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任美國總統、第43任總統的父親喬治·布希(George Bush)於週五逝世,享年94歲。布希曾領導這個國家度過了一個國際風雲變幻的時代,但是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加之對國內事務顯得缺乏關注,他在競選連任時沒有爭取到足夠的支持,最終未能獲得第二任期。
布希去世的消息是由他的辦公室公布的。不到八個月前,與他結婚73年的妻子芭芭拉·布希(Barbara Bush)過世。
布希患有一種帕金森氏症,使他在最近幾年中被迫只能用輪椅或老人電動車代步。4月,在參加布希夫人的葬禮後的第二天,他因血液感染而接受治療。2013年,他曾因支氣管炎住院超過六週。當時他的病情危重,以至於他的兒子、前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曾諮詢過有關悼詞的意見。
然而他每一次都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2013年,他要一名助手去通知前來表達哀思的眾人,「把豎琴收起來。」
廣告
作為一名共和黨人,布希是白宮的一個過渡性人物,在任的時間是1989年至1993年。他在公共服務領域擁有超過40年的職業生涯。他曾是一名海軍功勛飛行員,1944年,他駕駛的戰機在太平洋上被擊落,他是最後一位入主橢圓形辦公室的二戰一代。
布希擁有嫻熟的官場與外交技巧,在結束長達40年的冷戰及解除核戰威脅中發揮了作用,並以微妙的方式應對了蘇聯解體和東歐解放。
但是,儘管在國際舞台上取得了成功,注重國內事務的選民們似乎認為,他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存在脫節,所以他競選連任的努力以失敗告終。1992年的競選重點轉向了經濟,選民們放棄了布希,選擇了名氣相對較小的阿肯色州民主黨州長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後者是嬰兒潮一代,開啟了美國領導人的世代更迭。
如果說布希的任期幫助終結了國外的一個時代,那麼他也開啟了另一個時代。1991年1月,他召集一支國際聯軍,將伊拉克入侵者逐出了科威特,派遣數十萬士兵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掃除了一些越戰的陰影。但是,這次勝利導致美國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把主要精力放在伊拉克上,並在十多年後達到了頂點:他的兒子決定推翻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那場戰爭耗費了美國的大量資源和耐心。
布希入主白宮時的履歷是所有總統中最可觀的一個。他曾擔任兩屆德克薩斯州眾議員、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水門事件時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主席、美國駐中國代表、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局長,以及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的副總統。
他取得了自1836年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之後無人取得的成就: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獲得了總統競選的勝利(范布倫繼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後出任總統)。
廣告
布希出身優渥,畢業於麻薩諸塞州安多弗的菲利普斯高中(Phillips Academy)和耶魯大學,這讓他有了一種新英格蘭特權階層的優雅舉止和公民責任心。他喜歡把自己從事公職說成是回應責任的召喚,20多歲時,他正是響應這一召喚,被派到太平洋與敵人交火(「駕駛艙裡充滿濃煙,我被嗆住了,」他在海上被潛水艇救起後給父母寫信說道)。
