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墓镇墓兽守墓 驱恶辟邪(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 11:24 《收藏》杂志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盛唐墓出土的三彩人面镇墓兽。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盛唐墓出土的三彩人面镇墓兽。 西安唐墓出土的镇墓兽\西北政法学院长安校区盛唐墓出土的彩绘人面镇墓兽。 西安唐墓出土的镇墓兽\西北政法学院长安校区盛唐墓出土的彩绘人面镇墓兽。 西安唐墓出土的镇墓兽\王士通墓镇墓兽出土现场。 西安唐墓出土的镇墓兽\王士通墓镇墓兽出土现场。

  2006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韦曲科技产业园配合基建工程中清理了一座唐墓,出土文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该墓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带两个天井,为夫妇合葬墓。虽然历史上曾经被盗扰,但仍出土了30多件器物。墓室入口处的一件人面兽身的陶镇墓兽面朝南,蹲坐于墓口,另一侧的一件狮形镇墓兽头部残断,身后还有彩绘贴金武士俑(已残碎),共同守护着死者亡灵的安宁。男立俑和骑马男俑象征着墓主生前的出行仪卫,炫耀着其身份和地位。男主人右手握一件小巧石猪,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铜镜等器物是死者生前的实用生活用品。根据墓志记载,墓主姓王名士通,担任录事参军,承担掌管宫殿门禁和守卫左监门府的职责。墓主祖先是太原王氏,历代担任重要官职。王士通于高宗永徽五年(654年)病逝,次年迁葬于万年县高平乡之原。这座墓葬的发现为唐墓编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唐代埋葬制度和风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该墓出土的人面兽身镇墓兽彩绘历经千年仍然鲜亮。它表情和善,面带笑意,黑色八字须上翘,嘴唇猩红,头顶上束尖锥状发髻,胸部绘出红色兽身斑纹,头肩两侧鬣毛凸起。这种镇墓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在埃及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王国时期,出现了狮身人面的形象。坐落在开罗西南的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脸型,躯干是人们崇拜的神兽狮子,塑于金字塔的旁边,以显示法老的无上权威,同时守卫着法老的灵魂和陵墓。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Sphinx),因此被西方人称为“斯芬克斯”。斯芬克斯原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怪物,长着女人的头,狮子的身躯,还长着一对翅膀。传说它生性十分残酷,常常守在大路口叫过往行人猜谜,如果猜不出来,它就当场把路人吃掉。有研究认为,希腊的狮身人面形象是由埃及传来的。

  我国人面兽身的镇墓兽与狮身人面像不仅在外形上何其相似,而且在功能上彼此接近,这种惊人的相似可以从人类早年对神兽的崇拜中找到答案。中国古代有名的奇书《山海经》记述了众多山海之神,这些神大多是经过重新组合的兽,有的就是兽形与人形组合而成的半人半兽形。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但是也难以否认这是对上古传说时代人们神观念的追录。可以说,人类幼年时期对神兽的崇拜是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相近神灵形象的基础条件。古人相信这种想象中的神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自古以来,人们对死后世界就存在着畏惧心理,充满了神秘的想象。通过幻想出的镇墓兽把守墓葬,以达到驱邪的效果。我国古代在墓葬中设置镇墓神煞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周礼》记载,周代有“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的巫师“方相氏”,死者下葬前由他在墓室驱邪。考古发现,狞厉的面具很可能与“方相氏”有关。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镇墓神煞应推战国时期楚国的镇墓兽,多由漆木雕刻而成,顶插鹿角,多为虎形首,后期出现人面者,下带方座,一座墓中仅随葬一件。

  西晋以后,出现陶质的四足作行走状的牛形镇墓兽。北方地区在北魏后期开创了一座墓葬中随葬两件镇墓兽的规制,一件为人面兽身,一件为狮形,蹲坐在墓门两侧。同时期,关中地区也出现了面目凶恶、伏卧于地、外形似猪的镇墓兽。隋朝实现了国家的同一,镇墓兽承袭了人面和兽面形制的传统,有所发展演变。到了唐代,镇墓兽的形制急剧发展。唐朝初年尚与隋代的差别不大,人面表情和善,兽面造型似狮子,只是除了陶质彩绘的以外,有些表面施以黄釉。高宗武则天时期,镇墓兽的双肩开始塑出簇毛或双翼,顶角增高,装饰增多,人面逐渐趋于兽面化。武则天时期以后,出现神态生动的三彩制作的镇墓兽。玄宗天宝年间,镇墓兽呈现张牙舞爪、手中握蛇、脚踩怪兽、弓步站立的姿态,人面与兽面已经难以分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镇墓兽制作趋于粗糙,气势大不如前。

  宋元时期,镇墓神煞俑种类多样,流行地域广泛,但是这种神奇的人面镇墓兽却从此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了。 西安 张全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