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海邊的隱翅蟲─ Bledius屬

許多人經常聞隱翅蟲而色變,春夏之際,常於晚上被燈光吸引進入民宅。隱翅蟲不以口器叮咬,而是因其體液對人類皮膚產生刺激,導致發炎反應,致使皮膚起泡、潰爛,稱為「隱翅蟲皮膚炎」。但真正會引起皮膚過敏的僅限於 Paederus 屬,俗稱紅胸隱翅蟲的種類,絕大部分的隱翅蟲並不會引起過敏;而有一群隱翅蟲喜好生活於海邊,有一些特殊的習性,牠們是今天的主角:Bledius 屬的隱翅蟲。

Bledius diota (Photo by Oskar Gran via Flickr, CC-BY-NC 2.0)

隱翅蟲指的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的物種,全世界紀錄超過 20,000 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而其中有將近400種的隱翅蟲被記錄棲息於海邊。其外形特殊,特色是鞘翅小,只蓋住中後胸或一部份的腹部,後翅摺疊於鞘翅之下。

Bledius屬隱翅蟲標本


Bledius 屬的隱翅蟲經常棲息於河岸、沙質海岸、潮間帶、或甚至是鹽田中,在日本被稱為河岸隱翅蟲 (カワベハネカクシ)。以歐洲的 Bledius (Bledius) spectabilis (Magnificent salt beetle大鹽甲蟲) 為例,牠們會在砂質地中垂直向下挖出約 5-6 公分的細酒瓶狀洞穴居住。

此類隱翅蟲有亞社會性,即群體生活中已出現族群形式,然而不若蜜蜂、螞蟻般有明確分工。不過,隱翅蟲的親代會照顧子代,雌蟲會在挖好的的巢穴中產卵,並攜帶藻類到巢穴中,等到幼蟲孵化時可以取食藻類,如果遇到漲潮時,雌蟲也會用口叼巢中的藻類等物質去塞住出入口,以避免海水流進洞穴裡。待幼蟲長成一齡時,會利用夜間離巢。這時幼蟲已經較能躲避在沙灘上活動的天敵,如步行蟲。這些離開舊巢的一齡幼蟲,會另外挖新的洞穴居住,但挖得比較淺,一旦挖好之後就極少遷移,直到羽化成蟲為止。


蜜月灣的沙灘:會有隱翅蟲嗎?(Photo by KasugaHuang via Wikimedia, CC-BY 2.5)

1980 年代時,英國動物行為學家 Tristram D. Wyatt (也是Pheromone and Animal Behaviour一書作者)觀察到,巢的深度會跟幼蟲的齡期相關。3 齡幼蟲的巢深度較 1、2 齡來得深得多;而成蟲所作的巢方面,雌蟲也比雄蟲來得深,可能跟需要育幼有關(雄蟲的巢總深度則與 3 齡幼蟲時差不多 (Wyatt, 1986)。

一些種類如日本的 Bledius salsus 大角隱翅蟲 (オオツノハネカクシ),因為喜好於鹽田底層的黏土層或具鹽份的溼地中棲息挖洞,但是生長的巢穴往往造成雨水或海水滲入,使鹽田產鹽品質下降,過去是少數會造成鹽田損失的害蟲。不過,由於日本製鹽技術的改變,鹽田數量減少,此種隱翅蟲的數量也隨之大幅下降。

台灣的鹽田也會有隱翅蟲嗎? (Photo by Pddragonwang via Wikimedia, CC-BY-SA 3.0)

在臺灣,Bledius 屬的隱翅蟲目前記錄有 11 種,另外尚有5種曾被記錄於海岸的隱翅蟲,然而,在海岸上仍有許許多多未被記錄或發現的種類 (Frank & Ahn, 2011);對於這些隱翅蟲生態上的了解仍非常有限;近年來水土保持及開發,河川與海岸的生態多少有受到衝擊,而棲息於海岸的隱翅蟲族群現況為何,以及於沿岸生態扮演什麼樣的的角色,又會如何受環境變化影響,都需要更詳細的調查與研究。

引用文獻

Frank, JH, Ahn, KJ, 2011, Coastal Staphylinidae (Coleoptera): A worldwide checklist, biogeography and natural history. Zookeys. 107: 1-98.

Wyatt, TD, 1986, How a subsocial intertidal beetle, Bledius spectabilis, prevents flooding and anoxia in its burrow. Behav. Ecol. Sociobiol. 19: 323-331.

作者:
高士弼
台大昆蟲碩士畢,對小型鞘翅目與菌食性甲蟲頗有興趣

編輯:Crystal, c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