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台灣第七都?大新竹拚合併升格 優缺點影響一次看

懶人包/台灣第七都?大新竹拚合併升格 優缺點影響一次看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引發社會討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1-12-29
文・聯合新聞網
33885
近期「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在政壇吵得火熱。台灣是否要有第七都?大新竹地區是該採「竹竹併」,還是連苗栗一起加入成「竹竹苗併」?都引發熱烈討論。

在新竹縣市分家將滿40年之際,未來該不該併?要怎麼併?

新竹縣、市為何要合併升格

新竹縣、市分家明年將滿40年,新竹市長林智堅九月六日在臉書發文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認為「大新竹」是台灣的戰略城市,縣市合併是時勢所趨。

林智堅以利於竹科發展及城市發展兩面向,做為力推大新竹合併的理由。他表示,位於大新竹的竹科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但新竹市腹地不足,對產業發展不利,唯有透過縣市合併,鬆綁發展束縛,發揮「1+1>2」的優勢。

再就城市治理經驗來看,「兩個地方政府」對政策執行及城市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困擾,新竹縣、市為共同生活圈,為加速「大新竹」的發展,推動縣市合併有其急迫性與必要性。

對於竹竹合併議題,新竹縣長楊文科支持合併升格,但強調應該是「竹竹苗合併升格第七都」,他表示,竹竹苗是共同生活圈,無論是從人口數、土地面積、竹科完整性,三縣市合併升格都是較好的方式,而且不應急就章,2026年應是較合適的時間點。

新竹市-新竹縣-縣市合併-升格-大新竹-林智堅-楊文科-竹竹併-竹竹苗新竹縣市合併議題近期討論熱烈。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門檻

升格直轄市規定有哪些規定?根據現行的地方制度法第四條,「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依據2021年11月底人口數據資料,新竹市人口為45萬2,665人,新竹縣人口為57萬5,131人,加總合計僅約102萬人,未達法定升格直轄市125萬人標準。

解套方案一: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將「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其中「且」改成「或」,即可為人口數限制解套。

民進黨團24日將《地方制度法》修法遞案,提案內容「擬請院會逕付二讀」,遭在野黨聯手杯葛,民進黨團同意撤回逕付二讀案,並以人數優勢表決,決定將地制法修正草案交付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最快一月立院臨時會就會排案,力拚六月底前通過。

解套方案二:

可將「竹竹合併」擴大為「竹竹苗合併」,苗栗縣人口有53萬9,879人,竹竹苗三縣市人口加總,即可輕易跨越125萬人門檻。但若合併後債務也必須整合,依各級政府公共債務統計表顯示,新竹市有98億元、新竹縣為97億元,苗栗縣則高達372億元,不利財務規劃。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有什麼優缺點

竹竹併有哪些優點?

  •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行政問題能更有效推行與解決。
  • 升格直轄市可獲得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目前新竹市低於2%。
  • 升格後公務員職務列等提升,可增加地方政府延攬才誘因。

升格直轄市,統籌分配款真的會拿到比較多?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係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第16條之一規定辦理,以總額94%列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並以一定比例分配直轄市(占61.76%)、縣市(占24%)及鄉鎮市(占8.24%),其餘6%列為特別統籌分配稅款,供支應緊急重大事項經費使用。

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地方財政-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財政收支-大新竹-合併升格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比例圖。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為台灣創稅高達1,920億元,統籌分配稅款卻只能拿到2%,若升格為第七都,可獲得更高比例的統籌分配稅款。

新竹縣市拚升格,看似可跳脫與其他12縣市分食24%的統籌分配稅款,加入統籌款百億起跳的直轄市行列,資源大增。但以升格已滿10年的台南市為例,市長黃偉哲曾表示,台南縣市合併後,獲得的統籌分配稅款並未增加,只等於縣市各自原本的額度相加而已,「一加一並沒有大於二,而是等於二」。以2022年預告分配預算數,台南市分到219.26億,是六都中最少的。(延伸閱讀|新竹縣市合併,苗栗會有多慘?五種情境模擬分析

統籌分配稅款-台灣縣市-經費-財政收支-大新竹-合併升格2022年各縣市統籌分配稅款比較表。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竹竹併有哪些缺點?

