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Despair \diˈspɛər\ 絕望
在《紐約時報》最近很受歡迎的一篇文章《連父母都不曾看到的絕望:美國大學生的悲劇自殺》(His College Knew of His Despair. His Parents Didn’t, Until It Was Too Late)中,提到了幾樁美國大學生因為學業壓力而走上絕路的悲劇。
英文標題中使用的Despair(絕望)一詞,點出許多美國大學生在求學時可能陷入的困境——在韋氏字典上,despair有「徹底失去希望(utter loss of hope)」的含義。
在報導中,時報記者這樣描寫一名痛失愛子的母親:
廣告
「Ms. Burton had lived every parent’s nightmare: a child flunking out, sinking into despair, his parents the last to know.」
(波頓太太經歷了每對父母的夢魘:孩子在被當掉、陷入絕望時,父母是最後知道這件事的人。)
在美國大學裡,大學生因學業壓力而自殺的案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許多學校和社會機構開始對此採取措施。在中國,一些高校學生自殺的案例近期在網上引發關注,但公眾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探究和討論仍然太少。在這篇報導中,時報記者追蹤了華裔學生Olivia Kong於2016年自殺一案的最新進展。
自殺的中國學生
兩年前,就讀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三年級的Olivia Kong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輕生源於學業上的焦慮:擔心無法退掉一門她自認為會被當掉的課。
她在死前幾天曾向學校的心理醫生求助,表達其壓力和自殺的傾向。她提交一份請願書,表示希望退掉一門課程,理由是:「我有自殺的念頭。」而校方並未將這些信息通知家長。
廣告
那個週末,她回到父母家,並與一位醫生談話。她告訴那名醫師,她計劃週日返回學校,然後自殺。當時,醫生以「到急診室的花費很可能比辦喪禮的花費還低」回應了她提出的自殺計劃。
週日,她返回學校,她的父母在午夜時分到宿舍外探望她。當時,她的母親給了她一些煮好的餃子。她感覺到女兒的前額發燒。
第二天早上,Olivia越過費城40街的地鐵站內的黃線,在黑暗的隧道中結束生命。
父母的控訴
不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多麼緊密,他們對孩子內心世界的很大一部分仍然相當陌生。
「我們仍然感到震驚,」在接受時報記者採訪時,Olivia Kong的母親表示:「校方知道所有的事,卻沒告訴我們任何事。」
廣告
2018年4月,Olivia Kong的父母控告校方瀆職,稱其未將女兒自殺的意圖告訴他們。
面對父母的指控,校方拒絕置評。學校往往以學生的隱私為由,屏蔽了父母得知子女學業成績、心裡壓力——甚至是自殺傾向的管道。
2016年,賓州大學的學生Olivia Kong自殺身亡。近日,她的父母稱校方未將女兒想要自殺的信息告訴他們。
2016年,賓州大學的學生Olivia Kong自殺身亡。近日,她的父母稱校方未將女兒想要自殺的信息告訴他們。 Hilary Swif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Olivia Kong的死只是華裔學生在異地留學,因不堪負荷而走上絕路的其中一例。去年10月,在美國猶他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唐曉琳自殺,針對該案的調查結果也揭示了她所在的學系存在推遲學生學業及實驗室環境壓力過大的情況。
尋找出路
時報的另一篇報導《焦慮症成為美國大學生中最常見心理問題》(Anxious Students Strain College Mental Health Centers) 中,指出焦慮症已經超越憂鬱症成為大學生中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憂鬱症也在增加之中)。曾在哈佛大學求學的時報觀點文章作者高雨莘在《那些在美國大學裡痛苦掙扎的中國留學生》(Chinese, Studying in America, and Struggling)一文中,描繪自己求學時遭遇焦慮的心理問題,並就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給出建議。
面對絕望的情緒,時報的另一篇文章《你感受到了「絕望」?這是件好事》(Are You in Despair? That’s Good)則提供了可能的解方。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細緻入微的情緒體驗會給你帶來好處,哪怕這些體驗是負面的。這種在心理學被稱為「情緒粒度」的驅動力,會讓你的大腦在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有了更加精密的工具。通過學習新的情緒概念,或許能讓你更好地處理「絕望」、應對生活。
廣告
「絕望」是一種失去希望的負面情緒,也帶來了在校園裡真實上演的悲劇。你是否也曾在求學時感到絕望?又是如何走出絕望或是與它共處的?歡迎來信或留言告訴我們。也歡迎對「每日一詞」這個欄目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的讀者信箱地址是:cn.letters@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