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方之光 澎湖青年「離島出走」,盤點海上之心 修復菊島石滬記憶

一個月只有13天、一天只露出水面3小時,想要深入調查澎湖石滬群,一點也不簡單。「離島出走」創辦人楊馥慈、曾宥輯,回到家鄉跟著潮汐的節奏,找回在地失落的石滬文化。

澎湖青年「離島出走」,盤點海上之心 修復菊島石滬記憶

西嶼池西村的虎目滬。(圖片提供:離島出走)

想當年,潮汐漲退後,澎湖石滬裡滿滿都是魚,人們拿著米袋、布袋撈一下就滿了,魚多到要用牛車來載,家族裡還要派小孩來看顧,以免被人偷捕⋯⋯。

如此讓人嚮往的光景雖已不復在,但今年五月,西嶼牛心灣石滬卻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原本只能透過在地耆老口述歷史遙想的景象,終於讓投入石滬文化保存第四年的楊馥慈、曾宥輯遇見了,那成群炸彈魚在滬中洄游的樣子。

曾宥輯、楊馥慈。

回鄉,需要戇膽

楊馥慈與曾宥輯,兩位九〇後的澎湖青年,二〇一七年成立「離島出走」品牌,開始石滬普查與修復保存行動。一路走來,靠的是少年家的戇膽(gōng-tánn)。

二〇一六年,還在念大學的楊馥慈參加水土保持局「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計畫而返鄉駐村。那年曾宥輯剛大學畢業,「我一畢業就回來澎湖,很想做和家鄉有關的事,但不知道要做什麼,馥慈比較特別,她還沒畢業就想回來。」就這樣,兩個想為家鄉做事的青年兜在一塊,但要做什麼?兩人卻沒有頭緒。

楊馥慈笑著回顧當年勇敢又帶點荒謬的青春記事:「還很迷茫,又沒有錢,就先各自去打工兩個月,一個帶浮潛、一個餐飲業,存到啟動金十萬就創業。」誰知一個因緣際會,他們受邀拜訪朋友家的石滬,就此一頭栽進石滬研究與修復。

廣告

澎湖石滬有六百多座,當地以玄武岩石材疊砌,有稜有角份量重、排水性高,成為潮間帶良好的捕魚陷阱。澎湖石滬的持份,有的以家族為單位,有的是村莊鄰里或是廟宇所持有。根據目前已知的調查,澎湖石滬密度世界最高。(延伸閱讀:與海共生的吉貝人 築起兩百多年的石滬群,承襲先人智慧的天然漁場

釘耙、繩索、扁擔等是修復石滬或搬運石材的重要工具。

翻開石頭,有機會在石縫中發現具經濟價值的螺貝類。

剛返鄉那年夏天,楊馥慈每天都出門修石滬。當時阿嬤忍不住問她每天都跑去哪裡,曬得這麼黑,知道後才說:「妳既然這麼喜歡修石滬,乾脆把家裡的石滬也修一修。」這才讓楊馥慈發現,原來自己也是被海洋養大的小孩。

石滬修著修著,和家人開啟了更多話題,與家鄉的牽絆更深。

離島出走工作室就在曾宥輯家中的祖厝裡。

修石滬也修復記憶

離島出走當年要打入社區並不容易,澎湖石滬的滬權比其他地方複雜,是私有財產,就如同家裡的祖厝,外人不能任意採集、捕撈,再加上修復石滬的時間較長,光是尋找願意接受修復的石滬,就遇到不少困難。

廣告

直到有次空拍,在湖西潭邊村拍到小滬的殘跡,原滬主過世後無人繼承,於是和社區達成協議,石滬修好後作為社區公共使用。沒想到,這座石滬修出口碑,陸續有旅行業者與學校接洽參訪。

成為文化體驗行程之後,偏僻漁村開始有人來走踏,居民也看見石滬修復後轉型的可能,慢慢有越來越多的滬主或社區單位加入,甚至得到一位滬主阿嬤的認可,跟楊馥慈說:「妳是把石滬修好的人,所以妳也有一份,可以來巡。」

抓緊潮汐時間,出發湖西紅羅村巡滬去。

但完全靠經驗和人工的修滬技術哪裡來?