  • 竹竹合併須修法才能跨越人口數門檻,因人設事修法,開地方自治惡例。
  • 升格影響中央資源分配,資源可能集中於較發達的都市核心區,導致城鄉差距擴大。
  • 升格會導致議員席次減少,三級機關等鄉鎮市長及鄉鎮市民代表消失,偏鄉民意難以反映。
  • 竹竹合併升格後,台北到台中間只剩苗栗為非直轄市,恐造成地理位置被孤立、各項資源福利被嚴重夾殺,發展恐更加邊緣化。

竹竹合併升格,地方首長有「異」見

新竹市長林智堅:

  • 力推「竹竹合併」,對地方政府治權單一方便。
  • 「竹竹合併」先行,苗栗是否納入合併,可待日後有共識再議。
  • 大新竹合併升格對竹科與城市發展,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若未能於現階段推動修改地方制度法,又得等下一個四年。

林智堅-新竹市-市長-大新竹-合併升格-直轄市-竹竹併新竹市長林智堅力推「竹竹合併」。圖片來源:林智堅臉書

新竹縣長楊文科:

  • 支持「竹竹苗合併升格」,三縣市人口數合計達156.6萬人,可不必修法直接升格,且從竹科的新竹園區、竹南園區、銅鑼園區,一直到中科,是科技產業走廊,若合併升格把苗栗斷掉,對產業發展不公平。
  • 不論是「竹竹合併升格」或是「竹竹苗合併升格」,須尋求共識、尊重民意,不應由上而下強行推動,並且具備法制配套,國土規劃須完善。
  • 合併不應急就章,距離明年底選舉僅剩一年,不宜趕在明年選舉倉促定案,合適時機應是2026年。

楊文科-新竹縣-縣長-大新竹-縣市合併-竹竹苗-直轄市新竹縣長楊文科支持「竹竹苗合併升格」。圖片來源:楊文科臉書

大新竹,誰來當家?

任期即將屆滿八年的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獲得黨團立院總召柯建銘支持,提案修改《地方制度法》,力促新竹縣市能在2022年合併升格。若明年六月能修法成功,林智堅將再次具備拚戰大新竹百里侯的資格,有望拚連當16年新竹市長,也因此引發「因人設事」質疑。

面對外界質疑聲浪不斷,林智堅在12月27日晚點舉行記者會表示,「不會參選2022大新竹合併後首任市長」,希望這樣的決定促使各在野黨停止政治操作,讓大新竹升格有助國家戰略產業發展、提升區域治理效率的討論回歸正軌。

原本被視為「大新竹」熱門市長人選的新竹市長林智堅,無預警宣布「不參選首任市長」,現任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選不選是林智堅個人考量的事,但合併升格是國家大事,須縝密計畫、溝通,因此誰要參選或誰不參選,都予以尊重。

新竹縣市若合併升格成功,未來「大新竹」會由誰來當家?除了現任新竹縣長楊文科可能參選延續政策外,其他被外界點名有意爭取縣市長的,還有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鄭正鈐,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民眾黨立委高虹安。

另外,明年屆滿兩任的竹北市長何淦銘表示,未來已決定要退休,但如果大新竹合併升格成真,他會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市長。(延伸閱讀|20年前「凍省」未盡之功:縣市平權,才是縣市合併關鍵|林右昌專欄

新竹縣、市分合史

依台灣地方行政層級可分為直轄市、縣、市(舊稱省轄市),目前有六都、13縣、三市,其中直轄市層級最高,後兩者層級地位相同。新竹縣、新竹市目前屬於同等行政層級。

新竹縣、新竹市曾歷經數次分合,距離最近一次分家即將在明年(2022)屆滿40年,回顧分合歷程如下:

  • 1901年/日據時期,新竹地區設為新竹廳,下轄五支廳,範圍約為今之新竹縣不含關西鎮,並包含中港溪以上的苗栗地區。
  • 1909年/新竹廳合併苗栗廳大安溪以北地區,轄區擴大為今新竹縣市及苗栗縣。
  • 1920年/廢廳置州,合併新竹廳、桃園廳為新竹州,州治設於新竹郡新竹街。
  • 1930年/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仍屬新竹州,「新竹市」首次現身。
  • 1945年/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將新竹州改為新竹縣,同年10月30日劃出新竹市為省轄市。新竹縣市首次分家,層級平行相等。
  • 1950年/台灣省進行調整行政區劃,原本的「大新竹縣」被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新竹市降格為新竹縣下轄的縣轄市,新竹縣市合併。
  • 1982年/新竹縣轄下的新竹市合併香山鄉,再次改制升格為省轄市,新竹縣政府縣治遷往竹北。相隔32年,新竹縣市再度分家至今。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

彰化拚升格 內政部收到計畫書
林智堅確定不選大新竹市長 盼朝野「加速修法」促成竹竹合併
林智堅不選大新竹 高虹安:支持改制升格但切勿草率

其他人也在看

你可能有興趣

影音推薦

#廣編企劃|【2023 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9】新竹市交通處長 倪茂榮:改善交通,必須先做出優良示範道路|天下雜誌✕未來城市

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