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燕鷗簡介 .

本計畫監測燕鷗簡介

小燕鷗 Sterna albifrons Little Tern


體長及展翅:L22-28cm W47-55cm

野外特徵:
繁殖羽:嘴黃色,末端黑色,腳橘黃,額白色,頭頂至後頸、過眼線黑色,頭至頸部、胸以下白色,背部灰色。非繁殖羽似繁殖羽,但嘴、腳黑褐色,頭頂黑色變淡變窄。幼鳥似非繁殖羽,頭頂至後頸、背部有褐色斑。

生態習性:
分布於熱帶、溫帶的海岸、河口、沼澤及魚塭,選擇附近有較淺和潔淨的水域的沙灘或礫石灘築巢。主要以魚及甲殼為食,偶爾也吃昆蟲;覓食時,常會在空中定點鼓翼,瞄準目標後即俯衝入水捕食。澎湖地區為局部普遍夏候鳥,大都集中在北海一帶的沙洲繁殖。3月份即零星可見,4月中時還是零零散散,直到4月底,下蛋的前1-2天才集體出現在活龍灘。築巢於砂灘地,以灘地上的小珊瑚碎屑、貝殼碎片累積成巢,或直接坐一淺坑即下蛋。每巢產卵1~3個,卵為乳白色,上佈淺色褐斑,外形較其他燕鷗小且尖,雌、雄輪流孵卵和育雛,孵化期約19天,大約6月中即全數離開活龍灘。以往青螺、山水、險礁、小白沙皆有繁殖,近年北海的活龍灘為其最大的集體繁殖地,數量約300隻,吉貝也有數拾左右繁殖。

(攝影者:鄭謙遜)



蒼燕鷗 Sterna sumatrana Black-naped Tern


蒼燕鷗(攝影者:鄭謙遜)

體長及展翅:L30-32cm W64cm

野外特徵:
全身大致白色,嘴、腳黑色,過眼線延伸至後頭均為黑色。冬、繁殖羽無變化。幼鳥似成鳥但頭上黑色較淡,背面有黑褐色斑紋。

生態習性:分布於熱帶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島嶼,主要以日本銀帶鯡為食(俗稱丁香魚),通常單獨到數隻覓食,發現獵物後,直接俯衝入水取食。澎湖地區為普遍夏候鳥,但族群數量不多。廣佈於澎湖南、北海無人島的岩礁、沙灘上。大約5月初到達澎湖,8月底陸續遷離,但少數會留到10月初。剛到時常見大群聚集停棲在岩礁或沙洲上,繁殖期開始後,則多數成對或小群出現。約在5月中、下旬開始下蛋,通常下蛋於岩礁上,亦有以細小珊瑚碎屑為巢材或築巢於小礫石堆中,除了下卵於岩礁、岩壁外,其他環境多數會叼周圍的物質當巢的底質,巢位則多數分布於島嶼的周邊。每巢卵1~2個,卵為乳白色,上佈淺色與深色褐斑。孵化期約23天,雌、雄輪流孵卵和育雛。生性兇悍,遇人入侵,則先以俯衝伴隨叫聲恫嚇,再則以糞便投之,最後甚至以腳拍打或以喙啄之。近年北海的活龍灘為其最大繁殖地,數量約有200隻。
蒼燕鷗築巢於珊瑚礁碎屑上,人為干擾嚴重時,蛋內鶵鳥易高溫致死,可能是母鳥兇悍的原因
(攝影者:鄭謙遜)



紅燕鷗 Sterna dougallii Roseate Tern


公鳥銜來禮物求愛(攝影者:鄭謙遜)

體長及展翅:L33-43cm W72-80cm

野外特徵:繁殖羽:嘴腳朱紅色,嘴末端黑色,頭頂至頸後為黑色,背部淡灰色,頭至頸部,胸以下白色,但繁殖初期,胸前稍沾玫瑰紅色。停棲時,尾羽較翼羽長。非繁殖羽:大致似繁殖羽,但嘴黑色,腳暗褐色,額、頭頂白色有黑色縱紋;幼鳥額、頭黑色,夾雜白色縱紋;背灰沾褐色斑。

生態習性:棲息於海岸、島嶼、岩礁,主要以日本銀帶鯡為食,通常單獨到百隻左右覓食,發現獵物後,直接俯衝入水取食。每年大約5月初到達澎湖,剛到時,成群出現在非繁殖島的岩礁,直到下卵的前一週,才會出現在繁殖島的附近岩礁。下蛋的前一天才會上島到繁殖區。約5月底開始下蛋,無明顯的築巢行為,集體繁殖於島嶼四週斜坡的草地上、有遮蔭的露岩旁或沙灘上,巢位緊密,平均約80公分。每巢產卵1~2個,卵呈淡褐色,散佈暗褐色粗斑。雌、雄輪流孵卵和育雛,孵化期約23天。
本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及小部分的溫帶地區。澎湖地區為普遍夏候鳥,繁殖於南、北海的無人島上。北海以雞善嶼和小白沙嶼為最大棲息地,南海主要繁殖於後袋仔嶼,但這幾年因為「牧羊事件」族群遷移,基籠嶼這幾年出現的紅燕鷗,有可能是後袋仔嶼原來的族群。由近年繫放回收資料顯示,來澎湖繁殖的紅燕鷗,冬季南遷至澳洲的大堡礁度冬。

(攝影者:鄭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