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開講】漢字的前世今生:漢字真的是象形文字嗎?

世界上有許多種文字,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日常所用的漢字了。在學習其他外語時,應該會注意到漢字與一般拼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花很多時間記憶各種部件的寫法。相信大家都聽過漢字是象形文字的這種說法,所謂的象形文字就是以圖像符號來直接表達意義的文字,但漢字真的很象形嗎?如果漢字沒有那麼象形的話,為什麼我們會把漢字與象形文字放在一起談呢?

這次開講活動要跟大家介紹漢字形體的特色,從現在漢字的前身: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字形來說明漢字與象形文字的關係,由食衣住行所使用的生活用字來看古文字的形體,再略敘古文字到現在漢字的形體變化軌跡。

第十場【學人開講】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前博士級研究人員,現於東吳大學擔任專案助理教授的林怡岑擔任主持人,與談人則邀請東吳大學的陳逸文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林怡岑首先介紹陳逸文的專業,主要是在甲骨文、金文方面,並長期致力於將文字學知識應用於桌遊設計、影片拍攝、華語文教學上。而陳逸文今天開講的主題主要分為一、介紹漢字特色;二、漢字前世的面貌;三、古文字字形與字義。活動精彩內容,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劉晉綸為我們速記。

講到漢字的特色,陳逸文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當你今天有機會在非漢字圈的國家,觀賞他們的電影及節目等,你會發現他們通常不會附上字幕;然而我們身在台灣,看節目配『字幕』簡直是家常便飯。為何如此?」在觀眾思考問題的當下,陳逸文請大家看一張寫滿國語注音的圖片,測試需要念多久,沒想到短短幾行字,使用注音時花費的時間其實很長。然而,當陳逸文將注音圖片中的文字轉為漢字,竟然發現是「一目即可瞭然」,速度十分之快。以此呈顯出了漢字「表意性強」的特點。

「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又稱『意音文字,是表示『詞』或『音素』(語言最小語義單位)的文字。」陳逸文開始解釋,這種文字的特色,即是「每一個文字單位都有意義」,不像英文或日文,因為英文所使用的拉丁字母、日文所使用的「假名」,甚至是國語的「注音」,僅僅只是表音而已。而除了漢字以外,西亞的楔形文字、北非的聖書字也是語素文字(意音文字),然而,陳逸文特別強調,這種文字又不完全等於象形符號。陳逸文在此分享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楔形文字,埃及文字,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這些語素文字都存在著變化的痕跡。

左為主持人東吳大學中文系專案助理教授林怡岑;右為與談人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逸文。

在淺介世界上的語素文字之後,回到中文文字所謂「象形」,其實可以追溯到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其中談到象形時,特別談到我們對於象形文字的理解在於其形體如同「畫」一般,而這也是這些語素文字早期的面貌,然而,也須注意「六書」的說法,其實也指出了並非漢字就等同於「象形文字」的事實。陳逸文也解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以及以「象形」作為今天的主題,其實主要還是想從「形體表意」(也就是傳統「六書說」中講的象形、會意、指事三者)的部分為中心。
由是進入了今天開講的重點內容,也就是漢字的「前世」。

陳逸文首先拋出一個提問:「當你注視著今日的正體中文『金木水火土』時,你看得出其中『象形』的痕跡嗎?」「其實只有『木』的樣子比較像而已」,陳逸文如是說。在早期的甲骨文中,木,象樹木之形;水,象水流之形;土,象土塊之形,大石頭也,陳逸文特別指出殷商時代「大石頭崇拜」的情形,此外,土若加上「礻」字旁則為「社」,為土地之意;火,象火焰之形。而「金」則可拆為左右來看,右側的符號為斧鉞之象形,左側則為兩圓點, 為古代用以鑄造金屬物品,方便運送的金屬圓餅。總言之,我們今日使用的漢字,其實已經並非早期漢字,且中間經過了許多的變化。

陳逸文在此順勢簡單介紹了中國古文字的演變:目前發現最早有系統的中國古文字為甲骨文與金文,他們是殷商時期就開始使用的文字,其中「甲骨」與「金」指得是文字的書寫載體,此外,甲骨文因為出土較多,看起來系統性也更為明確一點。而西周使用的文字主要是大篆(籀文),一直到春秋時期都還有地區使用,然而從春秋時代開始,「古文」,也就是各諸侯國各有各其的文字,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行「書同文」後,才訂為統一的「小篆」,主要以西周時期通用的「大篆」系統來變造。而自漢代以後的隸書始,則進入了所謂「今文字」的階段,陳逸文打趣道:「如果你成為穿越劇的主角穿越到漢代,那你很幸運,因為他們寫的文字你還看得懂,但若你不小心穿越到太早的春秋戰國時代,可能就看不懂他們在寫什麼了。」

