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20140425 愛在七美 (黃婉玲)






地名由來 (也是七美人塚的由來)

在七美島的南方,也是旅遊景點的起點,這是七美鄉名字的由來,訴說著淒美的貞節傳說故事:明世宗嘉靖年間,有一天,成群的盜賊從七美的南邊海岸登陸,當時島上的男人都出海去捕魚,只賸老弱婦孺,其中有七位女子正在附近田裡耕作,遇上倭寇侵襲,因不甘受辱而相偕投井。嗣後,鄉人以土填井掩埋,後來在井邊長出七棵枝葉蒼勁茂盛、奇特罕見的香花樹。民國三十八年劉燕夫縣長主政澎湖縣,曾與何志浩將軍前來憑弔,何將軍有感而生,親撰七美人歌一首,刻於石碑上,詞曰:『七美人兮白壁姿,抱貞拒絕悉死隨之,英魂永寄孤芳樹,井上長春兮開滿枝。』原名大嶼鄉便更名為七美鄉,而七美人塚便也成為七美鄉重要的景點。


七美人塚


 七美燈塔

 七美人,大部分男生為討海過活,所以燈塔很重要,照亮他們回家的路。


 望夫石

七美的男人在以前大多從事捕魚行業,捕魚台語叫做討海,跟大海討一口飯吃的意思,如此的謙卑就是因為在茫茫大海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艱困,很多人一出海就回不來,也因此七美以前又被稱為「寡婦之島」。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男討海女作山,生活美滿,有日丈夫出海捕魚後,照例妻子在傍晚就到海邊等著丈夫歸來,可是這回似乎有所蹊蹺,等到深夜猶不見夫婿的船影,女子焦急地等到天亮,還是不見丈夫歸來,第二天、第三天,她就這樣持續地等下去,一刻鐘也不肯離開海岸,過了三、四天後,當島上的人過來探望她時,他已經倒地不起。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說也奇怪,海邊的石島竟然慢慢幻化成人形,包括頭髮、身體、雙腳,更傳神的是連小腹都是懷孕女子的小腹,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


月鯉灣

有分上下面,上面是觀光客的天堂,在那有美麗的沙灘及浮淺。

下面是個小港口,是七美人,大人小孩們的天堂,在行人都知道要那游泳,才不會有暗流。


這是暑假回去跟家人去游泳

石獅

冬日在凜冽的季風吹拂下來到石獅,滄勁的海水、灰濛的天際,無垠大海之下還真感覺到一隻蹲坐在海角的石獅,或是沈默、或是悲傷、或是帶點鬱鬱的寡歡。



龍埕

像龍的一處海蝕平台,觀其名得其影,立於山頭居高臨下,仔細端詳時還真的可以瞧見龍身、龍頭、龍珠,甚至連浪濤激起的飛沫都像極了游龍在戲水。



小台灣

所謂的小台灣就是比鄰在七美東岸海邊的一處海蝕平台,經年累月被海浪拍蝕的結果成為了形狀酷似台灣地圖的海蝕地形。站在小台灣居高臨下真的感覺99分的相似度,更傳奇的是連龜山島也具備了,是否暗示台灣跟澎湖是命運共同體呢!



雙心石滬
  
七美雙心石滬之所以能名聲響亮,在於它的造型美麗浪漫,也在於它的保存完整,因為澎湖大多的石滬不是頹倒就是已經棄置,只有雙心石滬每年都會有維修工程在進行。

石滬就是捕魚的陷阱,利用滬牆的高度,漲潮時魚兒入滬,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魚群就被困在滬內,石滬擁有者就可以到滬房內去灑網抓魚。





在美麗的雙心造型下許下誓言,讓戀人們的愛情更堅貞。



最後我想說,我是七美人,七美真的很美,很值得去的地方!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七美鄉公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