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徒步登上香港最西端的虎山山頂,最讓人愉快的就是以夕陽、橫跨珠江的嶄新大橋或在附近機場降落的飛機為背景自拍。
但是看得更仔細的人還有機會獲得更罕見的獎賞:在閃爍著銀光的綠波間,可以瞥見中華白海豚在漁船和貨船之間游弋。
「香港還保留著這種珍稀動物,真是太神奇了,」前不久,米歇爾·張(Michelle Chan)在虎山看到這一幕時說。
在下方的大海,來自附近漁村大澳的六艘觀光船圍住了一頭白海豚。當它突圍時,人們歡呼起來。
廣告
在溫暖的水域中活躍地遊動時,這種海豚會呈現出紅潤的顏色,因此也被稱為粉紅海豚,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的大部分沿海地區都有分布。它在香港有著特殊的地位,出現在雕像和學校課本中,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時,它是吉祥物。
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在珠江三角洲的生存狀態一直岌岌可危。珠江三角洲的貨運量位居世界第二,幾個城市擁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其沿岸海域還在不斷開發中。
但據15個保育組織和當地大學的一份報告,由於污染、海上交通和大規模填海工程使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香港海豚的數量在過去15年裡下降了80%。
上個月,香港海豚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尋找這種哺乳動物。
上個月,香港海豚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尋找這種哺乳動物。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香港國際機場新跑道,以及連接香港與珠江西岸大橋的建設,也破壞了海豚曾經主要的棲息地,現在那裡已經很少能見到海豚的身影了。
然而,新冠病毒大流行激發了海豚得以喘息的希望。區域旅行限制導致來往於香港和澳門之間、每小時數班的珠江三角洲高速渡輪暫停服務,這遏制了對海豚的一個關鍵威脅。
「所有的船隻交通都是問題,但高速渡輪是一個特別的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海洋保育負責人勞倫斯·麥庫克(Laurence McCook)說。「它們的速度太快,船只有撞擊動物的風險,但也會在物理上干擾海豚,因為海豚會逃離它們。」
廣告
隨著輪渡停運,海豚們在它們最喜歡的區域得到了一點平靜。
「我們很清楚地記錄到,海豚正在回到渡輪區,」麥庫克說。「在目前的情況下,那裡實際上是它們最主要的棲息地。」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表示,白海豚在虎山附近水域的現身頻率增加,很可能是因為它們可以更自由地使用部分最喜愛的領地,而不是它們的數量有所回升。
香港國際機場一條新跑道的建設,打亂了曾經是海豚主要棲息地的區域。
香港國際機場一條新跑道的建設,打亂了曾經是海豚主要棲息地的區域。 Jerome Favre/EPA, via Shutterstock
「人們想聽到疫情對野生動物有利的消息,但對海豚來說不是這樣的,」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何宗信說。
何宗信和一組研究人員定期乘船按照設定的網格路線來回航行,統計他們發現的海豚數量。
他們的路線從香港國際機場附近開始,在新橋的填埋工作開始之前,這裡曾是海豚的聚集地。香港政府建立了一個海洋公園,補償失去的棲息地,但海豚的回歸卻很緩慢,很可能是因為該地區的新跑道工程仍在繼續。
廣告
「每次有大橋這樣的項目,」何宗信說,「他們就建一個海洋公園作補償。但我們認為太遲了。」
在最近的一次考察中,該團隊確認的第一隻海豚是編號為WL79的海豚,何宗信很快就認出了它,因為它的尾巴附近有一個V形的缺口,那是被魚線或漁網纏住所致。
「如果能確認個體,我們就可以追蹤它們的生活史——它們喜歡在哪裡閑逛,它們是否有幼崽,」他說。「這很重要,因為人們擔心海豚的繁殖率非常低。為了保持種群健康,我們希望看到小海豚。但這在香港沒有發生。」
今年9月,包括來往香港和澳門的渡輪在內的船隻停泊在香港的油麻地避風塘。
今年9月,包括來往香港和澳門的渡輪在內的船隻停泊在香港的油麻地避風塘。 May Jame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新生的海豚是灰色的,隨著年齡增長,顏色會逐漸變淡,深色的部分會變成明顯的斑點。有些變得完全沒有斑點。它們和母親一起生活三到四年,但有時長達八到九年,通常能活到30多歲。
不久,研究小組發現了另一隻成年海豚WL168,它背上有一個大傷疤。在西南15英里外的另一處中國領土澳門附近,也能發現WL168的蹤跡,這說明當地種群不受政治邊界的限制。
何宗信說,海豚吃各種各樣的魚,包括灰鯔魚和獅頭魚,二者都是香港市場上常見的食物。對這些物種的過度捕撈增加了海豚面臨的威脅,其他威脅還包括農業和工業廢物、城市污水排放、船舶排放和海洋塑料等等各種污染。
廣告
研究人員還擔心,海豚觀賞船會進一步給哺乳動物帶來壓力,尤其是那些從大澳出發、為期20分鐘、費用25美元的船。
環保組織表示,他們希望暫停輪渡帶來的好處可以鼓勵地區政府和輪渡公司重新考慮穿越珠江的路線。讓航線往南移動一段,它們就可以繞過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附近的海豚棲息地。他們說,這樣做只會增加幾分鐘的行程。
當然,這只會緩解海豚面臨的眾多威脅之一。
「改變渡輪航線不是神奇的萬能藥,」麥庫克說。「但我們認為,這可以幫助我們推動其他行動,證明我們失去海豚並不是既成事實。」
在港珠澳大橋下釣魚。
在港珠澳大橋下釣魚。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