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西洋藝術或者台灣美術家的朋友,都會聽過一句話:[一件作品,不同時代看會有不同的解讀],這句話用在很多西洋藝術作品,都是如此.

這次要介紹的馬格利特[眼淚的苦澀],就是屬於[不同時代對藝術品的解讀]的典型範例.

The Taste of Sorrow by Rene Magritte, 1948 | Magritte paintings ...

1949-1960 Mature Period - Matteson Art

馬格利特的這一系列[眼淚的苦澀]完成於1948~49年,這一系列作品被視為是馬格利特從二戰過後的華麗野獸派,回歸到最初的超現實主義的系列作品,和很多馬格利特的作品依樣,[眼淚的苦澀]除了油畫版本外,還有水彩畫版本.

rt* on Twitter: "René Magritte (1898-1967) The Flavour of Tears… "

René Magritte - The Taste of Tears (La saveur de larmes) III, N/D ...

無論是最初的油畫版本,還是之後的水彩畫版本,畫作的主題幾乎都是大同小異,主題是樹葉鳥被毛毛蟲啃食後的受傷景象,不過在布局擺設以及配色上,雖然每個版本幾乎都有差異,但是傳達的主題,都是呈現出二次大戰對人類心靈的創傷.(有趣的是,馬格利特的另外一件作品[帕斯卡的大衣]也是透過坑坑洞洞的大衣,呈現出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創傷!)

image

The Flavour of Tears | Art UK

[眼淚的苦澀]所描繪的版本中,我最喜歡的是1948年的元祖版本,這個版本目前收藏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旗下的馬格利特美術館,這個版本也是符合我個人認為[放在現在也可以呈現出時代感觸]的解讀.

1948年,馬格利特完成這件[眼淚的苦澀]作品的時候,藉由受傷的樹葉鳥,呈現出了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的人類心靈,遭受到的創傷,放在二十一世紀,感觸更為深刻,當我們在看到全世界各地因為人類的不當開發,釀成的氣候異常 傳染病傾巢而出 動植物的大滅絕 全球暖化等等,仿佛就聽到美麗的大地,因為破壞釀成一連串大自然的反撲效應,感嘆之餘再回頭來看70多年前,馬格利特透過藝術預言我們再不覺醒,人類因為對大地的傷害,造成的反撲恐怕會是後悔莫及!

被毛毛蟲啃食的樹葉鳥,當年在馬格利特的筆下,呈現出了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創傷,如今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以及澳洲森林大火怵目驚心的影像中,再回頭來欣賞[眼淚的苦澀]那件作品,欣賞之餘是否也是一種[別讓美麗的大地哭泣]的感觸呢?

 

 

 

arrow
arrow

    andre1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