因“航”和“杭”同音,渐渐地改称为了“上杭”和“下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图片
时间来到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福州港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开埠。台江地区沿江和上、下杭一带成为福建大宗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内贸外贸业务发展壮大。
图片
时间来到光绪年间,上下杭一带的商家自置各类民船往返于宁波、上海、山东、天津之间,船只共达100艘,往返台湾之间的船只也有70多艘,台江地区海运业可谓盛极一时。
图片
时间来到清末和民国初年,那时已是“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上下杭的商业也发展达到了鼎盛,集商贸文化、会馆文化和民俗信仰文化为一体。那时的上下杭拥有商铺260多家,经营的商品种类多达500多种,含银行、钱庄、绸布行、京果行等。
图片
这里商业繁荣、商帮云集、会馆林立,最鼎盛时期曾有过14所会馆。古田会馆、永德会馆、建宁会馆、南郡会馆、闽清会馆等各地商帮筹建的会馆或以中式的雕梁画栋见长,或以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为美,见证了早期福州与世界的贸易接轨,见证了八闽早期的贸易繁荣。
图片
其实当我今天走在这里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游客主要还是以本地人居多,完全不像三坊七巷那般喧嚣吵闹,对比下来,这里倒真算得上是一处人间清净之地了。
图片
漫步在这座古街之上,满目所及都是历史的痕迹,这里不像国内其他地方那般生硬,也没有复古老街的千篇一律,这里至今居住着很多寻常人家,爬满苔藓的老房子也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的鲜活和生动。
图片
上下杭的深巷悠悠转转,好似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故事。阳光透过树缝洒下细碎的光影,时光仿佛倒退,风也温柔了,景也慢了下来,正是这样的岁月静好,才留住了福州的乡愁,也自然而然地让我在这里体会到了尘世慢生活的幸福和美妙。
图片
老街的两旁伫立着各种小商铺,有挂着“国营”招牌的食品店,售卖着各式福州传统糕点,也有修车换锁或手工缝制衣物的小店,更多的是小杂货铺,小铺的玻璃柜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门口挂着一串串棒棒糖、一包包薯片虾条,油盐酱醋等日用品也有售卖,还有孩童喜欢的透明玻璃弹珠和游戏卡牌等玩具。可以说,这里真是充满了属于福州的人间烟火气。
图片
尽管上下杭这里并没有什么知名景点,也让很多人的福州之行忽略了这里,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这里却是很适合拍照和打卡的,因为它是福州“闽商精神”的重要发祥地,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的美称。一代又一代福州人,正是从这里走出去,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图片
在千年的岁月里,福州城人来人往,眼前这些老街旧巷却依旧扎根于此,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讲述着属于福州的历史沧桑。我想上下杭历史街区也一定经历过风雨洗礼,感受过岁月沧桑,更承载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印刻着古城福州的骄傲与遗憾。时间赋予了福州明清古城醇厚独特的韵味,有时间来这些老街巷逛逛,总会有不期而遇的精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