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專題企畫

美術館古典大師時事觀點

【藝術解謎】 從波堤切利三幅《維納斯》元素,閱讀文藝復興的神性與人性。

藝術解謎波堤切利維納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2020-04-16|撰文者:林侑澂

波堤切利,《春》(局部)。圖/取自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
波堤切利藉由維納斯與群神的並列,組構出了瑰麗華美的印象。作為新婚賀禮,畫中的維納斯呈現懷孕的體態,身著著白色的絲綢長裙,長裙外披掛著緞面的長袍,在質感的描繪上相當細緻。雖然圖樣並不繁複,但是帶有蕾絲的長裙裝飾反映出了當時貴族們華貴的衣著品味。帶有珍珠掛墜的長袍,紅色菱形緞面與刺繡金線的深藍色內裏,呼應著描繪聖母瑪利亞 Mary常用的色調搭配。這樣子高度理想化的形象,讓維納斯與聖母年輕、美麗、聖潔的形象做了結合,顯現出了文藝復興時期所推崇的女性形象。
此作在1890年代經歷修復後,植物學家辨識出了在《春》畫面裡的500餘種的植物。而這些植物的90%可以在三、四月份的佛羅倫斯採集,可以想見當時的藝術家已經高度重視科學性的考察、嚴謹而明確地敘述著春季生生不息的主題。
在《春》之中的維納斯,淡漠的表情承襲了中世紀的宗教藝術,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典雅姿態。維納斯並未敘述太多的情緒,卻顯示出了女神的驕傲。這樣的表現可以視之為宗教思維到人文主義的過渡:即便開始連結神話與俗世,卻仍然對於完美、非現實的神性相當的重視。
波堤切利 Sandro Botticelli,《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蛋彩畫/畫布,278.5 cm x 172.5 cm,1484-1885,現藏於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圖/取自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
在荷馬 Homer史詩《伊里亞德 Iliad》中,維納斯是天神宙斯 Zeus與女神黛歐妮 Dione的女兒。而在赫西歐德 Hesiod的《神譜 Theogony》中,維納斯則是初始神明烏拉諾斯 Uranos的血和精子與海水融合的神靈。維納斯的希臘名阿芙羅黛蒂 Aphrodite在原文中,即是「從海水泡沫出生」之意。
波堤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局部)。圖/取自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
《維納斯的誕生》是波堤切利三幅維納斯中唯一的裸體姿態,畫中的維納斯7.5頭身的身形呈現對置 Counterpoise的S型姿態(若是完全站立估約7.9頭身)。雖然此作中人物刻意拉高的身形、內縮的肩膀和雙腿的重心並不完全符合人體結構學,卻體現出了古希臘對於青年體態的推崇。基於維納斯「出生即是完美」的指標性,作品相當程度地展示了當時畫家們對於「完美人體比例」的審美想像及科學研究。 
波堤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局部)。圖/取自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
生於孕育萬物的大海,維納斯象徵著純潔與美麗,在眾神的注目下在貝殼中誕生(如同珍珠般無瑕)。誕生之初由風神與花神送來了花朵(使用了珍稀的金色),顯示著甫出生即備受關愛的地位。並由包容一切的四季女神霍拉Hora,為其披上紅色的繡花披肩。霍拉以及披肩的花紋,與花神的氣息左右呼應,同時也讓視覺更向中心的維納斯聚焦。表露出一種初生的、純粹、無垢的美麗。
波堤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局部)。圖/取自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畫作中理性的光影鋪陳、肢體結構的體感和布料的飄逸動態,賦予了觀者們更加寫實的視覺感受,與中世紀的宗教繪畫有著明顯的不同。波堤切利長期對於柏拉圖式的精神哲學懷抱著嚮往,經常在作品中追求的理想的、完善的、超越現實的美感。這或許也是他為何會如此寄情於描繪維納斯的理由。而此作中的維納斯遮掩住性別特徵,體現了歐洲藝術的學徒制 / 學院所傳承「裸並不是裸體」、「不可具有現實人物辨識性」及「不可破壞社會秩序」三項規則。
細觀在貝殼中隨風飄向岸邊的維納斯,稚氣的五官、表情沉靜而略帶懵懂,似乎在觀察著這個世界。但眼神中的冷漠、又隱晦地顯示著對於這個世界缺乏信心。這樣的表情隱約地與觀者交流、相互凝視。此作中的維納斯,是當時少數會在意觀畫者的畫中人物,讓畫中世界與險時世界的界線悄悄開啟。畫家藉由這樣細膩的鋪陳,不著痕跡地體現當時的藝術創作開始對於「人世」的更多關心。

藝術解謎波堤切利維納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REACTIONS
喜愛

9

好美

77

11

8

厲害

7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