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監測燕鷗簡介 .

◎其他燕鷗簡介

白眉燕鷗 Sterna anaethetus Bridled Tern
 


體長及展翅: L35-38cm W76-81cm

野外特徵:繁殖羽:嘴、腳黑色,頭頂至後頭為黑色,前額白色延伸至眼睛上方,過眼線黑色,背部暗褐色;非繁殖羽:背面淡灰褐色有白色羽緣。

生態習性:群棲性,棲息於海洋中島嶼的岩壁、岩礁、坡地地帶,常見停棲於漂流物上,以小魚和甲殼類為食。多數在開闊的海域,成單隻或鬆散的小群獵食,覓食時,多以滑行水面啄食。繁殖季初期,通常一齊在晚上到達繁殖地,白天則遠離繁殖地,直到兩週後白天才出現在繁殖地,後來白天在繁殖地的時間慢慢加長,而下蛋的前幾天,白天出現在繁殖地的時間反而很短,待下蛋後才全天出現在繁殖地。同步下蛋的跡象不明顯,且巢距多在2公尺以上。在巢區向同種宣告領域用點頭的方式,或是大張嘴且舌頭顫動。若在領域上有爭執時,則會彼此面對面不停的點頭,且後頭的羽毛翹起,嘴張開,在擊退入侵者後,常會發出宣告領域的叫聲。在繁殖地常發出聲音,警戒時發出似狗的叫聲,且整晚保持煩躁不安的樣子,或是鳴叫。常見用喙理毛,以頭在肩部磨擦和用腳在喙部和頭部抓癢,且經常在空中抓癢。約4月底到達澎湖,9月中、下旬離開澎湖。5月底開始下蛋,無明顯的築巢行為,巢通常位於隱密處,喜下蛋於岩堆下的遮蔭處、岩縫或草叢內,每巢一蛋,為乳白色,上佈棕色細斑。孵化期26-32天,雌、雄輪流孵蛋、育雛,以反芻方式餵雛。澎湖地區為普遍夏候鳥,繁殖於南、北海的無人島上。南海以頭巾嶼、後袋仔嶼和貓嶼較多,其中貓嶼為最大繁殖地,近年數量在6000以上;在北海主要繁殖於北鐵鉆嶼和錠鉤嶼。

 



玄燕鷗 Anous stolidus Brown Noddy
 


體長及展翅:L38-45 cm W75-86cm  

野外特徵:嘴、腳黑色,全身大致為暗黑褐色。額至前頭灰白色,頭頂至後頭淡紫灰色,下眼圈有白色細斑;飛行時,尾羽常呈雙楔形。

生態習性:分布於全球熱帶海洋島嶼,為海洋性鳥類,日間覓食,以軟體動物、小魚和飄浮物為食,主要採取抵踏型取食,有時也會在有月光的夜晚覓食。繁殖季初期時,可能在繁殖地附近的海面上休息,形成大族群,有時亦會停棲在漂浮的物體或動物上;通常在傍晚後到達繁殖地,有些會在夜間到,而日出之後馬上離開。隨著繁殖期的接近,白天活動的範圍越來越靠近貓嶼,直到四月中,清晨和傍晚才可以在貓嶼附近海域見到牠們的踪影。隨著天色的漸暗,牠們才會飛到岩礁上棲息,多數個體在此時理羽或求偶、交配,然後才成對飛上岩壁尋找築巢地點,這期間為了爭奪巢位,會相互攻擊,從崖壁上啄到崖底,這樣的行為模式一直持續到4月底才開始下蛋。產卵前大多數會用少量的枯草舖巢,有些亦直接產卵於陡峭岩壁的淺窪中,每巢一蛋,呈淡乳白色,有棕色及灰色斑點散佈其上。雌、雄一起築巢,輪流孵蛋、育雛,以反芻方式餵雛。經過35-40天的孵化,白絨絨的雛鳥破殼,一週後絨毛才開始漸漸褪去,露出與成鳥相同的巧克力色羽色。經過了40-50天的育雛,部分的玄燕鷗會先行離開,直到10月下旬,整個族群才會完全遷離澎湖。澎湖地區為局部普遍夏候鳥,貓嶼為最大棲息地與繁殖地;南鐵鉆嶼、頭巾嶼亦發現繁殖,但數量相當少。北海則偶爾發現數隻,未曾發現繁殖。


 


鳳頭燕鷗 Thalasseus bergii Greater Crested Tern



體長及展翅:L48 W127cm

野外特徵:繁殖羽:嘴黃,腳黑色,頭頂至後頸黑色,後頭有羽冠。前額、頭、頸至胸以下大致為白色,背部鼠灰色。非繁殖羽:大致似繁殖羽,但頭頂變白有黑色細紋。

生態習性: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的沿岸、島嶼。通常出現在海岸岩礁、港口、河口地帶。飛行時,振翅動作較其他小型燕鷗慢,並常發出嘶啞不連續的嘎聲。比起其他燕鷗較常進入漁港覓食。築巢於有草的旱地上,環境與紅燕鷗相似,但通常位於島嶼較高且平坦的地方,每巢一蛋,同步下蛋情況是澎湖繁殖燕鷗中最明顯的,雌、雄輪流孵卵和育雛,孵化期約29天。
澎湖地區為普遍夏候鳥,大約3月份就零星出現在澎湖,但生性機警,下卵前,若受干擾即集體放棄繁殖地,所以,每年下蛋的時間不定,通常都在6月以後。目前頭巾嶼的族群最穩定,每年約有400~800隻群集繁殖;近年北海雞善嶼的族群也算穩定,約400~600隻,去年更高達1200隻。每年五月初可於吉貝西北的離岸沙洲觀察到近200隻族群;此外,退潮時常可在活龍灘觀察到集體水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