1988年,布希在紐奧良接受共和黨總統提名時,強調了責任這個主題。「我是一個用使命來定義人生的人——確定使命,完成使命,」他在超級巨蛋體育場(Superdome)對共和黨代表說的這番話贏得了熱烈的掌聲。他說,他將「讓美國繼續前進」,為了「一個更美好的美國」而努力。
「那就是我的使命,」他在演講結尾時說道,「我會完成它。」
布希身材高大(6英尺2英寸,約合1.88米),有著運動員的優雅步態,他很友善,具有紳士風度——除了在那場艱苦競選中痛苦掙扎之時——他習慣寫便條,總是避免使用第一人稱單數代詞。他代表著共和黨人中「更友善」、「更溫和」的類型——就職演說中,他用這兩個詞來描述自己對國家和世界的看法,此後經常被人引用——在該黨突然轉向右傾之時,這種類型幾乎已被淹沒。
布希離開總統位置後,產生了政治王朝的話題。布希是一位美國參議員的兒子,而他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成就了一番政治事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失去最高統帥地位的遺憾。喬治·W·布希成為繼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之後第二個追隨父親的足跡入主白宮的總統之子,但是和父親不同,他贏得了連任。另一個兒子傑布·布希(Jeb Bush)兩次當選佛羅里達州長,在2016年的總統競選中失利。
然而,老布希的朋友們說,他看著兒子的八年總統任期麻煩不斷,曾經讓他驕傲的東西變成了沮喪的緣由。到後來,兩位布希總統之間的對比——第41任和第43任總統,他倆之間漸漸也開始這樣互相稱呼——提升了父親的聲譽。隨著小布希的受歡迎程度降低,老布希的公共地位開始上升。很多美國人開始欣賞第41任總統曾經表現出來的剋制老練的領導風格。在2012年的一項民意調查中,59%的人對他表示讚賞。民主黨人,包括貝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也稱讚這位父親,作為指責兒子的一種方式。
廣告
這是布希拒絕公開談論的一個話題,但他最終在與傳記作者喬恩·米查姆(Jon Meacham)的對話中談到了它,那本傳記於2015年由蘭登書屋(Random House)出版。布希指責了那些長期存在於自己生活中、後來也圍繞在兒子身邊的人物——兒子的副總統迪克·錢尼(Dick Cheney)和國防部長唐納德·H·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 Rumsfeld),老布希與這兩個人長期不和——指責他們在白宮營造了一種「強硬路線」的氣氛,在世界各地侵略性地、最終破壞性地使用武力。
「我的確為他公開發表的一些言論感到擔憂——有些可能是他自己的想法,還有些是他身邊人的想法,」布希在《命運與權力:喬治·休伯特·沃爾克·布希的美國奧德賽之旅》(Destiny And Power: The American Odyssey of 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一書中說道。
他特別批評了拉姆斯菲爾德。「我不喜歡他做的事,我認為那傷害了總統,他對所有的事情都持強硬態度,」布希說。他還說,「拉姆斯菲爾德是個傲慢的傢伙,自以為是,趾高氣昂。」
在連任競選中輸給柯林頓之後——在那場競選中,獨立候選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贏得了近五分之一的選票,據布希自己說,這次失敗讓他心灰意冷,無地自容——他和妻子芭芭拉(Barbara)在他們的休士頓家中和緬因州肯納邦克波特的海濱別墅療傷。但他並沒有退休。
他用跳傘慶祝了自己的幾個重要生日,包括90歲生日。他肩負白宮使命在世界各地旅行,和柯林頓一起為難民籌款,包括2004年給亞洲造成極大破壞的海嘯以及次年的「卡特里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
在參加這些活動之前,布希幾乎毫不掩飾對柯林頓的蔑視,但他們後來結成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近乎親人的關係,變得非常親密,布希夫人曾說自己的丈夫像是柯林頓從未能擁有的父親。
廣告