點出這樣的事實之後,陳逸文接著帶我們介紹許多的古文字,而主題聚焦於生活中常用的文字,是怎樣透過形體,與字義產生連結。首先是食衣住行,「食」的文字主要可分為上下的結構,上為「口」形,下為放置黍稷稻粱的「簋」(音ㄍㄨㄟˇ)。而陳逸文也介紹了與這個上下結構的「口」與「簋」相關的文字:欠、即、既、祝、令。順著「食物」的主題,陳逸文介紹了甲骨文中在「糧食」相關的造字上多重細膩的表現,首先如散穗的「黍」、象垂下而切在一起的穗的「禾」字、飽滿堅挺的「來」(麥的本字)等。在解釋「麥(來)」的同時,陳逸文簡單介紹了「假借」,常見的現象是借同音字來暫時取代所表之意。接著也介紹了與「禾」有關係的「隻(獲)」字。順著「獲捕動物」的主題,陳逸文介紹了追、逐、網、羅、陷、鯀(釣)等字。

再來是「衣」,象衣領之形。與衣服有關的字首先是卒,為衣服完成之意。初,則裁衣之開始。勞,為在燭火下縫補衣物之意,表勞累之意。另外,也介紹了皮、革、糸、絲、絕、孫、冑。再來是「住」,則細膩地介紹了「厂」(ㄏㄢˇ)、「宀」(ㄇㄧㄢˊ)、「广」(ㄧㄢˇ)之間的不同:如果所指的建築是比較簡單的,或者主要不是供人居住的,字形往往從「广」,如「廬」、「廊」、「廡」、「府」、「庫」等,廚、廄、廁等等也類似。

關於「住」的文字,也介紹了戶、門、啟(推開門之意)、囧(象窗戶之形)、宗(房子底下的神主牌)、家、寇、宦。另外,也介紹了學(教孩子學爻數)、教(手持棍子教學狀)、亯(ㄒㄧㄤˇ)、京、高等字。

而談到「行」時,則率先介紹「行」字的本字乃象十字路口之形,接著介紹「止」(象腳趾之形)、出(為踏出洞穴之意)、各(為入洞穴之意)、客(入家門之人為客)。而陟、降二字,則分別代表踩牆垛雲梯上去跟下來之意。而有關「止」的延伸字有之(前往之意)、往、延(長行之意)、步(左右腳的步伐)、走(象人奔跑時雙手擺動貌)。正(為「征」本字,打仗之意,步行至「囗(ㄨㄟˊ)」處)、韋(「囗」加二止,有相違之意)、涉(步行涉水)、先(在「人」之前的腳)、車(車輪之形)。

說到「車」,則「引用《甲骨文合集》第10405版正面的內容 」進行介紹,陳逸文介紹了這段甲骨文刻辭中「車」的細微寫法:裂掉的「車」呈現了「車禍現場」。這樣的個案,再次反應出了中國古文字在「象形」的階段,具有強烈「表意性」的現象。

活動尾聲,開放線上觀眾提問,本次提問階段也十分踴躍,有觀眾好奇拼音文字與閱讀速度之間的關係,也有觀眾質疑拼音文字與音素文字之間是否真有巨大差異。在演講的最後,陳逸文除了一一仔細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也總結了今天的演講,並再次提醒我們不要忽略了語言文字還是有「約定俗成」的傾向,所以諸如火星文、注音文雖然可以理解,但回到「溝通」的面向上來看,還是要注意到「相互理解性」是否足夠公允、便於流通。

本活動歡迎報導或轉載紀錄,惟基於對智慧財產權及著作權之尊重,請事先聯繫本中心取得授權同意,並且務必加註出處。謝謝配合!

--

--

RIHSS _ 學人開講

【學人開講】系列對談以「學術與公眾對話」為主題,基於對社會議題的共同關懷,開啟跟不同社群之跨界對話,希望以輕鬆的方式(開講khai-káng)將多元的學術知識及視野普及大眾,讓多樣的議題發聲、討論,進而為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發展開創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