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 > 
    
3石滬的類型及主要結構
西嶼大池畚箕滬,指沒有滬房、外形為弧形狀的石滬。
西嶼大池畚箕滬,指沒有滬房、外形為弧形狀的石滬。

澎湖石滬的類型,可分為下列3種:弧形石堤、單滬房滬及雙滬房滬。

弧形石堤:近半圓形或半橢圓形之石滬,為初期建造較原始的滬,沒有滬房。因其外形而稱「畚箕滬」或「籠仔圈」。通常位於在距離海岸較近之淺灘,退潮時水深在1公尺以內,又稱「淺坪滬」或「高頂滬仔」。

單滬房滬:為有一個滬房的石滬,通常建於水位較深的地區,亦稱為「深滬」。

雙滬房滬:指有兩個滬房的石滬,故又稱「雙聯滬」,澎湖縣七美鄉著名的「雙心石滬」即是。石滬的主要構造可分為滬房、滬門、滬碇、伸腳、滬彎、魚井、腳路等。

.岸仔:在滬堤內增設的矮堤,為縮小捕魚的範圍。通常有一端會和滬堤相連。

.滬牙:深水石滬滬堤或岸仔的小支堤,目的為方便捕捉丁香魚建設的小平臺。

.滬房:通常是建於深海處的石滬,為縮小捕捉魚群的範圍,由岸仔所衍生的。在圓弧形的滬堤中段,選擇水位較深的地方,直接增建一個心形的集魚區,也稱「滬目」。

.滬門:滬房面對潮水引流入內的開口處,寬度約1公尺。

.滬碇:滬門下方沉水的門檻,在滬門底部以石塊填高,防止魚兒入滬房內又溜出去,捕魚時還可用漁網封住滬門。

.伸腳:建了滬房的石滬,其原來的滬堤就成為滬房的左右兩臂,其功能為引導魚群進入滬房。

.魚井:在滬房的左右兩邊,與伸腳相連的地方會築一至兩個坑洞,在集魚效果較好的深海區,用來暫時儲存拿不走的漁獲。

.滬彎仔:滬堤一端若未接著陸地,則末端會建成捲曲如螺尾的部分,其目的為讓魚入滬後,游至彎曲處碰壁而回頭,不讓到手的魚群溜出滬外。

.腳路:如果滬堤伸腳兩端高水位時都無法和陸地自然相連,往來方便,就在適當的一端,興建一道堤,供漁民巡滬或抓魚時往來方便。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石化工業的發展,石滬的建築材料已有新的發展,逐漸步入沿海養殖或深海沉箱養殖所常用的塑膠化工材料,利用尼龍漁網,圍成一有石滬外形的魚滬,且式樣亦漸趨多元化。

目斗嶼四周早期熔岩流所構成的臺地面清澈的珊瑚礁地形(沉水海蝕平臺)上所衍生的珊瑚礁脊槽構造十分清楚,但由於深度較大,不利石滬之建造。

澎湖縣白沙鄉大磽礁、二磽礁-目斗嶼-過嶼-吉貝嶼有一系列沉水海蝕平臺,推測屬古玄武岩火山熔岩流所構成的熔岩流臺地,其上珊瑚礁脊槽構造亦十分清楚。也由於水較深,不利石滬的修建與維護,因而少或無石滬出現。

吉貝嶼—險礁嶼海域單滬房石滬。
吉貝嶼—險礁嶼海域單滬房石滬。
雙滬房滬:指有兩個滬房的石滬,又稱「雙聯滬」,澎湖縣七美鄉著名的「雙心石滬」即是。
雙滬房滬:指有兩個滬房的石滬,又稱「雙聯滬」,澎湖縣七美鄉著名的「雙心石滬」即是。

 

 
 
相關檔案
  • 魚滬 
  • 珊瑚礁脊槽 
 
 
 
你覺得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 40453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886-4-23226940 9:00-17:00 開放 (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