透過學校老師介紹,離島出走媒合到湖西紅羅村一群工班師傅,其中本業是木工的洪振坤「靠自己修好家族那口石滬,把家族的記憶保存下來」。這樣的初衷深深感動著楊馥慈,「其實沒有所謂的石滬匠師,這是生活的技能,老一輩的自然而然就會。」而師傅的認同,也成為支持離島出走前行的重要力量。

協助修復石滬的洪振坤。

搬運石材方式多種,可以透過繩子加上1至2個扁擔,由多人分擔重量來搬運。

廣告

洪振坤坦承:「一開始不太相信他們,覺得這一季做完就不會再來了,結果一做就做了三年。」在離島出走的體驗遊程中,這群資深師傅就是旅人最好的老師,師傅們也從中得到認同與成就感。

現在洪振坤的兒子也一起修石滬,除了拉近父子間的情感,也讓這群後輩傳承技術,找到對家鄉的歸屬感。

空拍記錄,累積石滬資料庫

早期澎湖先民的生活,春、夏忙農事,秋季收成後開始修築石滬,冬季風浪大,石滬容易有漁獲,滬主就會去巡滬。曾宥輯說:「我們現在工作也回到漁民曆的節奏上。」離島出走工作室在夏天旅遊旺季推動石滬遊程,秋冬做石滬調查。(延伸閱讀:依著時序的澎湖島嶼美食,飯桌上一道道的海味家鄉味

一九九〇年代,澎湖縣政府曾做過石滬普查,詳實記錄石滬的位置、滬權等資訊,但二十年前尚未有空拍機、防水相機等設備,因此部分在外海或是破損較嚴重的石滬沒有被記錄。離島出走在二〇一八年開始全面性重新記錄,從空拍照片、個別構造、型態到漁獲記錄,並進行文獻對比,詳實彙整公開在網站上。

廣告

空拍是離島出走石滬普查工作項目之一,圖中為西嶼池西村的虎目滬。(圖片提供:離島出走)

看似簡單的記錄工作其實並不容易,一個月僅約十三天潮差較大、適合做調查,而一天內石滬完整露出約三小時,冬天澎湖風強,空拍機也飛不上去,普查工作分秒必爭。

「調查石滬其實很單調、痛苦,退潮要走到石滬去看裡面有沒有魚,路途遠又難走、很曬,而且大多是沒有魚獲的。」楊馥慈補充。

不過自稱是「滬博士」的曾宥輯卻可以長期固定做這件事。「看到魚獲,心裡會很感動石滬還是有它的作用與價值。有時還會發現石滬細部的構造,與當地環境、居民村落巧妙連結。」石滬隱含各種與故鄉連結的線索,讓他樂此不疲。

即使石滬的經濟價值不比以往,卻是台灣海洋文化的重要象徵,楊馥慈很自豪:

石滬是很有希望的,漁業資源如何永續?人可以跟環境好好共處,石滬就是一個證明和提醒。

她要持續做下去,能走多遠就多遠。

石滬徽章。(圖片提供:離島出走)

*本文作者:林君翰,轉載自微笑台灣2021夏季號《島嶼自信──讓地方發光的人》

廣告

光點

離島出走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15號
官網:澎湖石滬資訊平台
FB:離島出走 isle.travel

 

責任編輯:黃佩瑄
核稿編輯:林君翰

微笑季刊:2021夏季號《島嶼自信》

當世界正在震盪,台灣鄉鎮的力量卻蓄勢待發。
20年前,我們走進319個鄉鎮,與家鄉有了第一次接觸;20年間,見證越在地越國際的台灣限定,目擊不斷進化中的地方本事。
旅行台灣,啟動了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而真正的島嶼自信,其實就在身邊。

微笑台灣20週年,匯聚了全台22位「讓地方發光的人」,
透過他們持續耕耘、創造新生的感動故事,串連起產物之盛、景物之美,那是深入台灣肌理的地方DNA,好讓我們帶著屬於這座島嶼的自信,永續前行。

收藏:天下網路書店博客來書店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