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西洋藝術史

俄國抽象主義和構成主義Abstractionism & Constructivism

  • 【關鍵字】
    康丁斯基、熱抽象、冷抽象
    【代表藝術家】
    保羅.克利 (Paul Klee,1879-1940):《升C調》
    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構成第八號》
    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1878-1935):《革命信號》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1872-1944):《場景》《構成》
    【起源】
    抽象主義的出現是對表現與印象主義流派的反動。緣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俄國,創始人是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克利(Paul Klee)與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抽象藝術指的是不造成具體物象聯想的藝術,脫離「模仿自然」的範疇。這種「非具象」的繪畫風格,涵蓋在許多流派的藝術當中,並不泛指一個流派。抽象主義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僅僅是表現藝術家淺意識的感受」,因此他們拒絕描繪現實的世界。
    【風格】
    抽象主義:
    抽象主義依表現手法來區分時,分為兩類,一種事表達客觀抽象藝術的「冷抽象」與表達主觀情緒的「熱抽象」。冷抽象的代表人物為馬勒維奇與蒙德里安,熱抽象的代表為康丁斯基。抽象派藝術緣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國,創始人為康丁斯基,他撰寫了兩本書,為《論藝術的精神》與《點、線、面》。書中詳盡論述抽象繪畫的技術原理與抽象繪畫存在的必要性。他把繪畫的全部內容歸結為「形式」與「色彩」兩大範疇,並認為抽象藝術的核心為有關「精神」的問題。
    構成主義:
    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又稱結構主義,與馬列維奇為代表的至上主義和蒙德里安的新風格主義,活躍在1911~1933年間。構成主義是雕塑的改革運動,受到立體主義拼貼技法的影響,並且和至上主義有很大的關連。
    構成主義注重雕塑在空間的動感,並排除使用傳統的石膏與大理石的材料,而採用像是木材、金屬、玻璃等材料加以焊接和組合而成,這種嘗試對日後雕塑家在材料的使用有顛覆的影響。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政府邀請一批藝術家創作一批雕塑。藝術家受到革命勝利的鼓舞與熱情,深信自己在藝術中所進行對抽象雕塑的探索也是一種革命,於是在這樣懷抱著革命熱血的探索中,他們創造出自己的新風格,並命名為構成主義,又稱結構主義。
    【後續】
    第二次大戰之後,抽象主義的繪畫思潮擴及世界各國,並且在各國發展出新的畫派。以巴黎畫壇來說,傾向純粹抽象的畫家,組成了一個集團──「新現實沙龍」。還有一個由建築家、雕刻家、室內美術設計家合作組成的推進新抽象的綜合空間藝術之團體「Group Espace」。另外,還有所謂「非形象主義」繪畫的出現。在義大利則有「空間派」繪畫的興起,美國畫壇在戰後崛起的「抽象表現派」,發展更為輝煌。
    構成主義主要的成果是在於對雕塑語言的開拓,使雕塑成為三度空間的藝術,跳脫傳統雕塑的束縛。並且構成主義在雕塑材料的運用,配合現代工業所創造的新材料,並融入機械、建築領域的概念,使藝術與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
    【延伸閱讀】
    書:
    曾長生譯(1995)。俄國的藝術實驗。台北:遠流。(Camilla Gray)
    何政廣(2007)。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
    網路:
    台灣大學網路教學-戲劇與多媒體藝術風格 康丁斯基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kandinsky.htm
    壹讀 抽象主義藝術奠基人康定斯基作品探析
    https://read01.com/zh-tw/R2g0M5.html#.WzBob1UzYdU
    抽象派
    http://hct0517.myweb.hinet.net/art11_3.htm
    【圖源】
    http://www.wassily-kandinsky.org/Composition-VIII.jsp#prettyPhoto
    https://www.reddit.com/r/museum/comments/2kfw6t/paul_klee_death_and_fire_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