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0-12 10:23:2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郎静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摄影界的泰斗,他在摄影创作、教学和社会活动方面享有声誉,由于郎先生1949年时的渡海赴台,使得大陆艺术界对他的艺术创作了解较少。如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今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4、6号展厅内,“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场由中国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亚洲影艺联盟、郎静山艺术文化发展学会共同主办的展览,是郎静山先生60多年来的摄影艺术在祖国大陆的首次大规模亮相,其中多数作品尚系首次面世。在展览举办之际,两岸的摄影界学者围绕郎先生的摄影艺术展开学术交流,共同研究20世纪中国摄影所走过的发展历程。

在本次展览中,郎静山先生的女儿郎毓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郎先生134幅摄影作品,其中包括34幅摄影原作和100幅数码原作,它们将为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为了推动摄影艺术的国家收藏,中国美术馆值此建馆50周年之际设立了“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郎静山先生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第一摄影师”,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该系列典藏项目的开篇之士。开幕式上,范迪安馆长向郎毓文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其为艺术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郎静山先生在中学时期就与摄影结下不解渊源,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摄影记者,郎先生的创作数量之多难以计数。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郎静山先生将西方舶来的摄影术与中国传统的画理相融合,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造性地开拓出“中国集锦摄影艺术”,并以集锦摄影独步天下。在郎静山的摄影中,我们读到了画面中传递出的中国画美学意境,这种意境在作品的构图和精神风貌上都有所体现。

本次展览分为“集锦”“人文”“画意”三个部分。“集锦”部分主要展示郎静山先生独创的暗房技巧“集锦摄影”,即运用多重曝光和不同影像的重叠遮蔽,营造出主题图像与背景的虚实关系。在“集锦”的“中国山”部分里,郎先生通过真实的自然景观,营造出心中的桃花源。作品既有宋元山水的磅礴,又有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作品充满中国画意趣。“人与自然”系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密不可分,在这部分创作里,郎静山先生在保持中式山水观念的同时中加入了真实的人物,带给了观众别样的现代意趣。而在“创意”主题里,郎静山先生注重表现感性的直觉,作者将各种真实的图像场景加以综合利用,将观众引入了神秘、耐人寻味的气氛中。

在呈现郎先生“集锦摄影艺术”成就的同时,本次展览还为观众们带来了他人反映人文生活的摄影作品,这部分包含了“大陆风景”和“台湾乡土”两个主题,同时也是郎静山先生的纪实摄影系列,郎静山先生走遍祖国各地,每到一处都会用镜头记录下当地特色;他的纪实摄影透露着沉稳静谧,远离世俗,从而带给观众一种别样的真实。在本次展览中,“画意”部分的作品数量最多,分为“人物摄影”“气韵”“线条的游戏”“人体叠影”等四个主题,包含了郎先生大量的人物摄影和他运用线条、枯枝、棉花、画笔等多媒材的摄影创作。其中展出了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中国》,这件作品以单纯的黑白对比手法扩大了长江的雄伟气势,作者在冲洗放大的同时加入绘画的趣味,使整个画面充满视觉冲击力,本次展览还将《中国》制作成新媒体的动态演示,使观众深刻感受这幅在郎静山所有艺术中最具时代意义的作品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郎静山先生传奇的的艺术经历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本次展览以特展的方式呈现,不仅因为这是郎静山先生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的首次大规模展出,也因为有了家属的大力支持,才使得美术界得以更深入地研究和推广郎静山先生的艺术。随着两岸学者交流的日渐频繁,如今的两岸学者已站在新的文化视点上对郎静山先生的艺术进行再回顾,通过聚焦其独创性的艺术成果,深入分析郎先生以自我的图像谱系带给今人的启发。同时,本次展览以多主题划分的形式组成丰富的展出结构,通过展示珍贵文献和实物资料来全方位回顾郎静山先生的摄影艺术。

展览在4、6号展厅呈现,时间将持续至10月30日,欢迎广大观众和摄影爱好者们前来参观。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