在這個黨派政治日益嚴重的時代,這兩位前總統成為兩黨合作的象徵。如果說布希的接納幫助柯林頓洗刷了某些壞名聲,那麼柯林頓也幫助布希轉變了形象——從一直生活在受歡迎的前任總統雷根陰影下,且未能贏得連任的落敗總統,轉變為受人尊敬的前輩政治家。
 布希的總統任期正值一場始於雷根時代的世界秩序轉型。他對東歐動盪局勢的反應是謹慎的,導致一些人批評他沒有掌握歷史的主動。但是他選擇了一種合作的方式,與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S·戈巴契夫(Mikhail S. Gorbachev)一起接受了德國統一、蘇聯解體以及冷戰的結束。兩位領導人簽署了條約,要求對各自的核武器和化學武器儲備進行削減,對歷史產生深遠影響。
「喬治·H·W·布希是美國歷史上最好的未連任總統,也是最被低估的總統之一,」前國務卿、輔佐布希近50年的顧問詹姆斯·A·貝克三世(James A. Baker III)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歷史會給他一個非常好的評價。」
在入主白宮的第一年,布希出兵巴拿馬,推翻了那裡的鐵腕統治者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Manuel Antonio Noriega)。1991年海灣戰爭的速戰速決以及相對來說較少的流血,讓他在那年三月的一次國會聯席會議演講上得到三分鐘的全體起立鼓掌,人們高喊著「布希!布希!」據紐約時報/CBS新聞民調,為期四天的巴格達空襲把他的選民滿意度推到了將近85%。那是他總統任期的巔峰,然而也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的連任已經十拿九穩,一些可能構成威脅的民主黨人當時也是這樣認為。
伊拉克並非一場全然的勝利。布希被迫要對自己的決策做出辯解,他在推翻侯賽因之前停止了進攻,而他此前向侯賽因提供財政援助和情報數據的事,也遭到了批評者的質疑。然而,外交政策上的成功依然是他總統任期的重要標誌。與他在國內的作為不可同日而語。
在四年任期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共和黨和民主黨領袖都表達了不滿,他們認為,面對二戰後最嚴峻的經濟形勢,布希沒有一個國內議程。很多人質疑他對美國百姓的苦難置若罔聞。儘管被批評聲刺痛,他在經濟形勢不妙的新罕布什爾進行連任競選時的表現,並沒有驅散人們的這種印象,他在一月宣稱,「要傳達的訊息:我在乎。」
廣告
他的國內決策的標誌幾乎可以肯定是1990年的預算協議,該協議意在通過向富人徵稅應對日益惡化的赤字問題。它讓國家財政重新站穩腳跟,然而卻背棄了有史以來大黨總統候選人所做過的最為明確的競選承諾:「看我口型:不會加稅。」
這個承諾是在1988年紐奧良共和黨全國大會的接受提名演講裡做出的,當時引起了一片叫好,而他的出爾反爾遭到眾人斥責。保守派共和黨人開始倒戈。民主黨人則看到了嚴重打擊他的機會。此事還成就了第三政黨挑戰者、德州老鄉羅斯·佩羅(Ross Perot)出人意料的強勁勢頭。「我的確是被這事毀掉的,」多年後,他跟自己的傳記作者米查姆談起背棄1988年競選承諾一事,是這樣評價它造成的破壞的。
在伊拉克的勝利給他帶來的歡呼聲過去僅一年,布希就發現自己在新罕布什爾的共和黨總統初選上差一點輸給保守派政治評論員派翠克·J·布坎南(Patrick J. Buchanan)。他最終贏得了提名,但布坎南的挑戰以及右派陣營的立場改變削弱了他的勢頭。他隨後輸給了柯林頓。佩羅得到19%的普選票,讓布希和柯林頓都沒能拿到多數票。
無論以什麼標準,布希都是一名貴族,康乃狄克州格林尼治富有階層的產物,那裡的潛移默化給了他一種不可磨滅的高貴姿態。
作為總統候選人期間,他要求自己的特勤局車隊按照紅綠燈行駛的事廣為人知。他寫過許多致謝便條、禮節卡和悼唁信——布希似乎在全美每一個城鎮裡都認識人——多到結集成書的地步。
書名就是他慣用的落款,「祝事事順利,喬治·布希」。這本出版於1999年的書取代了傳統的總統回憶錄,他的母親多蘿西·W·布希(Dorothy W. Bush)曾教導他謙卑的重要性,出回憶錄在他看來是不妥當的。
然而高貴的形象在政治上也曾給他帶來不利。他在待人接物上的儀態和用語招來過嘲弄。1988年總統競選期間,在新罕布什爾一個卡車驛站裡,服務生問他咖啡要不要續杯,他點點頭說好的,他想再「點上一些」咖啡。
