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佛羅倫斯(Florence)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 來自教堂的名畫賞析(三): 波堤伽利(Sandro Botticelli)的鎮館之寶



這篇主要介紹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的第九到第十四展覽室,這是以波堤伽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 -1510)為主題的展覽室。

波堤伽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眾多大師級畫家中,非常與眾不同的一位。他的地位似乎不如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菲爾)般的受人矚目,但是當我仔細的品味他的作品時,卻常常會發現更多的樂趣。

由於生於斯、長於斯,波堤伽利一輩子都待在佛羅倫茲發展事業,只有短暫的時間到比薩與羅馬去做工程。所以烏菲茲美術館擁有二十二幅大師的作品,這也是全世界波堤伽利藏品(總計七十一幅作品)中,最為豐富的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的鎮館三寶是達文西的《聖母領報 (Annunciation, 1475) 》、波堤伽利的《春之頌(Primavera, 1478)》與《維納斯的誕生(Nascita di Venere, 1484)》。要知道這兩幅畫作塑造了幾位古希臘神話當中,女神的具體形象。換言之,所以西方人如果談到維納斯,腦海之中浮現出的影子,便是這畫中的人物。之後所有的藝術家,如果畫或雕塑維納斯,也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來到烏菲茲美術館,這三幅畫一定要看仔細了。

烏菲茲美術館的布置大致以繪畫的時間為主軸來安排展示,第九號展廳一直到第十四號展廳,都是波堤伽利為主題的展示間,現在我們就一一來看看這些美麗的作品。

我說美麗是有意義的,波堤伽利的作品大致是神話背景或宗教畫,但是其中的人物,必然盡可能的美麗,所以每幅作品的人物都非常賞心悅目,如果你比較美術館的其他作品,便知道我說的不假。

唯一我覺得有些刺眼的是他繪畫主題人物的比例與姿勢未必合理,但也許就是他的風格吧 !!! 我們看畢卡索的畫也不會要求人物的比例要合理吧!

《剛毅的聖女(Fortitude, 1470)》



其實在第九展覽室,便有一幅波堤伽利的作品,這幅畫一般人並不會特別注意。那是在1470年,由於佛羅倫斯商會新建辦公大樓完工,需要一幅氣派的作品,裝飾他們的樓梯間。計畫是需要一幅佔據整面牆的組合畫,稱之為《七種美德》。企劃案將用七位美女,表現出分別代表剛毅、節制、信仰、慈善、希望、正義與審慎等《七種基本美德(Theological and cardinal virtues)》。

那時也流行公開招標,一位老畫家波拉伊奧洛(Antonio del Pollaiuolo, 1429-1498)的畫室前往投標,標案的規則居然也與現今類似,就是投標者要先畫出一個提案來比稿,如果評審滿意便可以得標,承攬全案完成其他的六個美德。

波拉伊奧洛當時以《慈善》為主題,畫了一幅素描當作提案,贏得了這個標案。不過實際交貨的時候,便遇到了困難,因為合約規定,每三個月要完成兩幅作品,但是波拉伊奧洛的畫室顯然遇到了瓶頸,無法如期完成。

這時波堤伽利的一位經紀人朋友知道了消息,讓波堤伽利用十元金幣的代價,承包了《剛毅》這個主題的聖女。當時波拉伊奧洛(當時67歲)與波堤伽利(25歲)有著巨大的年齡差距,這個承包案讓波堤伽利在佛羅倫斯一舉成名,而且與老畫師建立了非常親近的關係,得以承包更多的案子。



《剛毅的聖女》與例如波拉伊奧洛畫的其他六幅畫在第九展覽館相互爭輝,最大樂趣便是站在畫前,欣賞彼此風格的不同。《剛毅》中華麗的金屬甲胄和緊握手中的棒鎚,透露出堅毅的戰士感覺。波堤伽利在聖女的紅裙,也有極為特別的色澤。甚至後來影響了米開蘭基羅的畫作風格。而大師在聖女身上的寶石裝飾,也讓觀賞者有著極為深刻的映象。

在同一個畫室中,還有波拉伊奧洛的另外兩幅著名的作品:《海克力士擊殺巨人(Hercules slaying Antaeus, 1460)》《海克力士與九頭蛇(Hercules and the Hydra, 1460)》。



這幅畫作是應佛羅倫斯的第一位統治者科西默-美第奇的要求畫的,原作是一系列作品,共有三幅先安置於皇宮之中。但二戰時期,畫作佚失,所幸在1963年陸續找了回來,但其中一幅目前為私人收藏,所以只有兩幅於畫室當中展出。這三幅畫均為海克力士擊殺怪物為主題,象徵科西默-美第奇打擊不公不義的惡人,乃為馬屁型作品,其實畫的不太好。畫室中還有幾幅這位畫家的作品,其中《女子的肖像(1475)》也算是有名的作品。當講實話,風格並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我覺得《七種基本美德》與其他畫作的差異極大,但我覺得還是比較好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波堤伽利的影響呢?

