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澎湖滬之島,在隨著潮汐修石滬的日子裡,找到那條與家鄉連結的路

「阿嬤!我們家也有石滬喔?」石滬文化是人類自古與海洋共生的方式,在追溯家鄉歷史的日子裡,曾經與阿公阿嬤沒話聊的孫女,如今卻走進他們以往的生活。七百多口的石滬在澎湖凝聚著百年羈絆,與石滬未完待續的連結,將如何再次回到島嶼生活?

回到澎湖滬之島,在隨著潮汐修石滬的日子裡,找到那條與家鄉連結的路

澎湖東安村萬興滬。

兩位生在島上卻不懂海的澎湖青年楊馥慈與曾宥輯,以修復為起點,拉開探索石滬文明的帷幕,見證快要失傳的石砌工藝、千奇百怪的造形樣式、五花八門的功能構造,還有縝密周詳的營運機制,並追隨匠師走入漁村,從頭體會在地日常,描繪出這座島嶼隱藏在大海底下的真實面貌,記錄下那些即將被遺忘的里海生活方式。以下是楊馥慈在《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一書的自序:

第一次修復石滬的經歷,距離寫書的當下已經過了快六年的時間,回想那段與大海為伍,潮落而作潮起而息的夏季,格外印象深刻,那時陽光留在身上的晒印,已經成了皮膚的底色,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段時光,就沒有現在的我們與「離島出走」,也不會與師傅、紅林罩成為在地方最緊密的夥伴。

修滬期間往潭邊跑,修滬結束往紅羅跑,就是不常乖乖待在家,因為家裡的人起初並不諒解返鄉這回事,尤其自己應該好好讀大學卻又總做些讓他們感到困惑的事。

在澎湖成長的經歷裡,不論是家裡長輩、學校師長,都是期望孩子們能往台灣本島、大都市裡發展,除非是有穩定的家業或考取公務員,不然返鄉的頭幾年確實是個煎熬的過程,離島的人際關係緊密,常出個門就會碰上認識的親戚朋友,一時間也很難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澎湖(現在回想起來,待在自己的家鄉為什麼需要解釋呢?),只好盡量遠離一些聚會場合,讓自己完全沉浸在田野與石滬裡。

廣告

修補石滬 找回對家鄉的情感

本來就這樣與家人們維持著「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相處模式,直到有一天,阿嬤看見我一身修石滬鍛鍊出來的黝黑皮膚,終於忍不住問我了,「妳到底是每天跑去哪裡,把自己晒得這麼黑?」

禁不起阿嬤的拷問,我支支吾吾地回著,「無啦,我去紅林罩佮老師傅學修石滬啦!」這時候的我已經算是可以用台語跟阿嬤對答如流了。

「蛤? 妳去跟老師傅學修石滬?」阿嬤聽了大吃一驚,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我。

我知道,這回答肯定會讓阿嬤出乎意料,雖然以前家裡就有在討海,但小時候的我常被教育「海很危險,不要靠近」、「女孩子不用學這些!」家人為了保護我卻把我養成了一個靠海不懂海的澎湖小孩,而如今這孫女竟然會跟阿公阿嬤說自己在「修石滬」。

菓葉村內滬仔目。

後來阿嬤似乎某種開關被打開,劈里啪啦地問,修哪裡的石滬?修多久?還有沒有魚? 怎麼沒有抓一兩條回來孝敬? 我看阿嬤問得很起勁,我也開始天花亂墜地說起這段修滬的故事,阿嬤也聽得一愣一愣,我可能從來沒有跟阿嬤有過這麼合拍的話題。

廣告

在結束對話前,阿嬤嘆了一口氣說,「唉,既然妳喜歡修石滬,不如去把我們家的石滬修好!」

一聽到「我們家的石滬」這幾個關鍵字,我馬上跳起來驚呼,「阿嬤!我們家也有石滬喔?」

「哼,妳不知道吼!」阿嬤得意地笑。

沿著阿嬤的敘述,我趕緊去翻閱過去的文獻,結果就在西衛里的一口石滬下,看見了阿公陳德水的名字,我當下深吸一口氣,那種五味雜陳的不真實感難以言喻,回想起那些阿公拿回家的魚,原來自己也是被石滬養大的孩子呀⋯⋯。(延伸閱讀:澎湖石滬群,餵飽人們的海中城堡

據阿公口述,家裡的石滬有兩口,一口名叫「舊滬」,是先祖傳下來的家族石滬,另一口叫「騰風滬」,是友人無心巡滬而請阿公代管。舊滬位處西衛潮間帶的最遠端,離岸超過一公里,建於清朝年間,代代相傳,是家族養家活口的重要資產,阿公在腳受傷以前,還是偶爾會到舊滬裡捕魚,沙蟹、軟絲和臭肚魚都是常出現的漁獲,只是後來因為漁獲減少、石滬沒落,長輩們覺得已沒有提及的必要,到我這代就此失傳了。

