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商店文化」:引以為傲的「方便」背後,可曾想過你我失去了什麼?

「便利商店文化」:引以為傲的「方便」背後,可曾想過你我失去了什麼?

Photo Credit:Sorbis@Shutterstock

我們成了「標準化大量生產流程」的最後一道程序,我們與無所不在的「大資本企業集團」融為一體──我們都是便利商店養大的。

在土耳其,或者更確切點來說,在伊斯蘭世界中,家庭,是被高度強調的社會根基。而土耳其身為一個人口多數為穆斯林的國家,即便在非常世俗化或西化的家庭,仍舊保有「重視家庭」的文化。

這也同時代表,多數土耳其家庭中的「裡應外合」,是十分堅固且被兼顧的。又畢竟有「裡應」這個部分,就代表家中有人負責打掃、煮飯等家務,於是這裡到處都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超市。

這些「超市」多半是私人、而非大型財團經營的,甚至在一些較 local 的地方,還保有許多「家庭式」的超市,進去買東西,就像是進到一般人家的家裡作客一般。這些「獨立超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鍋碗瓢盆到生鮮蔬果,從清潔用品到新鮮麵包,大都能夠買到。

基本上身為學生的我們,最常跑也最方便跑的地方,就是這樣的超市──畢竟更大型的連鎖超市,價格通常較昂貴。

而即使不論價格,我個人也總是盡量以行動支持獨立超市,避免去大型連鎖超市消費。

為什麼呢?這是一整個結構性的問題:

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真的值得「驕傲」嗎?

土耳其隨著經濟發展,在大都市中,上述獨立超市逐漸被連鎖大型超市取代的現象,不免讓我想到臺灣。

從父母長輩口中的「柑仔店」(獨立雜貨店),到現在超商密集度全球最高,平均每 2,000 多人口,就有一家。短短幾十年間,臺灣發展出「小七永遠在那裡、全家就是你家」的「便利商店文化」,背後更是超過 3,000 億元新台幣的巨大營業額。

以前年少無知,還曾對臺灣這樣的「方便」,感到驕傲無比。現在讀了點書,才發覺便利商店就像癌細胞一樣到處增生,與人們的關係,更已牢不可破──這樣的現象與它所反應出的「文化」,著實令人擔憂:

怎麼說呢?

「家庭」的價值越加淡化,是其中之一。

目前臺灣便利商店販售的商品,五成以上是現成的人工食品/加工食品。於是比方說當小朋友想吃水餃,父母再也不用大費周章地跑去買絞肉、高麗菜以準備餡料,也不用揉麵團或至少買現成的水餃皮──只要下樓去一趟「小七」,微波一下或買個冷凍水餃,馬上搞定。

看起來十足「方便省時」,但過去親子一同包水餃、煮水餃的天倫之樂,也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而當你想要招待從遠方來訪的親友,直接去一趟超商,買幾罐塑膠瓶裝綠茶、或由店員快速沖煮的即時咖啡,快速又簡單,卻也就 skip 掉了一同「泡茶」順便聊聊茶葉品種,或研磨泡咖啡順便聊聊煮法、豆種的有趣(?)話題。

花上一段時間「泡茶聊天、喝杯咖啡」的人際互動,甚至在極忙碌又極方便的現代社會,變成一種反而必須刻意為之的「老派浪漫」。

「柑仔店」是當時人們的生活交際空間,比起現代的便利超商,有更濃厚的人情味。圖/flickr@bryantaocc CC By2.0

 

「我們都是便利商店養大的」

 

而不論是「忙碌生活下的不得已」或「因為方便而改變的習慣」,我們已日漸習慣、依賴於便利商店幫我們省下這些時間和力氣,一個家庭中也不再如此需要「裡應」──因為「小七」的微波食品,早已取代了我們記憶中的媽媽味(爸爸味),「全家」就是你家廚房⋯⋯

於是我們成了「標準化大量生產流程」的最後一道程序,我們與無所不在的「大資本企業集團」融為一體──我們都是便利商店養大的。

我們甚至以此為傲,並開始以為每個人(只要有超商)都能「自給自足地生活」、都是「獨立的個體」。

我們開始覺得自己不需要家庭,因為家庭所提供的一大功能,早已被便利商店「方便」的標準化服務取代──過去的「裡應」,甚至被貶低成一種無所事事或者能力不足者的工作。(想想我們如今對「家庭主婦」、「家庭主夫」、「家事勞動者」的刻板印象)