接著,就來到第十展覽室,第十到第十四都已經重新規劃,用兩幅鎮館之寶當主題,搭配其他波堤伽利的作品。

《聖布羅喬祭壇畫-聖母子與六位聖人(Sant' Ambrogio Altarpiece – Madonna and Child with Six Saints, 1470)》



第一個在歷史上,談到這幅畫的人便是瓦薩里,他《藝術史》當中,記錄說他在聖布羅喬教堂看到這幅祭壇畫,教堂隸屬於本篤會的修道院,他辨識出畫中的一位人物是聖方濟各。據他分析,所以這個作品的設計明顯的受了老里皮(Filippo Lippi)藝術風格的影響。此外從畫中服裝顏料參有大量金屬,可以看出他受到的另外一位畫家維洛吉奧的影響。波堤伽利曾經在老里皮的工作室中當學徒,而維洛吉奧後來成為波堤伽利的老師。由這些原因分析,瓦薩里斷定這幅作品是波提切利所作。

這幅畫後來在1808年轉藏到烏菲茲美術館。但是之前為什麼放在聖布羅喬教堂? 後代的學者很認真的想要透過這幅畫中人物的辨識,想要尋找這幅畫的來源。

一開始,學者認為這幅畫作的主體是兩位修道院中的修女,於是這幅畫被稱之為《祈福的修女》。但是有學者比對紀錄中,這教堂神職人員的畫像,似乎都對不上,這於當時的習慣不合,所以推論這幅畫一開始應該不是掛在這教堂當之中。

這幅畫作中,因為放在教堂太久,沒有得到好好的照顧,因此有很多的斑點,後來在精美的修複工程中除去後,使它原本的輪廓清晰起來。學者辨識出畫像中兩位跪在地上的主角是科斯瑪(Cosmas)和達米亞諾(Damiano)兩位聖人。如果是這樣,那這幅畫像便可能還是來自美第奇家族,因為由傳統的角度來講畫中的一位聖徒轉身露臉,這必然和王室有關聯,所以這兩個穿紅衣服的主角應該都是皇室的人物,跪在聖母腳下。聖母旁邊的四位聖徒包括抹大拉(St. Mary Magdalen),施洗者約翰,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

接下來會看到:

卡司卡洛的天使報喜圖(Castello Annunciation, 1490)



《聖馬蒂諾德史卡拉醫院的聖母報領壁畫(Annunciation of San Martino alla Scala, 1481)》




這幅是醫院大門口的壁畫。

接下來,就到了這畫室的兩大主題之一,鎮館之寶《春天(Primavera, 1482)》

根據瓦薩里的藝術史紀錄,他曾經在1550年的時候,在佛羅倫薩郊外的Villa Di Castello別墅看到它與維納斯的誕生兩幅名畫。這裡當年是老科西莫的郊外別墅。這兩幅畫都是羅倫佐美第奇委託製作的,主要是準備掛在他表親的洞房之中。據說羅倫佐告訴畫家,麻煩畫點”春意盎然”的作品。於是這兩幅曠世巨作,就此誕生。



由於這兩幅畫開啟了文藝復興時期,所以享有極高的評價,也因此,畫作被藝術史專家們不斷的放大檢視。這是一幅非常大的畫,畫中共有八個人物,在春天的樹林之中,婆娑起舞。

畫中的花園的場景其實就在別墅當中。



最左側的年輕人是墨邱利(Mercury,希臘神話叫做Hermes (信使神)),身上有佩劍,並帶有飛翼,而且腳穿飛行鞋,手中的拿著魔杖,想要把烏雲趕走。

在畫作上方遮住眼睛的小天使是愛神丘比特。而墨邱利正是邱比特與蜜雅(Maia, 就是May五月之神)的兒子。而丘比特的箭正對準了新婚的主角墨邱利呢!