廣告

冥冥之中似乎注定好了, 剛返鄉時總覺得自己不接地氣, 找不到自身與澎湖之間的連結,但因為石滬,讓我找回對家鄉的情感,如果我今天沒有選擇返鄉,沒有開始修石滬,那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自己家有石滬,家族的舊滬也可能斷送在我這代,成為一口無主石滬,再也找不到它曾經的主人,只能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展開祖孫尋滬任務

自從知道家裡的石滬後,一直想找機會在大退潮時去見上一面,但阿公阿嬤年事已高腳力不好,不便在潮間帶上長途跋涉,這件事就被我暫時擱置在心底,直到二〇一九年接到了大愛電視台的《熱青年》拍攝邀請,當時的紀錄片導演潘信安得知此事後,提議可以透過無線電的方式讓阿公在岸邊帶著我找到家裡的石滬,最後,在劇組的細心安排下,阿公阿嬤陪著我到西衛的潮間帶旁,展開祖孫尋滬的任務。(延伸閱讀:澎湖青年「離島出走」,盤點海上之心 修復菊島石滬記憶

阿公阿嬤在岸上的涼亭看著,我們手中的無線電也測試完畢,我就鼓起勇氣走進阿公阿嬤以前的地盤,說來慚愧,其實我從來沒有走過我家的潮間帶,這是我踏出的第一步,在找回自己的路上。

廣告

舊滬在西衛潮間帶的最末端,這意味著我必須穿越至少三、四口石滬,涉水走過一公里以上的路程,沿途礁岩密布,過膝的水深,每一步都很艱難,第一次感受到何謂茫茫大海不知方向,好險在岸上的阿公透過無線電清楚地指引我,「這邊開始要往西邊走」、「那邊有一塊大石頭要轉彎」,阿公在沒用望遠鏡的輔助下,憑著多年討海的好眼力與記憶力,已經把整條路線都印在腦海中了。

跟著阿公的聲音,就這樣在海中漫步了一個多小時,路途的顛簸反而令我沉下心來回想,自己在返鄉這條路上的種種,已經走了那麼遠,卻又好像剛出發一樣,原來,回家的路,在海上。

「已經到了!」阿公的提醒透過無線電傳來,而我剛好正要停在一個殘破不堪的滬房面前,失落的舊滬結構鬆散,看著上頭長著五顏六色的珊瑚,感受到滄海桑田的歷史,淚珠不禁在眼眶打轉,「這是我們家的石滬⋯⋯」,長久以來,那一塊我所缺失的拼圖,那一份屬於大海子民的認同感,我好像終於找到了。

很難想像, 我曾是一位與阿公阿嬤沒話聊的孫女,但現在我走進他們的生活,懂得他們的語言,有些滬的產權複雜,但卻因複雜而珍貴,追溯到百年的歷史,後代的子子孫孫因滬而相連,集體的海洋記憶集結成無數個關於滬的故事,謝謝一切都還來得及,讓我也成為故事裡的主角。

廣告

我堅信, 石滬擁有無限的影響力,全澎湖將近有七百多口的石滬,不也代表著,或許有許多人跟我一樣, 其實跟石滬有著未完待續的連結,秉持這個信念,我們後來創辦了澎湖石滬資訊平台Stoneweir.info,為海洋後代保存影像與故事,期望有一天,石滬可以重新走進島嶼人的日常,回到與海洋共好的年代,就出發吧!讓我們在石滬中相見。

石滬
小字典

石滬構造與功能介紹

為清楚介紹澎湖石滬各部位構造與其關聯性,特別繪製此石滬模擬圖,不代表所有石滬皆為此結構,真實的石滬構造設計, 會依所處環境與需求打造出其專屬的樣式。

澎湖各地對石滬構造的稱呼與腔調有所不同,此處為便於大眾閱讀與理解,統一使用中文名詞表示。

石滬結構圖。(石滬插畫:草間白鳥)

滬房,又稱滬目、滬仔目等。是石滬的核心構造, 可以說是心臟,而海洋就是血液, 透過潮汐規律的脈動, 魚群會被輸送回流到心臟。滬房是從弧形滬加入「滬門」延伸成愛心的形狀,主要是為了縮小捕魚範圍, 同時搭配「伸腳」、「滬彎」的多重引導,增加魚群入滬的可能性。滬房對一口石滬的漁獲量影響甚鉅,因此是建造與修復的第一順位。

廣告

*本文作者:楊馥慈、曾宥輯,摘錄自《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出版社:裏路。看更多介紹

光點

離島出走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15號
官網: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FB:離島出走 isle.travel

 

責任編輯:于尚白
核稿編輯:張惠萱

微笑精選好文

微笑台灣特別精選各路出版好書與網路數位內容,分享在台灣旅行與生活的相關摘錄轉載。
提供更多不同角度的在地觀察、記錄或記憶。

歡迎好書推薦,可email至:[email protected]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