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你討厭政治嗎?──從Waldo到柯文哲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誰是Waldo?「他」是2013年英國影集《黑鏡》(Black Mirror)(註)第二季第三集的主角──一隻藍色的動畫小熊。透過穿戴式操控器,人類男主角在螢幕背後的動作和講話,都會化身成為螢幕上Waldo活靈活現的表演。

一開始,Waldo只是脫口秀節目中的串場人物,透過揶揄時事與相關人物來取悅觀眾。某一次,Waldo大開地方選舉候選人的玩笑,結果引起廣大迴響、收視率攀高。Waldo的製作團隊乘勝追擊,將團隊卡車開到城市當中並追著候選人跑,讓Waldo登上車廂側面的螢幕,趁候選人拉票時候質疑他的道德、操守、與八掛。街頭的行人與市民都覺得這個可愛的藍色小熊很新鮮也很有趣,還幫著Waldo追問不想跟著動畫人物起鬨的候選人。

Waldo越來越受歡迎,甚至受邀參加政論節目,與其他候選人──總共四位──一起討論時政。節目當中,Waldo對於候選人們極盡揶揄之能事,批評那些候選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背後的政黨也盡把人民當作笨蛋,而各種政見多半只是為了選票而說的廢話。儘管主持人、候選人、與工作人員面面相覷,但在場觀眾個個捧腹大笑、拍手叫好,節目收視率當然也節節飆升。

這時候,雖然人類男主角開始感覺Waldo受到歡迎有點荒謬而萌生退意,但所有觀眾對於Waldo的喜愛卻無法讓這場「秀」說停就停。Waldo甚至彷彿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在廣大粉絲的促擁之下,製作團隊順水推舟地讓Waldo登記參選、成為正式候選人之一……

這個頗為諷刺的故事雖然略嫌誇張,但卻不失為一則當代政治的寓言故事。當然,柯文哲不是動畫人物,也不像Waldo那樣口出穢言,但我們都可以隱約感覺到,他們受到歡迎的原因相去不遠。就像劇中英國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不耐,台灣也有分析指出,柯文哲現象──有批評、有揶揄、有玩笑、但沒有具體政見──對於台灣兩大政黨是個警訊,表示台灣民眾已經受夠時下政治的骯髒與紛擾(立報,2013;李中志,2013;林濁水,2014;胡本良,2014)。本文不再重複討論柯文哲現象所反應的台灣政治困局或者選戰策略,而是想要說明這個現象的誕生,其實部份來自於我們對於「政治」的誤認。

就像前面所說,「政治」二字對於台灣人民來說,常常是個惹人討厭的名詞,它意味著選票操弄、官商勾結、或者利益分贓──總之,「政治」是不道德的。但,問題是,這是政治的本意嗎?政治所要問的、想要處理的,是「如何生活在一起」的問題:當一群人各有不同的考量、不同的目標、不同的資源,如果他們想要生活在一起,他們就必須協商、退讓、交換;最後的結果,沒有人絕對得利、也沒有人絕對失利。「政治是妥協藝術」雖然是句陳腔濫調,但會流傳如此久遠,自然有它一定的道理。權謀、算計、策略、權力──如果你喜歡,也可以用比較正面的「運籌帷幄」來稱呼──都是政治的必備元素,既無法也不可能從政治中抹除。

換句話說,「政治」是組成社會的必要過程,是我們必須涉入與完善的實踐,而不是應該去之而後快、從道德生活中攆出的東西。一個有政績的政治人物很難「清新」或者「乾淨」,就連當代全球政界與學界幾乎一致認可的曼德拉(Nelson Mandela)也有啟人疑竇的道德爭議(吳乃德,2013)。站在純潔無暇的道德立場來批評與監督並非無理,政治人物也確實需要一定程度的操守,但「道德評價」只是政治的一部分,不是政治的全部。要評斷或抨擊「這個不好」、「那個不對」、「這樣不該」、「那樣不行」往往容易,困難的是如何在「不存在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的政策」的狀況下找到妥協方案。如果把對於「道德評價」視為當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唯一,那麼後果就會是我們對於政治感到厭惡、不耐、與冷感,而逐步放棄思考與討論「如何生活在一起」的問題,最終導致一個「反政治」(anti-political)的個人主義社會(Urbinati, 2009)。

影片最後的結局,會讓我們希望這個政治「寓」言不要成為「預」言。Waldo沒有打贏選戰,但它是五位候選人中的第二高票。這個選舉的失利卻是往後勝利的開始:數年之後,不願續扮Waldo的男主角因為失去工作而成為街頭遊民,正當被警察驅趕的時候,看到了公共互動電視牆的畫面──Waldo成為世界級的政治要角,不只成立教育基金會,還高喊著「相信」、「希望」、與「未來」……

※ 註:《黑鏡》(Black Mirror)是由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製播的類科幻影集,每季三集(2011年播映第一季、2013年播映第二季),由於議題發人深省且製作精良,於2012年獲得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迷你系列獎項,也在網路上引發許多討論。


【參考書目】

1. Urbinati, Nadia (2009). Unpolitical Democracy. Political Theory 38 (1): 65–92.

2. 台灣立報〈社論:解讀柯文哲現象〉。(檢索日期:2014年1月18日)。

3. 吳乃德〈為什麼是曼德拉?〉。(檢索日期:2014年1月18日)

4.李中志〈「柯文哲現象」代表什麼?〉。(檢索日期:2014年1月17日)。

5.林濁水,〈華山論劍:柯文哲現象和顧立雄現象〉。(檢索日期:2014年1月17日)。

6. 胡本良,〈”柯文哲現象”或衝擊台北市傳統選戰模式〉。(檢索日期:2014年1月18日)。

(作者為荷蘭University of Twente哲學系博士生)

瀏覽次數:16065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狂嗑雞肉飯但不愛美乃滋涼麵的嘉義人。學術興趣一路從原子科學轉向歷史再跑到社會學最終落腳哲學。荷蘭 University of Twente 技術哲學博士。專欄的核心理念是「設計技術=構成社會」,既觀察社會與科技的相互形塑與滲透,也思考人類與技術共組永續未來的可能。寫作基地:社技哲學.TECHNOSOPHY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狂嗑雞肉飯但不愛美乃滋涼麵的嘉義人。學術興趣一路從原子科學轉向歷史再跑到社會學最終落腳哲學。荷蘭 University of Twente 技術哲學博士。專欄的核心理念是「設計技術=構成社會」,既觀察社會與科技的相互形塑與滲透,也思考人類與技術共組永續未來的可能。寫作基地:社技哲學.TECHN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