三位美女正翩翩舞著,她們是美惠三女神(Charites),傳說中,是宙斯和歐律諾墨的3個女兒;阿格萊亞( Aglaea、代表光芒四射的女神)、歐佛洛緒涅(Euphrosyne, 代表興高采烈的女神)與塔利亞( Thalia, 鮮花盛開的女神)。美惠三女神(Charites)常常陪伴維納斯出現,而且通常都是不穿衣服的形象,以給予世人最大的福利,但波堤伽利在這裡幫她們穿上了紗。

墨邱利旁邊有三位僅披著薄紗的美女,但墨邱利故作鎮定不去看她們,頗有柳下惠的風格。原來墨邱利是以Giuliano de'Medici為範本來畫的,當時就是他要結婚,所以畫家安排他不看美女,哈哈!!!

中間那位美女自然就是維納斯,她正是這個花園的主人。

再過來的這位穿著漂亮洋裝的美女是Flora,她是拉丁神話中的春之神。



在過來回頭的女神是克羅莉絲Chloris,而吹著氣的人男士是西風之神賽佛羅斯(Zephyr)。


在神話故事中,西風之神和克羅莉絲有染,後來把她變成了春之女神。這故事有些複雜,反正大家就看到了波堤伽利想要表現的故事情節,Zephyr把Chloris變成了Flora。

畫中的花花草草也很有趣。



我在Youtube看到BBC有一部紀錄片,專門分析這幅畫中的花花草草,最後居然辨識出一百九十種不同的植物,而花朵已有一百三十種。而且這些花的品種與開花時間,居然也符合佛羅倫斯的當地的天氣與植物開花的狀態,這就不得不佩服畫家的觀察力。這些花朵包含: 玫瑰、鳶尾花、風信子、勿忘我、風鈴草、康乃馨、雛菊、蒲公英、草莓、毛莨等等。

接下來看的就春意更濃的一幅大畫。

《維納斯的誕生(Nascita di Venere, 1480)》


這畫明顯是《春天(Primavera, 1482)》的前傳,畫中描述了維納斯的誕生,畫中的維納斯乘坐貝殼由海中冉冉升起,然後在風神的協助下,搭乘貝殼飄向岸邊。

維納斯畫的真美,對不對? 唯一一個不完美,就是脖子似乎有點長,不過也許注意的人不會太多。任誰看這幅畫,焦點也不會是在脖子。



左上角的西風之神賽佛羅斯(Zephyr)與他的相好克羅莉絲(Chloris),在這裡又出現了,西風之神吹著氣,來護送維納斯往岸邊漂去。



右邊穿著花洋裝的美女,便是克羅莉絲(Chloris)的分身花神Flora。Flora站在岸邊歡迎維納斯的來到,同時準備好一件漂亮的衣裳,想要披在裸體的維納斯身上。



《朱蒂絲的歸來(The return of Judith to Bethulia, 1473)》與《荷羅芬尼斯之死(The Discovery of the Body of Holofernes, 1473)》



這幅畫以聖經舊約中朱蒂絲之書(Book of Judith)的人物朱蒂絲(Judith)為依據而繪製。這個題目其實也有非常多的名畫家畫過,以後如果有機會可以寫一個專題。

這故事是這樣的;朱蒂絲是修利亞城(Bethulia)一位美貌的寡婦。西元3世紀時,亞述王國的大將荷羅芬尼斯(Holopherne)圍攻修利亞城。城市岌岌可危,而城中的希伯來人同胞已經喪失對上帝的信心,他們不相信上帝能將他們從強大的波斯征服者那裡拯救出來。

朱蒂絲堅持她對上帝的信仰,潛入敵營,以美貌接近荷羅芬尼斯。趁著大將醉酒的機會,割下了他的頭顱,並帶會修利亞城。亞述大軍發現大將首級不見了後,一哄而散,修利亞城得以解圍,朱蒂絲也救了大家。

朱蒂絲因此成為女性聖人與女英雄的典範。看完聖經後,覺得故事似乎與上帝信仰沒有甚麼關係,這完全是朱蒂絲個人的犧牲與勇氣,救了大家,而且她反而是用個人的力量,維護了上帝的信仰。