「便利商店文化」反應的價值觀,更遠不只如此:當常被用來評量國家經濟發展的「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一點兒都不把家庭內部(裡應)的智力、勞力、心力服務,視為一種有價值的生產;當官方勞動力的統計總是把「為家庭服務的工作者」排除在外;當我們將養育子女中的「養」,簡化為一種「供給食物、提供金錢援助」等全然物質主義的過程⋯⋯

我們不再思索,當父母與子女一同在廚房或餐桌,所進行的「供給食物」時所能傳遞的愛、所能交流的心、所能凝聚的情,是多麼珍貴;我們不再思索,不論男性或女性,在家務勞動的同時所衍生的有型、無形價值,意義有多重大。

「方便就好,想那麼多幹嘛?忙著工作賺錢都來不及了,家人、親友等忙完再相處就好。」或許你會如此說。

但,如果沒有家庭在身心上給予我們支持,一個國家到底要怎麼永續發展?

「虛偽的自由經濟」,建立在對勞工、中小企業的壓榨上

「便利商店文化」,除了揭示社會學研究所說的,「消費主義所導致的個人主義迷思」,進而產生家庭失能等種種問題外。在許多經濟學研究上,它其實也代表著一種危險且不公平的寡占甚至壟斷:

只學過幾個學期的微觀和宏觀經濟學,我想自己不夠格在這方面多加贅述,但還是有幾個論點想提出:

首先,如今臺灣的零售消費市場中,與消費者保有最密切關係的,便是連鎖便利商店──換言之,當已無所不在的便利商店,提供越來越多「方便」的服務、「豐富」的品項,同時間也就代表著有越來越多商品與服務,必須仰賴這寡占的「通路」,才能接觸到消費者。

而因為從食品到一般民生消費品,供應商幾乎別無選擇地,必須試圖讓商品在便利商店上架,導致供貨價錢的主控權,因此落在「擁有便利商店」的控股企業手中:當一個商品成功被「塞進」便利商店的貨架,就彷彿像是登上了自由競爭中的最高寶座,同類產品很難再與之競爭。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服務業員工:當標準化且「鋪天蓋地、無所不能」的便利商店服務席捲全台,其他在資本、通路都明顯處於劣勢的服務業者,同樣難以競爭和擴張。而當沒有具競爭力的(獨立)服務通路能與「大型連鎖便利商店」匹敵時,自然也無法提供員工較佳的薪資。

你或許會問:那既然便利商店獨佔通路市場鰲頭,「三頭六臂、什麼都得會」的「超商店員」,薪資總會因此較好吧?

答案顯然恰恰相反: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寡占、甚至壟斷的企業,也代表著接近無限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對供應商而言是如此,對自己的員工,當然也是如此。

在缺乏制衡、形成寡占的「便利」背後,其實只有資本家越來越多的利潤、供應商被越壓越低的售價,以及勞工們被越壓越低的薪資。

我們甚至都還沒有提到,當通路中一旦出現食安疑慮,全臺灣「姓小七」或「姓全家」的孩子們,會遭遇到多大的風險。

別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獨立思考判斷,「我們還有其他可能」

總而言之,在我個人看來,「便利商店文化」帶來的「方便」,是通路霸權營造出的「虛偽自由經濟假象」,更是一個毫不明智的消費文化──我們看似選擇無窮,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我們對眼前的「方便進步」習以為常,卻可能很少深入思考過,看似「受惠」的我們,其實是整場生存遊戲中的囚徒。

更多時候,我們自知體制存有問題,卻從不試著去挑戰這個體制──因為「它」,看起來是如此地不可動搖。小到「生活方式」、大到「國際秩序」,我們似乎總認為,這就是我們必須接受、必須適應,且在其中苟延殘喘試圖生存的「現實」。

殊不知其實在世界各個角落,同樣有無數人,正試著透過新科技、新思維、新的連結與行動,嘗試推動全面性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就像起源歐陸的「社會主義」,試圖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一樣;就像埃及民眾,革命推翻獨裁三十年的穆巴拉克一樣──

儘管以結果論,他們後來都在某種程度上失敗了,但星火燎原,他們所揭示的意涵──告訴人們「我們其實還有其他選項」,甚至遠勝於訴求,與到目前為止的成敗。

我只想告訴自己和家鄉的臺灣人們:不要害怕改變,更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掙脫迷思」、「無所不知」──框架之外還有框架,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未必沒有其他可能。

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獨立思考判斷,並且用更包容、更開放的心態,面對不同的價值觀。並嘗試以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個我們看似習以為常的世界。

我不知道還能多說什麼。但也許看到這裡,你願意聽聽我個人到目前為止,思考過後的主張:資本主義必須被取代,家庭的功能必須被重視,個人主義必須被改革,消費主義與物質主義必須被摒棄。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關聯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