他的批評者認為他不識民間疾苦,他們的一個事例是,在任總統期間,布希曾參加一個食品雜貨商展會,在看到超市掃碼器演示時表情十分詫異。(他後來堅稱自己並沒有感到意外。)
1992年的一次競選辯論中,布希面對一名女子的提問面紅耳赤,此人說如果他「沒有經歷過困擾著平民百姓的問題」,那麼又怎能對經濟困境做出應對。布希不安地盯著提問者。
「幫我認清問題,我會努力去回答,」總統說。
在那之後,他看著柯林頓熱切地與那名女子展開交流,在很多人看來,當時後者贏得了許多選民。
清楚自己有一種貴族學校學生形象的布希,喜歡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一個自己人生比較平凡的時期:在德州石油業的工作,以及戰時的軍旅生活。他提醒聽眾他並不穿帶紐扣領的正裝襯衫或條紋領帶,他喜歡鄉村音樂、馬掌和豬皮。
他的彬彬有禮時常被認為——準確說是被誤會成——是個性溫順的表現。1987年,《新聞週刊》(Newsweek)發表了一張他的封面,標題是《克服『懦弱因子』》(「那是我政治生涯裡見過的最下三濫的攻擊,」布希在自己的日記中怒不可遏地寫道。)但是無論在政治還是比賽中,他是可以極端好鬥的。他在1988年進行了一場殘酷的競選,擊敗麥可·S·杜卡基斯(Michael S. Dukakis)。他打高爾夫球的方式,用白宮醫生的話說,不是一般的高爾夫,而是「有氧高爾夫」,急匆匆打完一洞立刻奔向下一洞。
布希喜歡諧音笑話,這一點似乎被兒子喬治繼承了。他的語句亂作一團,在緊張的時候尤其如此。他給美國政治字典源源不斷地加入新詞。他用「Big Mo」形容在愛荷華黨團會議獲得的勝利給競選帶去的重大利好;艱難時刻叫做「tension city」(緊繃之城);在請求選民不要憐憫他時,他引用了音樂劇《艾薇塔》(Evita)中的一句台詞:「別為我哭泣,阿根廷。」
他的演講磕磕絆絆,有一種容易被取笑的鼻音。喜劇演員丹納·卡維(Dana Carvey)模仿的布希曾經是《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的一個固定內容。(「不可以的。那是不審慎的。」)布希很少展現能打動觀眾的那種情感上的敏銳性。在1992年的一次辯論中,電視攝像機捕捉到他在看錶,彷彿感到無聊。
然而回顧這許多的瞬間,布希呈現了一種優雅的氣度和誠摯。他是華盛頓的一個異類:一個沒有敵人的男人——或者說敵人少之又少。
「你沒見過有誰去唾棄這位總統,」貝克在2013年採訪中說。「無論在具體某個政策立場上是否認同他,人們都會尊重他,喜歡他。」
布希身後留有他的兒子喬治、傑布、尼爾(Neil)和馬文(Marvin);他的女兒多蘿西·布希·科赫(Dorothy Bush Koch);兩個兄弟,喬納森(Jonathan)和威廉(William);妹妹南希·沃克爾·布希·艾利斯(Nancy Walker Bush Ellis);20個孫輩;七個曾孫輩。他還有一個女兒羅彬(Robin)在1953年三歲時因白血病夭折。他的哥哥小普萊史考特·S·布希(Prescott S. Bush Jr.)於2010年去世。
步入晚年的布希一直保持著強健的身心,在退休生活中傾注了不亞於其政治生涯的活力。在肯納邦克波特,他有時打高爾夫,有時開著自己的快艇在海浪間疾駛,臉上掛著笑容,卻讓那些敢於一同前往的賓客驚恐萬分。
2004年的80歲生日前一天,他前往加州,在雷根的葬禮上致辭。回到德州後,他在休士頓棒球場大擺筵席,邀請了5000名賓客為他慶生,其中一位客人是戈巴契夫。次日,在地面的3000人注視下,他穿上降落傘從飛機上跳下。
布希向來不喜做自我評價,不過在接受傳記作者米查姆的採訪時,他對自己的歷史地位顯得沒什麼信心。「我迷失在了雷根的榮光——到處是他的紀念碑,讚美,大英雄——和我的兒子們的拼搏之間,」布希說。
還有一次,他談起那些將評判他的功過是非的人說,「萬一他們只能找到一摞空白卡片怎麼辦?」
然而在1989年最後一天的日記裡,第41任美國總統也許對自己的才能與雄心做出了最佳的描述,那是他總統任期第一年的尾聲。
「我肯定不會被認為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布希寫道。「但是我希望我是穩重、審慎而幹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