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同——在這個中國北部城市外的崖邊洞窟中有多尊巨型佛像,它們是講突厥語族語言的游牧民族在五、六世紀在金色砂岩上雕刻而成的。佛像上覆蓋著厚厚的煤灰,訪客一吹,就會飄起黑色的煙塵。
這個被稱為雲岡石窟的遺迹歷經朝代興衰、現代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而留存下來。但中國的經濟繁榮帶來的後果——工業污染——卻不停地在侵蝕這些砂岩。
中國的官員和保護工作者已經開始採取雄心勃勃的舉措,保護雲岡石窟,使之在古迹保護方面成為其他遺址的典範。他們不僅清洗了雕像,建造了一個大型公園,還關閉了附近的煤礦,並清除或控制其他空氣污染源。
「你不知道以前有多糟,」山西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前雲岡石窟研究院主任黃繼忠說。「對比非常明顯。」
官員和學者表示,中國廣大地區的室外空氣污染堪稱屬於世界最嚴重的行列,全國各地的古迹都深受其害。根據中國的新聞報道,被酸雨腐蝕的古迹包括四川樂山大佛和已有800年歷史的大足千手觀音像。中國南部省會城市廣州的一名教授警告稱,廣州的明代紅砂岩建築也遭到酸雨腐蝕。
中華文明的象徵——西安兵馬俑——可能也面臨威脅。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教授李順誠(Lee Shun-cheng)曾呼籲在兵馬俑周圍建造玻璃牆,現在保護兵馬俑的只有頂棚而已。
雲岡石窟的專家正在為那些尋求保護遺址的官員提供建議。雲岡石窟位於中國煤炭之鄉的中心地帶。黃繼忠參觀過位於響堂山和藥王山山腰上的這片遺迹,這兩座山都位於中國北部污染嚴重的地區。黃繼忠建議當地官員關閉或搬遷水泥廠。他表示,官員們有時會遵從建議,而無法關閉工廠時,就在雕像周圍建造玻璃圍牆。
在重慶的大足石刻和中原河南省的龍門石窟,保護工作者均在使用雲岡石窟首創的濕度監控設備。
「這些東西有共同之處:它們都受空氣和水的影響,」黃繼忠說。「因此,這些地方可以直接借鑒雲岡的經驗。」
問題的很大部分在於煤。燃煤過程釋放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在大氣中進一步氧化,然後與水汽結合產生酸雨。
以宏偉佛像聞名的雲岡石窟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以宏偉佛像聞名的雲岡石窟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雲岡石窟研究院高級管理人員劉曉權表示,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着山西省的煤炭工業為全國各地的發展提供動力,酸雨及空氣污染對雲岡石窟雕像的影響「非常嚴重」。一條國道從雲岡石窟前穿過。雲岡石窟的254個洞窟中有5.1萬尊雕像,而每天經過的運煤卡車最多達兩萬輛,村民們也要燒煤,來做飯、取暖。
為了使這裡的雕像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相關部門從20世紀90年代晚期開始努力展開修復工作。1998年,官員們遷移了高速公路,並禁止運煤卡車經過雲岡石窟。黃繼忠表示,大約有10家小型煤礦被要求關閉。官員們還將六個村莊遷出該地區,其中涉及4750戶家庭,有報道稱,一些村民拒絕搬遷,他們稱賠償金太少。
工人們利用軟毛刷清掃雕像上覆蓋的煤灰,很多佛像如今金光閃閃,就像其創建者想像的那樣。後來的朝代在一些雕像上添加的鮮艷塗料又變得清晰可見了。最大的佛像——56英尺(約合17米)高的坐像——面部有一層薄薄的金色塗料。
2001年,雲岡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進一步的保護工作於2008年開始施行,包括附近的國道禁止旅遊巴士通行,將石窟群所屬的景觀區擴建至原規模的六倍,以及植樹種草。一座庭院里坐落着曇曜的銅像,熠熠發光。這位北魏時期的高僧負責為帝王們督建了首批石窟。
尼姑們前來參觀雲岡石窟第20窟的佛像。這座窟前壁坍塌,使佛像暴露在有害環境之下。
尼姑們前來參觀雲岡石窟第20窟的佛像。這座窟前壁坍塌,使佛像暴露在有害環境之下。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慕名前來朝拜的佛教徒與遊客人數逐年增長。不久前的一個下午,數十名身着灰袍的尼姑乘坐旅遊大巴到達。劉小泉表示,景觀區每年接待150萬到200萬遊客,而不到10年前,每年僅為50萬。
有四座蔚為壯觀的石窟正在進行力度最大的保護與重建工作。工人們在修建木質頂棚,以防止雨水侵襲石像。完成後,從另一處佛教藝術聖地——敦煌莫高窟——請來的專家將重新畫上部分彩繪。上次石窟着色還是清朝的時候,而清朝統治中國的時間為17世紀到20世紀初。
修復工作者還在努力對這裡全部的藝術作品進行數字備份。這將有助於構建石窟的三維渲染圖,供遊客與學者查看。
在雲岡石窟的可見範圍內,仍有國有企業大同煤礦集團公司旗下的一座煤礦在運行。不過,劉小泉表示,公司已經關閉了一些礦井,而且「他們在煤粉灰和控制污染上做得不錯」。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兩名攝影師在第1窟里調試燈光設備,以便為研究院拍攝圖片。這座窟里的正中雕有一尊方塔,官方導遊馬葉霞(音)稱,這是典型的中期雕刻作品。附近的雙窟也有一座塔,不過它的基座因為洞穴底部以前充盈的流水而遭侵蝕。馬導遊稱,共產黨1949執政後,抽幹了其中的水。
流水能侵蝕砂石雕像,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個威脅。馬導遊說,在十二三世紀的金朝,流經石窟前方的一條河直逼這些石像,於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下令河水改道。
第16到20窟擁有最古老的雕像,為高僧曇曜督建。這幾座窟里的佛像頗為簡樸,從後方的岩石中開鑿而出。馬導遊表示,雨水構成了一大威脅,會讓岩石疏鬆,更易於被風化。本應環繞第20窟入口的前壁已經坍塌,讓端坐其中的佛像暴露在外。
馬導遊說,最古老的石窟被北魏前期的拓跋氏帝王用來宣揚,他們擁有天賦神權來統治被征服的當地人。拓跋氏最終將都城南遷至位於今天的河南省境內的洛陽。在那裡,他們開鑿了龍門石窟,建起更多宏偉的佛像。龍門石窟同屬世界遺產,那裡的管理者也在進行與雲岡類似的保護工作。這種做法正在成為慣例,為那些尋求國際認可的地方政府所遵循。
不過,嚴重的空氣污染,官方還沒能控制,或者說不願控制。官方媒體新華網曾報道,2013年上半年,有135座城市屬酸雨城市,其中23座屬重酸雨城市。黃繼忠說,「當前的空氣污染仍然構成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