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为什么二战后半履带车就不怎么发展了?优点不明显,是妥协的产物

军迷最前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什么二战后半履带车就不怎么发展了?优点不明显,是妥协的产物

相信对二战有一些了解人的人会知道,曾经二战出现过一种半履带车,可是为什么后来不怎么发展了呢?因为半履履带车的优点既不明显,维修起来也很麻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为什么二战后半履带车就不怎么发展了?优点不明显,是妥协的产物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工业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装甲车底盘的研究和制造还不够成熟,各种轨道结构的车辆经常出现机械故障,寿命短,油耗高,而车轮底盘结构虽然很成熟,油耗很好维护,但遇到崎岖地形遭受较大损失。在这一点上,有些人会想,如果把这两种底盘结合起来会怎么样?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种半履带车开始遍布各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和美国人是半履带车的主要使用者,尤其是在德国人尝到了闪电战的滋味并希望他们的步兵跟上坦克之后。但是坦克的走过的路,普通卡车如果走起来是痛苦的。另一方面,德国人则迅速制造出了251系列的半履带车,使得步兵可以跟随坦克前进。美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好处,他们建造的M2/M3半挂车不仅用于步兵对抗坦克、常规运兵车、运输车,甚至轻型防空车辆或反坦克车辆。

为什么二战后半履带车就不怎么发展了?优点不明显,是妥协的产物

但是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了:混合结构使得底盘更加复杂,每次维护需要两套不同的工具。在路上比不上用轮子跑的卡车,又不能赶上履带坦克,而且还十分烧油。因此,二战之后基本上没有国家继续使用半履带式的装甲车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