在文藝復興時期,朱蒂絲被認為是女性力量的泉源,畫中的朱蒂絲在回程的時候,與她的女僕艾布拉,大步的向前邁進。阿布拉還頂著敵人大將荷羅芬尼斯(Holofernes)的人頭,而朱蒂斯雖然殺了人,一手提刀,另一隻手卻拿著一根象徵和平的橄欖枝,也許代表了她將和平帶給了希伯來人同胞。另一幅畫變是亞述大軍發現大將頭不見了的場景。

這兩幅畫的尺寸不大,原先是一對雙折畫,並且配有鑲金的精美外框,但目前已經佚失。所以美術館只是把畫崁在小畫框當中。

《東方三聖的禮拜(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1475)》



這幅畫的內容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也是極為普通的題材,細數波堤伽利的作品,居然有九幅均以此為主題。畫中有嬰兒期的耶穌、聖母,與受到伯利恆之星的指引前來朝見的東方三博士。但這幅畫卻成為僅次於前面兩幅鎮館之寶以外,最常受到討論的作品。

原來這幅畫當中,出現了那個時代的許多名人。因此辨識畫中的人物,成為學者喜歡做的事情。第一個人物是右下角穿著土橘色的年輕是竟是畫家自己的自畫像。



跪在耶穌前面的黑袍老人(東方三聖之一)是老柯西莫(Cosimo di Giovanni de'Medici, 美第奇家族王朝的創始人)。


中間穿紅色斗篷的人物是皮埃羅(Piero di Cosimo de'Medici, 老柯西莫的兒子,王朝的第二任執政官)。旁邊的那位是穿著白袍的喬瓦尼(Giovanni di Cosimo de'Medici, 柯西莫的二子,也是皮埃羅的弟弟)。所以三位美第奇家族的已去世人物組成了畫中東方三博士。

接下來,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三代,就是目前執政團隊成員。

洛倫佐·美第奇(王位的第三代繼承者)位於老柯西莫的後面,他穿著長長的白色長袍、光者腳,戴著有紅邊的帽子。在另一側的相對位置,穿著黑色和紅袖帶短款連衣裙,他是洛倫佐的弟弟朱利亞諾·美第奇。

這幅畫由Gaspare di Zanobi del Lamas支付帳單,他是佛羅倫薩銀行家和Medici家族的朝臣。他也出現在中的最左側,穿白跑的老者。


上面的人物位於畫的左邊,幾位都是當時的名流與文藝界人士。

《拿者獎牌的年輕人(Ritratto d'uomo con medaglia di Cosimo il Vecchio), 1475)》

這幅畫我實在是不喜歡。 畫廊中介紹這幅畫的小牌子上說,這是羅倫佐-美第奇最喜歡的一幅畫。不知好在哪裡?

新增說明文字
《聖巴納巴祭壇畫(Pala di San Barnaba), 1487)》


這幅畫比較冷門,除了大畫之外,下面還有四幅小畫,參觀的時候,不識貨,沒有好好看。不過在聖母瑪利亞寶座的下面有一排字,居然是摘錄於但丁神曲中的天堂中第XXXIII篇章: "Vergine madre e figlia del tuo figlio",意思是”聖母與聖子”。


不仔細看,不會注意到這排字。但如果知道畫家曾經幫神曲畫過插圖,便知道畫家對於神曲的內容,必然知之甚詳。

《波堤納瑞的祭壇畫(Portinari Altarpiece, (Hugo van der Goes), 1475) 》



這幅畫是另外一個很帥的荷蘭畫家雨果(Hugo van der Goes)畫的,這畫的買家是波堤納瑞,這是當時一位醫院的經營者,畫的右邊是他的夫人與兩個女兒。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個女兒之間,畫家居然畫了一個怪物,隱藏其中。不知道是甚麼意思? 如果要看點詭異的東西,這幅畫千萬不要錯過。

有點累了,還有三幅畫,以後有機會再補說明。

《基督的葬禮(Entombment of Christ), Rogier van der Weyden, 1460》

雖然在同一個畫室,但不是波堤伽利畫的。



《Benedetto Portinari的肖像(Portrait of-Benedetto Portinari)漢斯·梅姆林(Hans -Memling), 1487 》

這也不是波堤伽利畫的。但算是有名的肖像畫。


《石榴聖母(Madonna della Melagrana), 1487》

這幅聖母與聖子像在類似作品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畫作以聖子手拿石榴而聞名於世。聖母在這幅畫當中,美的程度幾乎超過維納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