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制震」與「隔震」優缺點,結構施工影響建築耐震能力

0
4649

地震頻傳的台灣,讓民眾對於建築安全的意識提升,建築業者也針對地震提出「制震」、「隔震」等抗震設備的宣傳,但這些設備安置在建築上就一定安全嗎?

優良的結構系統規劃設計+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

一棟結構安全的建築物,除了必須符合耐震規範,最重要是建築結構安全中的「優良的結構系統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這兩大要點同時做到,才是耐震安全的根本;做好了這兩點,這些「制震」、「隔震」設備才能更完整的發揮它應有的功效。

制震、隔震建築在規劃時,需要考慮日後這些設施的保養、檢修、維護,甚至更換的問題,否則日後也會衍生很多無法處理的後遺症。

什麼是制震、隔震?差別及注意事項

制震設計

制震建築就是在建築物的骨架內,安裝一種或多種的制震元件,簡單可分成兩大類,一種是位移型的制震器,另一種為速度型制震器用,用以降低建築物的搖晃程度。

好處是可吸收能量、控制搖晃的建築物,以減低來回震動時的不舒適感,同時降低建築物的變形,不同類型的制震器於結構設計時可針對不同的需求使用。在遭遇大地震時,目標是希望制震器會先發揮功能,不致損及主結構體本身,而在大地震過後,再針對制震器進行檢測,若制震器有所損壞再進行更換,建築物即可恢復原有安全狀態。

 

 

制震建築就是在建築物的骨架內,安裝一種或多種的制震元件
制震建築就是在建築物的骨架內,安裝一種或多種的制震元件

斜撐式制震器

斜撐式制震器的外觀就如同汽車的避震器一般,是採用「對稱」的方式,分佈在建築中,並與柱子及大梁做連結,在遭遇地震時,才能發揮作用。

此制震器屬於「位移型」,大多用於鋼構的案子,因為在接合點的地方才較好施作,而裝置制震斜撐處的空間,應避免設置過多的裝潢,並需保留檢視及修繕的空間,有利於檢查制震器在地震過後,是否有偏移或變形的可能。

斜撐為位移型的制震器,一般多用於鋼構的個案,在接合處較好施工,若受到地震力破壞產...
斜撐為位移型的制震器,一般多用於鋼構的個案,在接合處較好施工,若受到地震力破壞產生變形位移,還可拆卸維修

制震壁

制震壁的形式就像一面牆,大多安裝於兩樓層的大梁之間,壁式制震器多為「速度型」的形式,當地震發生時,可以發揮阻尼效用,並可以依照結構設計的強度,把地震力產生搖晃力及建物擺動幅度降低,一般常用於鋼骨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中。

 

 

制震壁的形式就像一面牆,大多安裝於層樓的大梁之間。
制震壁就像一面牆,大多安裝於層樓的大梁之間

制震的裝設應考量整體結構設計,絕不可未經專業設計計算即任意加裝在建築結構上,以免因結構應力集中的地方沒有加強設計,反而造成原有結構的破壞,影響建築之安全。

隔震設計

所謂的「隔震設計」是在建築的基礎層或低樓層的某一層作為「隔震層」,並從該層每根柱子下方裝設隔震設施,藉此隔震設施吸收地震能量,通常可隔絕六○%以上地震波,減少因地震所發生的建築物之搖晃,提高建築物的安全性。隔震層不像一般樓層那麼高,台灣目前以放置在二樓或三樓為主,主要為安裝隔震墊並連接上下建築結構可平行錯開移動使用,其內部必須完全防火並管制,以保護隔震墊免於遭破壞,管路則以懸吊方式,使其可隨地震搖晃不受拉扯。

隔震設計在日本神戶大地震時發揮很大效果,減少許多建築物的損毀,日本特別重視公家單位的建築抗震能力,例如醫院和消防局以及一些政府單位等,都採用隔震建築。

隔震的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更應特別加強要求,否則若因施工不精準或基礎不均勻沈陷等,造成大樓有傾斜問題,地震過後沒辦法回到原位時,對建築安全更是一大隱憂。

隔震設計「橡膠支承墊」與「積層鉛心橡膠支承墊」
所謂的「隔震設計」是在建築的基礎層或低樓層的某一層作為「隔震層」,並從該層每根柱子下方裝設隔震設施,藉此隔震設施吸收地震能量,圖中分別是「橡膠支承墊」與「積層鉛心橡膠支承墊」
隔震墊定位安裝。
隔震墊定位安裝
隔震墊定安裝完成
隔震墊定安裝完成

建築物不論採用哪種抗震設備,最重要的是先把建築結構系統規劃設計做好、平面配置能四平八穩、設計時能考慮施工性、施工工人能按圖施做、每個細節的施工品質都做到精準確實,並在規劃房屋的結構設計時,納入考量結構力學規劃設計、結構鋼筋系統化設計、防裂與防漏水設計以及現場施工技術做相互整合,以達到施工期短、成本合理、品質確保、耐震強度提升。關鍵是如何依個案設計適當的工法,注重「優良的結構系統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兩大必要要素,即能造就真正安全耐震的房屋。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