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0519-88858228

西部高原尖兵攻下数个测绘“堡垒”

发布时间:2019-08-15

 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官兵,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心主任王明孝少将的带领下,刚刚结束了武威市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测绘任务,又收拾行囊,紧急投入到兰州市东绕城高速公路的勘测工作中……


  组建8年来,该信息中心先后参与青藏铁路轨道线测量等重大测绘任务60多项,他们在一次次征战高原、翻越一座座高山的同时,也在苍莽西北大地书写了一项项科技创新、保障打赢的辉煌和奇迹:先后获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7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国家和导航测绘领域空白。


  实兵对抗指挥屏上立体呈现


  贺兰山古战场,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激战正酣。中军帐中,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依托某三维立体标绘系统,从容分析战场态势、拟制作作战方案。指挥屏上显示的不是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而是起伏有致的三维画面:地物地貌、军标符号全部立体呈现,武器装备、毁伤打击的声像效果形象逼真,如同欣赏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大片。作训参谋王伟告诉记者:“三维环境下的实时标绘,少了符号与实体的转化环节,为指挥员熟悉战场态势提供了更加科学快捷的决策依据,极大提高了作战指挥效率。”


  4年前的一次演习中,正在电脑上标绘作战图的某部一名参谋挠头抱怨:“这标图要是能轻松些、逼真些就好了!”说者无心,在一旁的中心主任王明孝却深陷思索:现代模拟作战对战场逼真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平面标图已无法形象表述战场态势,开发一套直观便捷三维标绘系统,显得尤为必要。三维标绘,这在全军尚无先例。下定决心的王明孝没有迟疑,他召集地理仿真、地理信息、三维动画、多媒体等近10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联合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万刚教授一起,定课题,制方案,连续干了一年,终于开发出一套三维标绘系统。如今,这套系统已在兰州军区部队广泛普及,兄弟单位纷纷上门取经,总部领导评价该系统“使军事标绘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夜间测绘失利催生夜光地图


  地处西北内陆,创新条件有限,信息相对闭塞。在这样的条件下,测绘信息中心如何搞出那么多创新成果?中心政委许仕敏介绍,这源于科研团队敏锐的眼光和融合的视野。多年前,中心官兵对某山峰进行夜间测绘时,由于手电筒电量耗尽,无法看清地图的他们在山岭间转悠了一晚上,也没找到准确方位。“夜间测绘看不清地图会影响工作进度,若是在夜间战场上看不清地图,岂不成了任人打击的‘瞎子’?”


  2010年8月的一天,中心技术人员无意中看到一条“兰州大学王育华研制出某新型夜光材料”的新闻,敏锐意识到利用该材料研制夜光地图,必定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随即,测绘信息中心与兰州大学确立了《环保型低碳夜光地图制作技术与生产工艺研究》的合作课题,“军用特种材料研发基地”也在两个单位挂牌成立。制图专业带头人、工程师申亚鹏带领4个领域、9个专业的10多名部队技术人员,与地方科研人员组成了一个军地联合的科研团队,经过3个月攻关、上百次试验,新型夜光地图成功问世,经部队训练检验后广受好评。


  立下遗嘱150天改写世界纪录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每个人都立过遗嘱。”谈起在任务中一次次涉险过关的经历,从事了大半辈子军事测绘工作的总工程师董北平感慨颇深。 2003年,我国将要修建高原数字化铁路的消息发布后,国外许多知名测绘公司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他们倚仗技术垄断优势漫天要价,甚至断言中国人不可能攻克动态测绘这一难关。数字化铁路动态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必须小于1米,而当时国内的水平是18米。这样的测绘要求,按照传统作业方式需要上百人、30多台车、两年时间才能完成。2005年春节前夕,中心测绘分队向雪域高原进发,担负起青藏铁路轨道线格尔木至拉萨市1142公里的测绘任务。官兵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在不同海拔、不同时间、不同气候条件下反复试验。最后,提出采用国内外从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终于成功实现了对测绘点高精度的快速定位。


  一个又一个测绘奇迹,被中国军人刻在了“世界屋脊”上:攻克50多个技术难题,创新12种作业方法,完成高精度数据近百万组,提高工效20倍,以低于1米的动态测量精度改写了世界纪录。而这一切,仅仅用了150天。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通过课题研究聚集人才,通过重大任务锻炼人才,通过重点培养优化人才,带来了人才建设的累累硕果:这个中心硕士以上学历达59%,目前有11名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科技干部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有32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就连执行保障任务的士官也都有发明专利,创新、进取、成才在这里蔚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